《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魔咒,淪為懸浮劇

《蝸居》編劇六六的又一佳作《安家》熱播,本劇的好評如潮,但同時也出現了兩極化的差異,飽受著許多的爭議,以至於豆瓣的評分只有6.2分,有觀眾調侃,國產行業劇“拍一行,毀一行”,《安家》能否從兩極化的評價中走出,打破這一魔咒呢?

《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

我們不得不說,《安家》在選題材方面還是蠻不錯的,以房產中介為主角,講述了中國人與房子那種又愛又恨、悲喜交加的情感生活。這一題材無疑非常符合當前的國情,中國人對房子的情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可比擬的。這一題材對國人的眼球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隨著劇情的一步步推進,第四季開始狗血劇情一個接一個的進入人們的視線,《安家》的熱度就一降再降。

《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

3月8日,人民日報在某平臺點評《安家》劇情太過懸浮,與現實脫軌太嚴重,即使影帝影后的演技也拯救不了懸浮劇。當時很多觀眾認為這樣的定論為時過早,但根據現在劇情的發展來看,人民日報對《安家》的點評可謂是言之鑿鑿。

《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

劇中孫儷主演的房似錦一副別人欠他錢的樣子出場,作為一名店長,劇中沒有展現出任何一點的領導能力,而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劇中房似錦似乎有點常山趙子龍的意思,過五關斬六將不在話下,多不好賣的房子,多刁鑽的顧客,在她那裡似乎都不是問題,銷售的艱辛在她哪裡基本不存在。劇中唯一給她製造的職場困難,也就只有向公館跳單一事,卻又被徐文昌輕鬆化解,讓在疫情居家的我,甚至有衝動想去賣房。劇中不止一次提到,老洋房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房似錦到店三個月,老洋房接單三單成交兩單,沒成交的那單還給她發了好人卡。

《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

劇中另一主角徐文昌,靜安門店另一位店長,本是劇中最完美的人設,也許是編劇為了促成跟房似錦的CP,以至於一個人品滿分人設一路下滑,硬是讓兩個三觀不合的倆人走到了一起。也許是由於家庭原因,徐文昌對於金錢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劇中徐文昌對員工絲毫不吝嗇,朱閃閃在店裡被譽為吉祥物養著,龔家花園的分成人人有份,老洋房業務毫無保留傳授給房似錦,關鍵還是知道房似錦是翟雲霄專門派去對付他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在處理自己跟張乘乘的感情上卻是優柔寡斷。

《安家》沒能逃脫國產行業劇

對於一個非常貼近生活題材的房產中介,靜安門店又有哪些小人物呢?

房似錦,雖受原生態家庭的拖累,但從劇中三個月的交易量上來算,輕輕鬆鬆好幾百萬不成問題。

徐文昌,一個從小隨著父親在上海上流社會遊走,因母親自殺對自己造成陰影,而最終成了房產中介。

王子健,專門服務“富婆”的銷售扛把子,年入至少百萬,而且很有可能是富二代。

魚化龍,985要學歷有學歷要樣貌有樣貌,母親每月還給補貼,據說是來歷練的,前途自然無可限量。

謝亭豐

,門店元老級的人物,資歷深厚、業務精通、經驗豐富,年入應該在大幾十萬。

朱閃閃,阿拉上海人,有房有戶口,來門店本來就是為釣金龜婿。

婁山關,雖然蹭吃蹭喝,發了工資全部打回家,據說曾經也是富二代,只因媽媽愛賭才導致家道中落。

在房似錦的教導下,年入幾十萬也不成問題。

對於沒有一個“小人物”的門店,原本打算對號入座的“滬漂”“北漂”們發現,劇中任何一個角色都高不可攀這無疑讓懸浮劇的名落實了。

再看看劇情,除了最開始老嚴夫婦買房寫不寫兒媳的名字能引起觀眾們的關注以外,其餘劇情無疑不狗血,宮大夫兩口都是博士,奮鬥十年在上海買不起兩居室,換工作不到倆月就能買起二套房;闞先生跟知否小姐,買房的原因竟然是為了分手,當真是錢多燒的;堂堂飼料大王,雖說有些暴發戶的意思,買幾億老洋房眼都不帶眨的,竟然為了一個點的中介費跳單;向公館後人更是無恥到了極致,對於耿老幾代人的恩情更是沒一點人情。

這使得從開始追劇追到現在的我,越來越沒追下去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