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真正哲學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

用戶7999733134251


哲學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確切統一認知的模糊概念。各學派都有自己不同的解釋。又怎麼區分什麼是哲學和真正的哲學?打著哲學旗號,忽悠人的不少,那根本算不上什麼哲學。

人們需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為我服務。需要探索帶有根本性規矩的性問題,這就是哲學的起源和出發點。西方把哲學問題分為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本體論歷來說不清,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有很大的差異和區別,根本說不上誰對誰錯。都只能作為參考。

現在西方哲學占主導地位。佛教哲學和以中國哲學為代表的東方哲學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應當拋棄學術偏見,取長補短,互相借鑑。

近百年是哲學的黑暗時期,學術上沒有大的突破。修修補補,小打小鬧的研究不少,都沒有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人們期望科學技術的發展,能給人們帶來哲學上的突破。也在從宗教學上尋找靈感。當下更應該拋棄學術偏見,踏踏實實的做點學問。普通百姓也給搞糊塗了,反反覆覆的提出一些哲學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問題的根源在於哲學需要有大的突破,才能統一人們的認知,更好的服務社會。


老梁139490047


哲學是一切知識的終極目的。

哲學也可以說是一種“元知識”,元,就是最初,最根本的意思。



無論你是從事什麼的,也無論你痴迷於什麼,無論是技術,還是科學,還是歷史,還是邏輯,這些人類知識和經驗其實最終都逃不掉三個問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到哪裡去?”

這三個問題就是人的根本問題,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來,人類窮極一生都在追問這三個問題。

第一問題“我是誰?”,探討的是意識問題。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產生“我”的概念?我和周圍宇宙之間的關係,到底我是實在的,還是宇宙是實在的,還是兩者都是虛構的,只不過是一些電流而已?因為大腦的意識完全依靠電流,沒有電流就沒有一切。



第二個問題“我來自哪裡?”,這個問題探討的是生命的起源。生命其實與宇宙是格格不入的存在。宇宙環境的熵值不斷增高,唯獨生命卻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高級,這一切究竟是誰“安排的”?為什麼上帝創世,要把虎、熊、癩蛤蟆造得與人如此不同?而且不能像人一樣思考?這是偶然的嗎?生命產生的時候,他們與人的機會一樣啊?這些動物進化的時候不都選擇了最優方式嗎?這一切的多樣性究竟是為了什麼?



第三個問題“我要到哪裡去?”,探討的是生命的意義。我們活著的根本意義是什麼?有人回答說,人活著的根本意義就是“尋找活著的意義”。這有點繞,但是確實點出了我們為什麼活著,只不過我們前赴後繼,直到臨終也得不到答案。沒有答案,對無愛考能力的動物來說,無關緊要。可是偏偏人類又被賦予了思考能力,甚至還能提問!這就痛苦了。所以,佛說“苦海無邊”,難道這是生命的本質體驗?



現代哲學,已經成為一個龐雜的學科,許多人通過哲學回答很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比如為什麼總是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努力而又失敗了,到底有沒有意義?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馬克吐溫說,這世界真正的問題不是人們了知道太少,而是人們知道太多根本不知道的東西。)

但是,無論哲學研究的領域多麼細分,無論回答的問題多麼具體,真正的哲學都繞不開本文上面提到的那三個問題。

哲學都是一樣的目的,沒有所謂“真正的哲學”這樣的概念。不過,如果一定要這樣說,那我會說真正的哲學關注的是“以我為中心的人類的問題”。

人類的知識,其實全部是以“我”為中心的。“我”即是宇宙的產物,卻始終與宇宙是對立的,我們所有的科學,宗教,巫術,藝術,戰爭,情感,知識等等,全部是“我”與宇宙的互動和追逐,並試圖尋找出我和宇宙的之間關係的全部答案。

這一切看來註定是徒勞的,不過人類不會放棄,哲學不會放棄。


泳思歷山


你這句話的表述有些"詞不達意"。雖然知道你想說什麼。

所謂"真正哲學",應該是指"純哲學"的研究吧。而"哲學"應該是指"科學哲學"的研究吧,比如物理哲學、數理哲學、藝術哲學、醫學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哲學、法哲學、軍事哲學等等。

哲學最先產生時,是和科學連為一體的,哲學家也是科學家,科學家最後又成為哲學家。只是科學的發展遠遠快於哲學的發展,到了近、現、當代,由逐步脫離到徹底脫離。說"哲學死了",就是這麼來的。

那麼哲學真死了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只是當代哲學回歸到了它的領地——關於思維規律的研究。代表哲學是結構主義哲學,分析哲學(以語言哲學為主)以及現象學等。

科學哲學的大發展,不但沒有削弱哲學的存在,相反,證明哲學式思維才是發現和掌握事物規律的有效思維方式。

當然,就思維方式的研究而言,"純哲學"的存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其智慧"皇冠"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王平987


