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本來單純》:總有一篇文或畫能帶給你心靈的慰藉

本書收集了豐子愷先生的一些隨筆和漫畫,以前看過一本豐子愷先生的漫畫集,非常喜歡,可還從未有看過他的文筆,這本書滿足了我的願望。

《活著本來單純》:總有一篇文或畫能帶給你心靈的慰藉

豐子愷

先生的文章和他的漫畫一樣,質樸真實,我讀後與之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漸”這篇文章中,先生從抒發了對時間的感慨,萬事萬物都在隨著時間漸變,無論是大自然還是人類社會,無一例外。夏天變為冬天是漸漸的,小孩長高也是漸漸的,事物總是在運動發展的,只是不易為人所察覺,只有過了一定的時間才豁然開朗。這一點正印證了事物總是由量變引起質變,這個世上本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事,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古人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總是日積月累的,當下雖然完全沒有察覺,可是時間久了自然會凸顯出來,所以做事貴在堅持,不可心血來潮而虎頭蛇尾,其他一切事物莫不如此。

《活著本來單純》:總有一篇文或畫能帶給你心靈的慰藉

在《大賬簿》中,先生對平常生活中的細節發出的感想,比如你手中的一張鈔票,這張鈔票的過去的經歷完全無跡可尋,它可能在農民腰裡、在商販手裡、在乞丐碗裡、在富人錢包裡等等,而關於它未來的經歷,我們更無從知曉。推而廣之,身邊很多的物件寫出來都是一部“魯賓遜漂流記”,而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也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在茫茫宇宙中何其渺小,但可以設想宇宙中會有一個大賬簿,記錄著每一個生命、物件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經歷。

在《實行的悲哀》中,先生也是對生活體察入微,就拿上班而言,節假日前一天人們是非常歡喜的,因為明天就要放假了,可是一旦真正放了假,那種放假的感覺就淡了很多,及至上班的前一天,又會有些頹然了,雖然還在假期中,但一想到明天就要上班了,又有很多事要處理,所以心情也變得頹然了。再比如,在遠處看一處風景,特別美好,可是一旦身臨其境時,又變得索然無味了,頗有“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之味。世事與風景一樣,世事之樂不在於實行而在於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

《活著本來單純》:總有一篇文或畫能帶給你心靈的慰藉

書中的文章盡是先生對平常之瑣事的所見所聞所感,質樸無華,娓娓道來,是真誠親切的交談,不是嚴肅枯燥的說教。他說做人要有趣味,這個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而人之所以喜歡一本書,主要是讀者能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那怕是一段話也足矣,而世上那些經典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我想大抵也是如此。

我很喜歡先生的漫畫,不是他畫的多麼精美傳神惟妙惟肖,相反倒是淡淡幾點筆墨,簡單的勾畫,但這些卻能引發我無盡的想象,我喜歡的正是畫的意境而非畫本身,所以,在深夜裡,孤燈下,看上幾幅漫畫,浮想聯翩,勝似看幾部美國大片,給心靈帶來了不少的慰藉。

《活著本來單純》:總有一篇文或畫能帶給你心靈的慰藉

現實生活是處處充滿壓力的,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後,婚姻、買房、家庭、升遷等等諸如此類無一不擾亂著每一個人的心智,所謂煩惱是無窮無盡的,不論你地位高低或有錢沒錢,既然煩惱如影隨形,不如慨然接納,保持一顆童心,不寵不驚,隨遇而安,反正快樂不快樂這一天總要過去。此時窗外的夜色漸漸濃起來了,我在屋裡悠然地看著書,所有的煩惱都拋至九霄雲外,猶如在生機勃勃的春天深深聞一口花香,沁人心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