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便被玩具的恐懼支配了。

孩子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給他們買玩具的心情是興奮雀躍的,只想給寶寶最好的。等到寶寶萌發了自我意識,懂得提要求時,家長就不堪其擾了。

每次路過超市以及玩具攤,孩子總是邁不動腿,各種撒嬌哭鬧說要買,即使家裡已經有很多類似的了。

尤其是奇趣蛋這種,前兩天才剛聽朋友吐槽道:價錢倒是不貴,偶爾買一個兩個也可以,可孩子每天都要買,裡面開出來的東西也無非就那幾種,花錢也不帶這麼花的呀。

這簡直就是廣大父母們的心聲,真不是嫌棄玩具貴,主要是確實浪費。幾乎都是重複的,孩子買回家新鮮兩天就又扔到一邊去了。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01為何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買,而且為達成目的會用哭鬧、撒嬌等各種行為使父母妥協,都是極其正常的現象,並非不聽話、不懂事。

家長需要有同理心,就像你自己儘管知道錢很難賺,但想買當季的漂亮裙子、大牌包包、換手機、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時,不也一樣剁手嗎?

成人對自己的慾望也不是一味壓制的,我們也不應當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何況孩子本身自制力就有限,認知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又使他無法聽懂父母的大道理。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再者,孩子不斷要新玩具,其實與家庭教育也脫不開關係。

比如孩子無聊,確實喜歡這個玩具,其餘的小夥伴有他羨慕了很久,父母陪伴的時間太少,孩子從前用撒嬌和哭鬧的方式贏得了父母的讓步和妥協,父母總喜歡拿新玩具敷衍和賄賂孩子……

總而言之,孩子對玩具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多或少。也許在你心裡這些玩具都是重複的,但對孩子來說這就是發自內心的願望。

瞭解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用更加平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玩具問題了。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02孩子真正需要的玩具有哪些?

玩具這樣東西對寶寶來說也是“多則惑、少則得”,換句話說就是玩具太多了,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玩耍體驗。

事實上,真正有價值也適合孩子玩的玩具,只有6大類。

1)球類

6月齡的寶寶開始對這個圓圓的東西感興趣,並會伸手觸摸。

這時為了促進寶寶的精細運動發展,建議父母準備一些外形可愛質感不同的球,布球、按摩皮球、紋理球都可以。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12月齡的寶寶開始喜歡玩滾球遊戲,家長要加入進來,可能再過段時間寶寶就會開始迷戀扔球遊戲了,這是認知發展的必經過程,這時主要考驗耐心。

18月齡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力氣,因此家長可以帶他一起玩相互傳球的遊戲。

2歲的寶寶投擲球越來越精確,建議把扔的球換成用腳踢的足球,等到3歲有足夠的能力玩正規籃球或足球時,就可以帶他去運動場上一展身手了。

小貼士:

小寶寶進入口欲期,都喜歡把身邊的東西放進嘴裡,因此家長最好選擇那些素色的球。

那些顏色鮮豔、彈性十足的橡膠球,以及玻璃球都不要買,球類直徑也不能太小,否則會導致寶寶吞嚥窒息。

2)積木

積木可玩的年齡階段還是比較廣的,質量較好的積木應當由木材製成,即使時間長一點也不容易出現裂紋或碎片。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6月齡的寶寶除了喜歡用嘴品嚐積木之外,還會緊緊抓握住,到12個月會嘗試著把兩塊積木撞擊在一起聽聲音,18個月才開始堆積木,不過能控制的個數比較少。

2歲後,寶寶開始掌握堆積木的高度和平衡能力,還能對積木進行顏色分類。

寶寶3歲後不妨多帶他出門,看外面的建築物,以提高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拼圖

6個月時寶寶對待拼圖,就像喜歡吃的餅乾一樣,總愛嚐嚐什麼味道。一直要到18個月,才會在家長的指導下試著拼拼圖。

2歲左右,寶寶開始拼簡單的拼圖,到3歲之後能力又會進一步提升。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小貼士:

父母要定期檢查拼圖,若是帶木釘了,要看看它有沒有脫落可能,以免給孩子帶來危險。

4)蠟筆

寶寶一歲時就能用蠟筆塗鴉了,當然這時只不過是些雜亂的線條而已。

等到18個月時,寶寶就能模仿大人的圖畫了,由於進入敏感期,此時家中的牆壁、被子可能也會出現寶寶的傑作,為避免困擾建議購買可洗蠟筆。

2~3歲的寶寶開始爆發藝術才能,這時的家長要適當給予指導,教寶寶認識顏色,並提供能模仿的圖畫。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5)毛絨玩具

毛絨玩具是孩子萌發泛靈意識並發展內部語言的重要媒介,他們通常將其朋友,甚至還會有依賴現象存在。

不過,家長也沒必要太過擔憂,一般寶寶到了3歲後就會對一動不動的毛絨玩具喪失興趣,移情別戀到可活動的玩具上。

小貼士:

毛絨玩具易沾染灰塵和過敏物質,因此需要定期清洗晾曬。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6)音樂玩具

無論小鼓、木琴還是其餘可以播放音樂的玩具,除了能培養寶寶的樂感之外,也能促進四肢運動。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03面對寶寶的購買需求,家長如何教育才好?

如果寶寶想要的玩具是以上這6類之一,且家中沒有,建議滿足他的需求,畢竟這些玩具是值得付出的。

若家中已有,或孩子總想買沒什麼意義的玩具,父母要如何打消孩子的慾望黑洞呢?

建議父母曲線救國,先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會無止境購買玩具,是因為他不知道付出和獲得是成正比的。

這裡談談我的個人經驗吧。

當時我拿出了家裡的圍棋,把白子和黑子分開,然後當面告訴孩子這些都是獎勵:

每當你完成一件相應的好行為,比如早起、按時刷牙……就獎勵1~5顆不等的黑子,每10顆黑子能兌換一顆白子,一顆白子代表5元人民幣。

由於這些棋子是可視化的,孩子很快就興致勃勃地加入到了這場遊戲之中。

並且,為了把白子黑子和花錢聯繫起來,我跟妻子商量了,除日常花費外,孩子自己提出的購買需求都需要用這個小金庫。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已經能把玩具的價格與白子黑子的多少對應起來了,之後遇到太貴的或家裡已經有的類似玩具,都懂得思考價值、控制自己了。

年紀再大一些之後,我取消了白子和黑子的制度,直接按月給零花錢,零食、玩具等這些需求都從這裡面出,孩子對慾望的管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04其他輔助手段

當然,上述我的例子是一個長期過程,父母也要適當配合其他手段才能讓孩子堅持下來。畢竟看見新鮮的玩具就想要,是孩子的本能。

①家裡的玩具不要一股腦放在一起,每次給孩子玩之前,都只拿出一批,其他的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這樣進行交替,能讓孩子最大程度上保持新鮮感。

②增加對孩子的陪伴,無論帶他多探究家裡已有玩具的玩法,還是外出去公園玩耍散步,都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③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對那些價格稍貴的玩具,要明確告訴他等到過生日時再送,會更有意義。

④多帶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玩耍,進行玩具分享的環節。

家裡玩具多得擺不下,寶寶看見新的卻還想要,父母如何教育才好

總結一下,孩子看見玩具就想買是種正常心理,家長不能過分抑制,否則孩子長大後會形成報復性補償。

必須有的那6類玩具要給孩子買,且要真正參與到玩耍過程中,指導孩子開發更多的玩耍方式。

但滿足需求一旦過量也是有害的,因此父母要制定規則幫孩子形成自控力,包括價格、總數、個數等種種限制。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