無可置疑,哲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但是,【西哲】源於《聖經》“上帝創世說”所描述的“上帝”和“靈魂”之類超人性、超文化、超自然的文化意識形態,並由此來解釋人類世界所涉及的一切問題,從而使人類世界所涉及的一切問題,只有“上帝”知道是什麼,對於人類而言卻成為不可知的糊塗問題,從而使人類世界所涉及的問題統統陷入西方兩極文化格局二律背反無休止爭論的“魔圈”,而成為不可知的糊塗問題。

而真正的哲學卻是如中國象形文化一樣的產物,中國象形文化源於《易經》所反映的人文、社會、科學天人合一的三元統一自然法則,其之所以能夠稱之為是真正的哲學?是因為其具備哲學自身固有的文化性、科學性、可知性、可行性、方向性、目的性、計劃性和保障不走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以及普遍的必然性,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經得起歷史和社會實踐雙重標準的考驗。並由此決定了其真正哲學的本質和靈魂。從而反映出哲學雖然源於西方,但是,【西哲】不具備自身固有的科學性、可知性、可行性、方向性、目的性、計劃性和保障不走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經不起歷史和社會實踐雙重標準的考驗。所以,我個人認為【西哲】不是真正的哲學,而只能屬於【世界觀】範疇。

但是,【西哲】作為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其產生和形成卻具有自身固有的,根深蒂固的歷史根源和文化根源,並由此決定了【西哲】對哲學的認識尚處在【自然科學】和“物質第一性”的感性認識階段,而沒有上升到“人文科學”和“文化第一性”所反映的【人文科學】和“文化第一性”的理性認識階段。並由此反映出【西哲】和【中哲】,即:哲學與真正哲學自身固有的相互依賴、互為因果、不可分割的因果辯證關係。


豬皮中的惡霸


哲,和人理論說話對錯的意思

哲學家,專業追究總結人類思想問題的職業者

哲學就是哲學

因為哲學都帶有時代性

和主管臆斷性

不能拿真偽論斷

真正,只代表一種對待哲學的態度問題



聖賢民強


哲學如何定義?深奧而真實有用的道理即哲學!能夠用來指導併發生創生物質或精神財富並可持續的知能即哲學,是科學的先導!春秋時代是我們中華民族哲學繁榮的時代,有諸子百家產生!但春秋爾後至今未發生一位有國際影響的大家,令人困惑!


陽光明貞


哲學就叫哲學,哪裡能把哲學叫為真正哲學的。提問者根本不懂哲學這一詞的深刻含義。

哲學是研究整個宇宙的學說,包括自然界和人類。

具體研究的就是自然界和人類的規律,真理,總之就是最接近正確的東西。

其實好多人喜歡哲學,但就是把它縱橫聯繫不起來,整個運用不到實際中去。再說簡單一點吧,越是把問題看得越準確,你的哲學就越好。這就是把哲學和實際整體結合起來了。

所以,哲學就叫哲學,哲學不能叫哲學與真正哲學之間這一說法。哲學可以說哲學與真正懂哲學的人這一說法。

(歡迎參與評論,謝謝!)


祖國和人民


兩者是一樣的,一個事物有真假,例如亡羊補牢,沒有對比怎麼看出真理?可對比後卻無絕對,動則得咎,有得有失,哲學與每個人的感官都不同,這叫大千世界吧!如何取捨?實際操作,路是人走出來都,也可以說路不是絕對的,也可以解釋成自然,真假是有模糊界線,短程或片面的可以解釋,時間拉長到千年,解釋歷史的哲學思想,也就難以描述(模糊),不管你如何去分辨或不分辨,它依然在那裡,有時點到為止也可,或聽聽就好,或去較真,都行,覺得某個真理適用就拿去,覺得該替換就去,隨著時事改變著,繁簡、華樸,都有它的合理存在,矛盾則源自缺乏理解,觀察第一,不過度武斷,該怒則怒,這也是教育子女,讓他知道底線,怒也就並非負面,過喜則忘憂,喜則不一定正面,哲學也可能是兩面思考,做自己,把抽象去實踐在實體的應用,比較正確吧!而幻想或脫離實際則是一種借鑒或對比,怎麼說幻想不好呢?看你怎麼去調整自己,去平衡自我,千千萬萬說不盡,不如自在去,偶爾裝一下糊塗,不說太多也是好的,探索是自己的,別人的感受是他的理解,去體驗自己的理解,萬物有著似同非同的關係,或許不去描述是好的,而非最好,適用你的就好。


谷竹74891629


那你先回答啥是假哲學?哲學就哲學,沒有所謂“哲學與真哲學的關係”。這好比在說“你與真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我還真回答不了,恕俺無知。


資料完善度低


哲學在於追求真理,用我們的智慧。人一生應該做個明白人,世界是什麼,人生為什麼,我們應找到心靈的歸宿,讓我們的存在有意義。世間沒有別人的哲學,我們每個人應該找到自己的哲學,從內心出發,真理在你心中,哲學在你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