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河工程战疫丨附属学校殷切关爱抗疫人员子女

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这样一些“逆行者”,他们迎疫而上,义无反顾,慨然前行,但家中却留下了年幼的孩子缺乏照顾。

  学生的健康、平安是老师最大的牵挂。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第一时间摸排出31名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共同制定关爱方案,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切实做好对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人员子女学习生活的关心指导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温暖在线”教育行动,为一线的英雄免除后顾之忧。

  一是要求年级组及班主任全面、精准掌握医护人员子女情况,并建立“一生一档”关爱档案;二是要求班主任与医护人员子女“一对一”建立联系,通过视频连线、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强沟通关怀,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困难;三是要求班主任协调各科教师结合空中课堂情况,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四是要求年级组协调班主任,总结医护人员家庭的事迹,做好宣传教育,传递大爱精神。任务明确之后,各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即刻开展工作,将温暖传递给医护人员子女,为抗击疫情的胜利贡献教育的力量。


邯郸:河工程战疫丨附属学校殷切关爱抗疫人员子女


  如学生郭某的爸爸是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疫情开始之初,班主任就拨通了郭某妈妈的电话,进行慰问和情况了解。电话家访中,得知孩子很担心爸爸的安全,便不断叮嘱孩子“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班主任定期打电话关心孩子生活作息及体育锻炼情况,由于爸爸接触过确诊病人,孩子被送到姥姥家,老人家里上网不方便,班主任便主动每天通过电话确认作业及锻炼等情况。

邯郸:河工程战疫丨附属学校殷切关爱抗疫人员子女

  特殊时刻,电话成了交流的使者,微信QQ成为传递温情的桥梁。学生周某的妈妈在附属医院影像科负责给肺炎病人拍CT和B超,妈妈工作辛苦,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孩子每日的体温安全总是顾不得上报,班主任就每天固定时间打电话送去问候和鼓励,电话中还叮嘱孩子体谅妈妈的辛苦,并且分担一些家庭任务,孩子听到妈妈正在一线奋战救死扶伤的故事后,被妈妈的勇敢和坚韧所感动,状态非常好,在家的表现也有了大的改观。妈妈给班主任发来感激的话语:还是老师教育顶事儿。

邯郸:河工程战疫丨附属学校殷切关爱抗疫人员子女

邯郸:河工程战疫丨附属学校殷切关爱抗疫人员子女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刘某、刘某这对双胞胎的妈妈在附属医院发热预检门诊工作,杨某妈妈在永年心内一科被抽调到发热预检科工作。这些孩子的父亲或母亲都在抗疫一线,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班主任老师就每天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特殊问候”,特别叮嘱衣食住行等注意事项,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暖暖的话语,贴心的提示,让孩子深切感受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自己仍然被爱着,被呵护着,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关爱,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老师,来自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