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梅馬”觀測、新型硫試劑、超高溫系外行星、NASA“洞察號”、預期壽命


1

稻子為何能陸生?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是關鍵


雲南大學農學院胡鳳益研究員及其合作團隊近日成功揭示了陸稻在陸生適應性進化中的分櫱調控作用機制。《自然》子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陸稻是適應雨養陸生環境的一種特殊生態型群體,整個生育期土壤處於陸生狀態,經過陸生環境和人類的選擇,其分櫱大幅減少。雲南大學胡鳳益教授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王文教授、中科院基因組所陳華研究員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倫·韋德教授合作,通過群體遺傳學和比較基因組學鑑定了在陸稻具有強烈選擇信號的分櫱調控基因OsTb2,該基因是玉米重要馴化基因直系同源基因通過基因複製產出的新基因,該基因的新功能化促進了水稻分櫱的發生。


——《科技日報》


2

“梅馬”觀測迎良機 一夜間可賞百餘個最亮星雲星團


今日科技話題: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梅馬”觀測、新型硫試劑、超高溫系外行星、NASA“洞察號”、預期壽命


對於馬拉松比賽,很多人都不陌生,諸如“北馬”“上馬”“廈馬”這樣的知名賽事很多,不過,你聽說過“梅馬”嗎?這是一種不靠雙腿而是靠雙眼來“跑”的馬拉松,天文學上稱為“梅西耶天體馬拉松”,簡稱“梅馬”。


天文專家介紹,對北半球來說,每年3月底到4月初是“梅馬”的最佳觀測時間,幸運的公眾可以在一個晚上欣賞到100餘個最亮的星雲星團。


——新華網


3

我國學者研發可減少汙染的新型硫試劑


傳統硫試劑往往存在汙染環境、製備困難、氣味惡臭等問題。日前,安徽農業大學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級實驗室李亞輝團隊研究發現一類新型硫試劑,有助於解決傳統硫試劑汙染嚴重等問題,為含硫化合物合成提供了新途徑。該項研究成果以“鈀催化的滷代芳烴與硫醚和硫脂分子間硫基的轉移”為題,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化學科學》。


含硫化合物廣泛存在於醫藥、農藥及高分子材料中,是許多藥物分子的核心藥效基團,其製備研究一直備受關注。含硫化合物的製備一般需要硫試劑,但常規硫試劑存在汙染環境、製備困難、氣味惡臭等問題,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造成對環境的汙染以及對操作人員身體的危害。因此,探索一種新的含硫化合物合成途徑成了業界研究的熱點。


——新華網


4

超高溫系外行星上會下“鐵雨”


今日科技話題: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梅馬”觀測、新型硫試劑、超高溫系外行星、NASA“洞察號”、預期壽命


英國《自然》雜誌3月11日發表的一項天文學研究稱,科學家在超高溫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其可能會下“鐵雨”的信號。對鐵譜線和行星晝夜交替的觀測表明,這顆系外行星的背陽面會出現“凝鐵成雨”的極端景象。


一般認為,行星誕生於恆星形成初期的原行星盤,而原行星盤和它們的主星是在同一片氣體星雲中誕生的,因此應當具有相似的化學組成。對於系外行星來講,天文學家雖然不能像研究太陽系內的行星那樣著陸和採樣分析成分,但是可以追蹤主星的光在行星大氣中穿過時留下的“指紋”,從而判斷行星中存在的化學元素和化學特徵。


——《科技日報》


5

NASA“洞察號”藉助機械臂推動“鼴鼠”的嘗試取得新進展


今日科技話題: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梅馬”觀測、新型硫試劑、超高溫系外行星、NASA“洞察號”、預期壽命


據外媒CNET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鼴鼠”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此前一直在火星上遭遇障礙,但現在“鼴鼠”有了新的希望。自從“鼴鼠”在一年前被卡住以來,太空迷一直在關注它的傳奇故事。“洞察號”團隊已嘗試了所有工作,從拍打探針周圍的土壤到推擠探針的側面以幫助其獲得牽引力。NASA的最新舉動包括使用“洞察號”機械臂末端的鏟子將“鼴鼠”向下推。


NASA週五發推文稱:“來自火星的好消息是:我們使用機器臂推動鼴鼠的新方法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NASA發佈的一段簡短的視頻展示了“鼴鼠”進入火星地面的前後情況。


——環球網


6

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活得更久 生活方式會顯著影響預期壽命


今日科技話題:進化分櫱調控機制、“梅馬”觀測、新型硫試劑、超高溫系外行星、NASA“洞察號”、預期壽命


3月13日,據外媒報道,生活方式的選擇,如吸菸、大量飲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鍊等,都會降低人們的預期壽命,而相同因素下,女性比男性的預期壽命更長。


這些結果基於一項研究,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計算了包括生活方式相關因素在內的多種風險因素對男女預期壽命的影響。


研究發現,預期壽命不僅受到傳統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還受到與人的生活質量相關的因素,如沉重的壓力。


——環球網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