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小孩拖延症十分厲害怎麼辦?

笨廚小菜


拖延症從某種程度上看,屬於心理疾病。從客觀上看,孩子面臨的任務(事情)比較多,心理有恐懼感,於是乎就想拖延時間;還有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家長總是怕孩子貪玩,一旦孩子完成了作業,家長又給其加作業,這也是造成孩子不願早一點做完作業的原因。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家長要給孩子佈置適量的作業,一定不能太多,也不要隨意給孩子加作業。從主觀上看,孩子可能在成長期間受到多位長輩的溺愛,怕吃苦,怕困難,或者說好逸惡勞,因此,家長不能慣著孩子,最好不要隔代帶孩子,同時,有機會就帶孩子參加一些程度不同的勵志活動,比如假期採摘啊,週末爬山之類,有意識地磨礪孩子的心智。


百姓子弟的學業與職業


7歲小孩拖延症十分厲害怎麼辦?

所謂的拖延症,實際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磨蹭,孩子做事磨磨蹭蹭,肯定和遺傳沒關係,是後天的經歷形成的。

首先,一個磨蹭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非常利落,說話急躁的家長,尤其是媽媽。

再就是總給孩子加任務,孩子寫完老師留的作業,家長總覺得還需要加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消極怠工。

總說孩子慢,形成了心理暗示,我就是慢。

想讓孩子快,不能說孩子慢,看到孩子那裡快,就鼓勵,情緒積極就會快,消極就會慢。


霍體清


孩子拖延症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做作業拖拖拉拉!也是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首先規劃孩子一天計劃,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什麼時間段又做什麼,我家孩子以前在家做作業也是很拖延,晚上回來做作業一個小時時間能完成每次都要做四五個小時,最後看到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最後規定什麼時間寫好作業,沒完成也不管必須睡覺,第二天老師會懲罰他,一次兩次,他最後慢慢就會改變。前提是要跟他們老師溝通好!相互配合!也可以做到陪著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事情,看誰先做完,先完成有一定獎勵,後完成有小懲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轉身未來76446753


7歲孩子拖延症十分厲害,很需要及時改正。怎麼改?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1、要嚴愛並施。

比如平時上學,有的家長溺愛孩子過度,常常不捨得叫孩子早些起床,經常遲到。這樣縱容孩子,孩子就會辦什麼事情都沒有時間觀念,就會拖拉,慢慢就會形成拖延症。這方面必須嚴格要求孩子,做一個遵守時間、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2、“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成就感,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比如孩子數學成績很差,平時做10道題錯5道。你直接訓一頓兒,孩子就更沒興趣了。此時你要耐心提醒孩子再檢查檢查哪道題,等孩子自己改過以後,你再“正式”檢查,然後你故意把孩子自己做對√的一道題,你說孩子錯了,然後你倆一起“研究”,最後發現果然是孩子對了,而你錯了……此時孩子該多麼高興驕傲啊:自己全對,家長還會出錯,他比家長強。自信油然而生。慢慢他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有了興趣,也就不會拖延了。

3、發揮孩子主體性、獨立性和責任性。家長不要事事代辦。

比如整理書包,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然後讓孩子自己重新分類整理放進去。這樣孩子就會自己做這些事情了。也會認為這就是我的事。孩子獨立了,有責任心了。這樣的孩子做事都會有計劃的自律性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很強的,自然不會拖延。

遇到問題我們不能一味著急,那樣沒用。而是需要我們多留心多觀察多想辦法,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改掉孩子不好的習慣,把孩子培養成茁壯的棟樑。


陽光雨露潤123


孩子做事拖延,主要還是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有關。如果家長在平時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就不會出現拖延症了。

想要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做事不再拖延,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當孩子做事拖延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是否平時做事就拖拖拉拉,才導致孩子有樣學樣。

要想讓孩子做事不拖拉,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不要等著別人催。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時間計劃表,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嚴格按照計劃表執行。不要老是催促孩子,讓他自己認識到現在到時間做某個事情了。

要根治孩子的拖延症,首先要從家長做起,只有家長改變教育方式,孩子才會有所改變。


yuci


拖延症呢是比較讓父母鬧心的,一下子改過來也不容易,如果非要和孩子較勁也比較痛苦,所以我們可以採取分時的方法,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情時把目標先分解成時間比較短的階段目標,一旦達到就需要家長及時給予正向反饋,讓孩子知道目標很好達成,類似於咱們玩升級遊戲一樣。慢慢的孩子拉長這個目標的時間和難度,盡力避免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和挫敗感!俗話的好孩子是被誇大的,我們應該避免對孩子不斷的指責,只會適得其反。


七禾頁


給你教一個辦法,下次叫你孩子吃飯如果叫不動,你就把他的那份倒垃圾桶,家裡不要有任何食物,任何人也不能給他錢,餓幾回肚子沒啥大不了,保證下次吃飯比誰都快,以此類推,其他事情拖延也可以採用類似的做法。總之,要讓小孩承擔拖延之後的後果,光喊沒用,不受點皮肉之路或者精神打擊記不住。


人生苦短冷暖自知


可以試著讓孩子慢慢改掉這個壞毛病。本來每次他拖延30分鐘。第一次幫他糾正這個毛病,可以允許他拖延20分鐘,然後予以獎勵,提前的10分鐘給他累加起來。第二次,第三次……以至於第十次。或許這個毛病就改掉了。將一週能夠提前的時間累加起來,週末帶他出去郊遊。可以讓他看到不再拖延帶來的好處。


秋澗叮咚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個人的想法是:

1.分析孩子拖延的習慣是怎麼長期積累出來的,那我們有了這第一手的情況掌握,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2.逐步分配孩子任務,一點一點通過獎勵機制和帶動的方式,讓孩子一點一點的去完成規定的任務,我們這種任務方式,根據孩子7天養成一個習慣的方式結合起來,肯定會見到成效的;

3.家長自我總結,畢竟這種習慣一定跟家庭的某些方面有很大的關係,別總想著孩子應該改變,也許問題並不是絕對的出現在孩子方面,只不過孩子複製了家長的習慣;

4.專家指導,如果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專家指導,讓專家介入的方式去指導孩子的改變和提高;



所以,對培養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教育本來就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彆著急,找到了問題這不是問題,解決了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十字路口的地圖


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責任心。孩子的自我意識,在於尊重孩子和給孩子選擇權。孩子的責任感,表現在他能主動、有效地完成與他有關的事情。這種責任感的培養,不應該到了小學階段寫作業的時候才開始強調,而是應該從孩子更小的時候開始。責任感的培養,並不是不斷地給孩子下達指令或者提要求,首先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並讓他們學會自己選擇。對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確的行為態度應該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選擇,但每一種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你必須自己承擔”。如果在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你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會把“拖延做事”作為手中的武器來與你進行軟對抗。反過來,如果你從一年級的時候開始,便把寫作業的事情交給孩子,孩子慢慢地便學會自己去掌控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