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統籌推進“黨建+” 防“疫”發展雙推進

  武定縣全面貫徹“互聯網+黨建”工作規劃要求,依託“一部手機治理通”黨員網格化管理平臺,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線經濟社會發展第一線,進一步拓展“黨建+”外延,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抓牢、雙推進。

  黨建+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縣各級黨組織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客運站、賓館酒店等公共場所進行重點管控,並嚴格執行“雲南抗疫情”掃碼登記、健康申報、體溫監測等措施,建立並實施定期排查報告制度、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城市居民小區“疫”情值守制度、體溫監測報告制度等,繼續組織實施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從嚴落實及時掌握動態信息。加強衛生環境治理,在對集貿市場、進村巷道、垃圾中轉站等公共區域、重點場所的衛生進行重點整治的基礎上,持續深入開展“三清潔”“廁所革命”“群眾衛生習慣宣傳教育”等愛國衛生運動,推動整治工作向村組一線延伸,切實把整治措施落實到每個村組、每個家庭。

  黨建+生產,打好農業發展“組合拳”。各掛包單位在抓好掛包村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黨員紛紛帶頭,採取政策導入、信息介入、感情貼入和幫困扶弱等方式,有序組織好全縣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農業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全覆蓋、多層次動員群眾按宜養則養、宜種則種的思路,全力抓好以生豬、壯雞、烤煙、青豌豆等農業生產。高度重視畜牧產業,強化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全縣生豬定點屠宰、生豬調出檢疫率達100%。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穩步推行“黨組織+協會+公司+農戶”“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確保全縣各項“黨建+產業”健康發展。

  黨建+建設,提升項目復工“加速度”。以項目復工為重點,全力加固底板夯實基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用料、設備等方面的困難,全面推動各行業復工復產。在做好個人防護、場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積極有序開放經營場所,鼓勵商鋪、餐飲、零售店等經營者科學有序開業復市。全力做好阿慶爭、石臘它水庫項目建設開工準備工作,加緊推進白環公路項目建設、菜園河綜合治理、中心街提升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示範項目、烏龍河景觀工程等一批惠及民生的項目實施。

  黨建+扶貧,下足成果鞏固“真功夫”。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突出群眾收入、產業發展等重點,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結合全縣實際,積極謀劃發展一批週期短、見效快的產業發展項目,因地制宜扶持增收項目、發展特色產業,統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提升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繼續實施“培訓1人、就業1人、致富1戶”工程,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宣傳發動、技能培訓、組織輸出、跟蹤服務、維權保障全鏈條中的作用,先後轉移勞動力48589人,其中成建制點對點輸出12批629人,真正讓群眾搭上穩定就業的“致富快車”,進一步提高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

( 武定縣委組織部 趙梓惠 記者楊德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