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單位允許退休人員放棄退休工資,讓單位安排子女工作?

彷彿99


也曾聽過周邊的朋友說過,的確有現在的國企還有安排子女工作的事情,有的討些錢有些則是直接聘用,也有聽說過需要退休人員提前退休或者放棄退休工資,然後接續到子女工作上,所以不足為奇。


長城汽車金融


這種情況現在還有,但不是公開的,我一個同學90年的,大學讀的是專科學的是機械,12年畢業就接了父親的工作,他父親是農村商用銀行,我們當地叫農村信用社,他父親為了把工作給他提前退休,現在他父親一個月不到1000元的退休金。因為父母只有一個子女,反正父母的東西以後都是子女的,現在他們內部有這種政策趁早把工作給子女,讓子女有個好工作,不然以後沒這政策了想給子女都給不了。


漢堡炸雞醃料技術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恐怕只能是偷偷摸摸的暗箱操作吧!不然哪個單位敢如此明目張膽的幹呢?

我一個親戚的孩子,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侯,才剛剛15歲,初中都還沒有畢業。突然一天我親戚的廠裡(攀鋼廠)發出通知,說凡是子女年滿16歲,初中畢業便可以頂替接班。

於是我的親戚便通過各種手段,把他孩子的年齡改大了,然後又托熟人辦理一張初中畢業證,便讓他的孩子順利頂替了他在攀鋼廠的工作。

說實事,這在當時的農村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畢竟這是一個“鐵飯碗”,是多少農村人祖輩都夢想的生活。

因為當時是國家有這種政策規定,子女只要滿足條件,便可以頂替工作,而且這些被子女頂替的人,還按提前內退處理,一樣可以享受退休工資。

這在那個特殊時代,出現這種特殊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像題主所說這種不要退休工資,讓子女頂替工作,在現如今這個時代,恐怕應該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只能是一種違規違紀的暗箱操作。

十年前左右,一些行業為了照顧職工子女,採取一些所謂的“內招”,譬如:銀行、電力、菸草等行業。我一個內侄便是通過“內招”方式,進入了農村商業銀行,而且現在己是一個鄉鎮點的負責人。不過這種“內招”方式,後來很快便取消了!

現在各種人員招聘都已經越來越規範透明,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應該是很難存在的,即使有也只能是一種權力下的“黑色”交易。一旦被爆光,不僅是領導當事人,以及辦理人員都將會受到處理追責。

1、允許退休人員放棄退休工資,這就已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對於符合退休的人員來說,那麼就應該給他辦理相關的退休手續,並按時發放退休工資。這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來嚴格執行,是不能有任何變通的行為。

此時單位竟然允許退休人員放棄退休工資,這種行為本身就不符合退休的相關規定,是與國家退休政策精神相違背的。

而單位領導竟然允許退休人員這種做法,這就是明知故犯,公然違背國家的有關退休政策與法律法規。

2、單位違規安排退休人員的子女工作。

這與國家有關單位人員的進出相關規定也是相牴觸的。因為國家明確規定單位人員的進出必須按照政策來招聘與錄取,而不是靠單位自主主張。

所以單位違規安排退休人員的子女,是與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相牴觸的行為,而且這種安排嚴格起來說是無效行為,一旦被查出是一是要將被清除的。

所以題主的這個說法應該是不存在的,更不可能是一種公然的行為。即使有也只能是極少數公權人員的一種違規操作,這種做法是根本無法見得陽光的行為。最終只會害人害己,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樓主老家四五線小城市,朋友在信用社工作。他們單位大概2013-2017基本上沒有招聘員工。而進入2017年,開始換了幾批老員工的子弟。而這些置換的老員工沒有了收入,開始給他們子女開工資。父母的養老保險也是從子女的工資扣。

正式退休了才可以領工資

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女性員工40歲以上,工齡20年以上,就可以申請。

一、一些落後的招聘情況依舊存在

大家可以發現有些國企,雖然明面上沒有說太多,但是私下還是有一些傳統的福利或者招聘流程。

例如,我的大學同學被菸廠錄取了,據他描述,如果沒有關係,簡歷根本投不進去。當然面試也是走流程。

二、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

雖然存在一些給子女安排工作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機會就真好的嗎?

