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用“瘦身”換業績?三駕馬車只剩“特賣”

熱點 | 唯品會用“瘦身”換業績?三駕馬車只剩“特賣”


在資本市場,最怕的就是沒有未來的想象力,唯品會雖然短期業績喜人,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平臺,也沒有增長的第二曲線、第三曲線,股價的上漲又如何支撐呢?

ID:BMR2004

近日,唯品會公佈了其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唯品會四季度取得營業收入29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4%;非通用準則下歸屬於股東淨利潤19.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111.4%,淨利潤率達到6.6%。公司2019年全年取得營業收入92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Non-GAAP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50.1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率為5.4%。

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表示,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歸結於,2019年11月唯品會終止旗下自營快遞品駿的快遞業務,並委託順豐提供配送服務。終止品駿快遞配送業務,唯品會重資產和人員方面的支出有所下降,利潤會提升。

唯品會起家於品牌特賣,在轉型綜合電商受挫後又迴歸到特賣業務。2019年是唯品會迴歸特賣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度,唯品會營收、淨利潤兩大關鍵指標均實現穩步增長,不過,透過亮眼財報背後,則可窺見其危機與隱憂。

科技評論人閆躍龍表示:“對唯品會來說,迴歸特賣是一把雙刃劍。唯品會專注特賣能夠做深做透,不過,將失去成為綜合型電商的機會,也難以實現收入的多元化。”

三駕馬車“失衡”

唯品會2008年成立,2012年3月,唯品會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唯品會曾試圖成為一家綜合電商。早在2014年,唯品會出資1.125億美元收購樂蜂網75%的股份。通過收購樂蜂網股份,唯品會嘗試拓展美妝品類。此外,唯品會還發展了金融產品。

2019年8月,樂蜂網在微信公眾號發佈“停更通知”。通知顯示,由於公司業務調整,樂蜂網(包括PC端及App端)均將在2019年9月18日停止運營。樂蜂網宣佈關停,“美妝版唯品會”黯然離場。

在2017年時,唯品會CFO楊東皓曾表示,未來唯品會將會形成電商、金融、物流的“三駕馬車”。

但這三駕馬車中的物流與金融開始出現了問題。

2019年11月,唯品會宣佈與順豐達成業務合作,唯品會終止旗下自營物流業務品駿快遞,並委託順豐提供配送服務。剝離品駿快遞,讓唯品會的“三駕馬車”戰略開始“失衡”。

2013年12月,唯品會成立品駿快遞,對標京東、蘇寧等巨頭的自營物流體系的意味明顯。成立以來,品駿快遞承擔了唯品會80%以上的快遞配送。品駿快遞已經實現連續23個季度盈利,預計2019年,品駿快遞營業收入將超過100億元。

但“剝離”,成了品駿快遞最終的命運。

而唯品會金融業務也充滿波折。2019年雙十一前夕,不少用戶曾反映唯品花已經被停用。2019年以來,唯品會被曝出金融部門裁員減人,相關金融產品也陷入“停用風波”。( )

在2018年7月7日的年中戰略會上,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表示:“唯品會迴歸‘特賣’戰略,要做自己擅長的事。”

在宣佈重回“特賣”戰略的同時,唯品會也開啟了線下渠道的佈局。2019年7月10日,唯品會收購杉杉商業交易價格為29億元。杉杉商業目前運營著5個奧特萊斯廣場,還有5個在規劃建設中,與唯品會“線上奧特萊斯”進行互補。唯品會的線下渠道矩陣還包括唯品會線下店和唯品倉兩類。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沈亞表示,線下對於公司很重要,但現在還處於試點摸索階段,包括與杉杉是剛開始合作,線下店也是在前期摸索。

如何使線下門店成為唯品會新的收入增長點?如何進一步做強特賣業務,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商學院》記者向唯品會方面發送了採訪函,截止發稿,未收到回覆。

增長之“困”

近幾年,唯品會營收增速呈逐年下行的趨勢。2019年唯品會全年淨營收同比增長10%。2015年至2018年,該項增速分別為73.8%、40.8%、28.8%和15.9%,均高於2019年的增速。

“流量紅利見底,增大了用戶拉新的難度。而相比京東與天貓等全品類平臺,作為一個垂直特賣平臺,唯品會用戶群比較有限。唯品會也曾提出向社交電商轉型,雖然拿到了微信入口,但仍然是用傳統的方式在做,拉新效果並不明顯。”閆躍龍說。

在電商業務上,唯品會退回到了特賣的老路,基本放棄了之前的擴張路線。閆躍龍認為,平臺電商才更有機會做大,而特賣電商只能讓唯品會做一個小而美的垂直電商,甚至很難跳出服飾的品類。比較京東和唯品會在2019Q4的表現,因為服飾的利潤更好,唯品會的毛利率為23.9%,高出京東14.1%的毛利率近一倍。但是,在營收上,唯品會因為品類單一,增長只有12.4%,而京東則為26.6%。

“總體來說,唯品會迴歸特賣有利亦有弊。一方面,轉型綜合電商受挫後,迴歸到自己所擅長的業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另一方面,相比綜合型平臺,特賣業務難以做成超大規模,增長空間會比較有限。”閆躍龍說。

“瘦身”迴歸後的唯品會將直面特賣戰場上的諸強之爭。“彼時,唯品會是特賣模式的開創者。而目前,京東、阿里、拼多多均已佈局特賣業務。此外,許多社交電商也在做特賣,其中一些平臺通過達人帶貨取得顯著的效果。特賣賽道上入局者眾多,唯品會將面臨一定挑戰。”閆躍龍說。

目前來看,唯品會已經終止旗下品駿快遞,而金融業務面臨挑戰。對比來看,阿里和京東的金融和物流都已經快速成長起來。

“在資本市場,最怕的就是沒有未來的想象力,唯品會雖然短期業績喜人,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平臺,也沒有增長的第二曲線、第三曲線,股價的上漲又如何支撐呢?”閆躍龍如是說。

對於唯品會的發展,《商學院》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