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1953年 “新三反”運動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1953年 “新三反”運動

1953年 “新三反”運動

1月1日 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2月13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計劃機構的通知》,要求各省市為適應有計劃大規模建設的需要,加強計劃工作,相應建立計劃工作機構。

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公佈施行。

4月3日政務院發出《為準備普選進行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的指示》。以1953年6月30日24時為標準時間,我國開展人口調查登記。翌年11月1日公佈調查主要結果,全國人口總數為601938035人。至2010年,我國共進行了六次人口普查。

5月15日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新建和改建91個工業項目。加上1950年已確定的50項和1954年增加的15項,共156項,列入“一五”計劃。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項,之後再增2項,共174項。後多次調整,確定154項。因156項公佈在先,故仍稱“156項工程”。實際施工150項。

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確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針。毛澤東在會上第一次比較完整地闡述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基本內容。

6月30日 毛澤東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提出“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

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與計劃供應的決議》。11月15日又作出《關於在全國實行計劃收購油料的決定》。翌年9月,進一步決定對棉布和棉花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國家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並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逐步取消。

12月7日-翌年1月26日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明確提出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軍隊建設總方針總任務。

12月8日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參加北京市西單區中南海選區投票,選舉區人大代表。自本年3月《選舉法》頒佈後,全國進行普選。經過一年多的工作,21萬餘個基層選舉單位、3.23億登記選民共選出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566萬餘名,逐級召開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此基礎上,選舉產生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1226名。其中中共黨員668人,佔54.48%;黨外人士558人,佔45.52%。

12月16日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從此,農業生產合作社從試辦階段進入發展階段。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96.3%。

12月26日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鍊鐵爐舉行開工生產典禮。此後,我國還陸續建成武漢鋼鐵聯合企業、包頭鋼鐵公司、首都鋼鐵公司、攀枝花鋼鐵公司等鋼鐵企業。

12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制發的《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鬥爭——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提綱》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本年底 從1949年5月開始的全國新解放區的剿匪鬥爭基本結束,在大陸範圍內平息了匪患,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轉自: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