如今,社會基本上還是非常公平公正。身邊的朋友很多在北上廣打拼,進入外企,私企等。年收入40w+,還不包括股票期權。工作一年,抵上這些靠關係的工作的薪水四五倍。

古人云:靠山山倒,靠水水跑,靠自己最好。

如今有實力的年輕人找的工作都是非常不錯的,平臺也不錯。何必羨慕哪些父母安排工作的人呢?

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

!共勉。


雷哥office


不到退休年齡放棄工作崗位讓子女上班,大多在七八十年代叫“頂替”,在原來機關事業單位,國營集體企業單位,父母的退休(退職)養老金照常有,只不過比同類人員明顯要低。這些權力在上級部門,要經過發文審批等程序。

而單位和員工直接達成協議“勞動合同單位一次性付補償金,離開工作崗位;單位錄用其子女,簽訂勞動合同安排工作”我確實瞭解到,這種情況的是前十幾年到前幾年間,民營企業單位與員工簽訂合同不規範,更沒有繳納社保,員工不再等退休工資的離開讓子女上班,這當時稱離職辭職。我表弟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9年,乾的是包裝流水線工種,合同也不是規範的版本,單位和自己沒有繳社保,更沒有視同繳費年限。2012年單位同意高中畢業的兒子上班簽訂合同單位給繳納三險,他則離開跳到其他單位當保安去了。到了60歲趕上補繳養老保險退休,2千多元,在原工作單位的工齡沒有計算。

現在用人單位不給員工繳納或不按規定繳納都是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均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前幾年一些民營單位鑽空子,既逃避責任,又更換新鮮血液,何樂不為。


泰山木32140178


80年代以前有過,退休後子女接班,但是退休金還是一樣有,就是比你在職的時候少一些,是基本工資的70%左右,幾十年過去了,已經忘了,本人就是1982年時母親退休我接的班,母親退休金30多塊錢,後來逐漸漲了,我接班學徒頭三個月18塊錢,接下來三個月24塊錢,現在也快退休了,沒有子女接班一說了。


張桂林76


這種情況幾年以前確實很常見,尤其是一些國企中,最早的叫做“接班”,一些國企職工到了退休年齡後,可以安排一名自己的子女直接進入企業工作。

我父親就是接了我爺爺的班,在我們本地的藥材公司上班,不過後來公司也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還有一種是“職工子弟安置”,這種不需要等到退休,企業每年會有固定名額給職工子女,直接安排進企業工作。

和我同期進入國企工作的,有一大部分是企業職工子弟安置的,那是2012年,也是我所在的國企最後安置的一批。



隨著企業管理和用人制度的改革,“接班”和“職工子弟安置”先後被廢除了,不過也不排除仍然有人依靠關係,暗度陳倉。

因為職工子弟不再安置的問題,很多國企都發生過職工群訪的事,最後也都是不了了之。

題主所說的放棄退休工資換取安排子女工作,很有可能放棄退休工資是假,安排子女工作是真。

現在國家對於行政單位以及國企的用人制度,有著嚴格的選拔標準。

各種“內部招聘”已經不復存在,入職需要滿足用人單位的硬性標準才能予以考慮。

在如此嚴格的管理制度下,還能安排子女工作的,一定不是一般人,要麼有著過硬的關係,要麼自己手裡握著權利。


所以很有可能放棄退休工資只是對外人說的一個遮掩,儘管聽起來也是讓人難以信服,但總比直接安排了要強一點,至少聽起來為了安排子女工作也是有犧牲的。

退休工資待遇是國家養老保險體系統一管理的,任何企業和個人是沒辦法無緣由取消的,既是退休人員享受的權益,也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

如此看來,有很大可能退休工資明面上說取消,實際還每個月照領,子女的工作也安排了。

很多企業就是因為這種見不得人的錄用方式,導致企業人員素質差,後期經營出現問題,最後導致破產的。這種不合理的方式就應該徹底被廢除,那些暗箱操作的人也難逃制裁。

點擊關注青痕,為你解答職場難題,分享職場故事!



青痕


本人在黨政機關工作了近30年,我來就題主提出的問題,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可以毫不猶豫地、肯定地說:在目前情況下,題主所說的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政策上也絕對不允許此類事情發生

說實話,在上世紀80-90年代,這類事情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確實發生過。叫兒/女頂替父/母的工作。當時的具體辦法是:一般是未到退休年齡的老人辦理退休手續,按當時的政策領取退休金;與此同時,由一個兒/女來頂替其父/母因退休而空出的職位,由當地政府的勞動或人事部門統一將其兒/女安排到本地的機關、事業、企業單位工作。因為,當時的城鎮就業人口是由政府統一進行總量控制的。同時,這種方式還有一個戶口的問題,具體辦法是將退休人員從城鎮戶口轉為農村戶口,頂替就業的兒/女如果是農業戶口,也一併轉為城鎮戶口。從此,退休老人不再享受城市職工的平價糧油供應,而由就業的子/女予以代替。這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

糧戶關係啊。頂替的兒/女從此成為了“有工作的公家人”了。當時以這種方式就業的人,就是我們這些出身農家的子弟們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另一方面,也是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當時的城鎮戶口的居民,在勞動就業方面確實享有一定的特殊照顧政策。如城鎮戶口的高中畢業生,就可以在機關、事業、企業招工時優先享受優惠條件,經過批准正式參加工作。毫無疑問,這時的城鎮戶口是一個多麼令人羨慕不己的存在啊!

自從我國恢復高考招生以後,逐漸地有一批接一批的大中專畢業生,先是由國家統一安排工作,補充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之後慢慢地機關、事業、企業的工作職位逐漸飽和,由國家統一安排工作的前提條件也就不復存在了。現在,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是初中生、高中生——一律雙向選擇,或通過公開招考,獲得就業崗位,或通過企業招聘參加工作,或到私營企業參加工作,或者自己奮鬥靈活就業,都是可以的。這一切的就業方式,都建立在我國己經建立起一整套的社會保險的基礎之上,只要你參加了社會保險,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依法領取退休金或養老金。當然,不同的就業崗位,參加社會保險的方式和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否認,在一些垂直管理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或系統,如銀行、保險、菸草、鐵路、鹽業、兩桶油系統,在個別時候、個別情況下,還殘存著一些或明或暗的對本系統職工子女的特殊照顧措施。但實事求是地說,己經很少了。原因很簡單:國家政策不允許。

必須承認,幾十年來,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以至人們的思想意識等等的各個方面,己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由兒/女頂替父/母工作的社會基礎己經蕩然無存。現在還提出“為什麼有些單位允許退休人員放棄退休工資,讓單位安排子女工作?”這種問題,一是不可能:沒有人會願意放棄退休工資待遇的;二是政策上也不允許:國家不會放棄管理職能,讓某些行業變成徹底的家天下。即便是很特殊的行業偶爾、零星地出現一點兒,也基本可以肯定:是違反國家政策的違法行為。一旦被政府管理部門發現,會被嚴肅查處的,有關領導人員一定會為此承擔法律責任的。

因此,這位題主讓人感覺好象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令人驚訝!

——————

僅僅是個人看法而己。歡迎朋友留言,發表您的看法,留下您精彩的評論,並展開討論和交流。


水波不興3291


從單位的角度講,允許退休人員放棄退休工資,而安排其子女工作,是一項省錢省事的做法。

單位如果新招聘人員,不僅需要花費招聘成本,還需支付工資報酬,並且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依舊需要發放。但這麼做,一來,省去了招聘耗費的人力、財力,二者,還能免去退休工資這一支出。

再者,安排退休人員子女接替其工作對工作的開展也有所益處。職工子女不僅能更快熟悉單位業務,還能繼續利用他們父輩積累的人脈、資源,這也是單位的考量所在。

好處歸好處,但這種做法放置現在,就是弊大於利,也不符合單位的有效管理。有些單位允許,並不代表合法合理。

一、接班頂替曾是過去的就業制度,且形式與題主所說不符

職工退休、退職,由子女頂替他們繼續在單位工作,這是上個世紀曾有的就業制度。我的一位鄰居就是如此,他當時在林場工作,到達退休年齡後,就由他兒子接替了他的工作。

在當時而言,這一做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當時的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個人的鐵飯碗,還是一家人的鐵飯碗。如果一個家庭孩子眾多,還需抽籤決定誰接替上一輩的崗位。

但即便是過去的接班頂替,退休人員也無需放棄自己的退休工資,而是工資照拿,單位也安排其子女在單位就業。

二、不通過正規招聘,考核進入,直接安排,罕見

單位直接安排人員就業,少之又少。現今,要想進入體制內,只能通過正規的考核環節,如統一組織的筆試、面試、體檢等等。

題主所說的直接安排退休人員子女就業,不僅不被支持,反而是嚴厲打擊的一種行為。當然,有些單位確實存在對職工子女有一定的照顧行為,如面試加分。但直接安排,罕見。

換句話說,單位也不希望招一個連筆試都過不了的人進入,何況還違反規則。

三、如今,“子承父業”在體制內,幾乎不存在

對於父母來說,想讓子女有個好的工作,有份穩定的生活可以理解。但想讓子女頂替自己的崗位,不如督促他們努力進取,提升自我,以自己的本事得到。而非想著投機取巧。

再者,自己以為的好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也不全然正確。且不說,這一崗位並不是父輩私有的產業,不存在兒女繼承,即便是,也需孩子有過硬的本領。若是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總之,題主所說,既不現實,也不合法。我們應該鼓勵公平、開放的做法,而非如此。

以上,希望有做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這種情況在之前大數據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可能會很常見,經常會存在高幹子女就業方便的問題,因為一些體制內的有權利或者有一定背景關係的人,通常他們的子女不管是受到任何的教育水平都可以順利的就業,而且安排的都是好單位。

但要說這種現象現在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是沒有以前那麼猖狂而已,因為現在很多東西已經實現了數據化、互聯網化,相應的公開透明瞭,所以明目張膽的操作大幅度減少了,但並不代表一個都沒有了。

就在前幾天的時候還爆出一些新聞,說的是退伍傷殘士兵轉業崗位被頂替的現象,這個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等到這個專業的士兵發現真相的時候,自己已經一把年紀了,安排給他的崗位,一直有人在工作,工資正常發放,他卻是一分錢也沒有領著,所以說這種情況現在依然存在,只不過操作起來可能會更加的繁瑣一些,這些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那麼大家為什麼不領取養老金而讓自己的子女繼承自己的工作呢?這既是一道計算題,也是一道情感題,為什麼說是計算題呢?因為即將退休的這些職工領取的是養老金,而如果他們安排自己的子女頂替自己的工作崗位時領取的是工資,這個賬是非常的明顯,工資的增長率一定是要高於養老金的。尤其是體制內的這種增長水平相對穩定,空間大,因為子女受自己的薰陶影響較大,所以會更適合體制內的工作,因此晉升的空間也比較大,當他們晉升到高層的時候,薪資要遠遠高於養老金的水平的。

其次,從情感方面來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現在含辛茹苦的供子女上大學之後出來找不到好工作的比比皆是,這些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北上廣深滬工的大學生看的出來,在外務工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子女將來也這麼辛苦,他們索性一步到位。直接安排一個穩定性極高的工作,這樣也省去了一些奮鬥的辛苦和努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選擇,步入退休年齡的時候往往有一定的積蓄完全夠自己的開銷,然後解決了子女的就業問題,可以說是一箭雙鵰,家庭和睦。

不得不佩服這樣的父母,真的是太厲害了,畢竟目前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能這麼操作真是非常了不起,往往都是通過暗箱操作實現的,屬於灰色範疇。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社保問題分享,歡迎點贊與評論,關注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