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野生如何界定?江蘇林草局:爭取將黑斑納入水生野生動物管理

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評估標準,通過公開透明的程序進行評估,迫在眉睫。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後,人們的目光集中在一點:哪些野生動物可以人工養殖和食用。


3月1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制定詳細的目錄,明確哪些不能養,哪些可以養。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目前,國務院及其行政主管部門正抓緊制定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便各地做好嚴格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和發展家畜家禽工作。上千萬的養殖戶也在急切地等待這一結果。


哪些野生動物可養殖?這有一個商業性養殖准入評估框架


“作為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的補充,目前《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亟待更新。”13日早上,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發佈的野生動物商業性養殖(白名單)准入評估框架(徵求意見稿)稱。


徵求意見稿表示,全國人大禁食《決定》的出臺,全面禁止了陸生野生動物及其人工繁育種群的食用。除此之外,《決定》也明確了對於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內的人工繁育種群,可以食用。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一個物種可以進行以商業為目的的養殖和食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評估標準,通過公開透明的程序進行評估,迫在眉睫。


通過查閱學術文獻,參考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評估框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上述機構今天正式提出了一個評估框架建議稿,並建議對申請進入《畜禽名錄》的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應該參照此框架評估。


這一框架包含了養殖這一野生動物對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技術的成熟度、經濟可持續性、管理成本、社會影響等方面。徵求意見稿稱,當一個物種的養殖滿足技術和經濟可行、管理有序且洗白風險低、對該物種的野生種群有益無害、公共健康風險可控,無不良社會影響時,方可考慮准入。


家養野生如何界定?江蘇林草局:爭取將黑斑納入水生野生動物管理

黑斑蛙養殖基地(蛙稻養殖)


據記者瞭解,在編制這一框架過程中,研究人員們重點關注了幾個方面的問題:該物種養殖對人類健康的風險是否可控;該物種養殖對野外種群的風險是否可控;該物種養殖的技術可行性與成本控制可行性;該物種養殖的市場可行性(特別是與野捕的比較);該物種養殖的監管可行性(含執法成本);該物種養殖的社會影響。


徵求意見稿解釋說,該物種或系統進化相近的物種存在已知的高致病性、高傳染性人-動物共患疾病,或為上述傳染病原體宿主,應評為紅;不確定為黃;無共患病、或病原可通過成熟的技術滅殺且檢疫技術成熟,評為綠。現存無任何檢疫規範、技術應評為紅;現存有一定規範和技術(但不完善),且在一定評估期限內可以完善規範和技術規程,在地方上建立檢疫體系(人力物力)的,評為黃;已有完備的檢疫規範和技術規程,且已有相應檢疫體系的,評為綠。出現紅色的評估結果均應視為否定準入。


圈養幾代後種質將不可避免地退化、且尚未存在可行的選育、優化技術基礎的,評為紅;已有的經驗和技術可以保持長期圈養後種質不退化的,評為綠;其他情況包括有一定退化風險、有一定選育技術基礎但無法治本、不確定等,評為黃。徵求意見稿表示,如該物種曾發生過野外捕捉個體冒充養殖個體販賣實例,且目前無有效偵破、鑑定、追溯等監管手段的,應評為紅。未發生過、未來發生的幾率低、或監管條件充分的,可評為綠。


該物種已實現可控的子二代以上在人工條件下繁殖的,評為綠;目前已實現人工條件繁殖子一代,並且子二代人工繁殖相關技術正在試驗階段、有望短期內獲得突破的,可評為黃;其他任何未實現人工條件下子二代繁殖的情況均應評為紅。


家養野生如何界定?江蘇林草局:爭取將黑斑納入水生野生動物管理


參照麝香已基本被人工麝香替代的情況,徵求意見稿認為,目前市場對該物種及製品的需求無任何基礎、或目前的需求可以輕易被已馴化的物種、品種及其製品替代的,應評為紅;目前市場對該物種及製品存在不可替代的需求,但需求群體較為小眾或較為高端,尚未在廣大人群中普及且沒有普及的必要性的,可酌情評為黃;當前需求已有相當的規模且不可被其他已馴化物種、品種及其製品替代的,評為綠。


目前該物種的野生個體的盜獵懲罰足夠重、執法足夠有力,盜獵現象被有效遏制,可評為綠;若該物種盜獵行為屢禁不止、時有發生,並且無有效手段可改善此現狀的,應評為紅。


此外,對於社會關注的哪些野生動物養殖和食用符合公序良俗的問題,徵求意見稿表示,對該物種及其製品的利用需求與我國的公序良俗有明顯違背、屬於應革除的陋習的,應評為紅;在我國社會中無相關的利用傳統和群眾基礎,是否利用也與公序良俗不相關的,評為黃;對該物種的馴養、其製品的利用可有利於社會經濟的進步、濫用野生動物行為的改善等,可評為綠。


研究人員們還以中華穿山甲和藍孔雀兩個物種為例做了測評,結果顯示,穿山甲在人-動物共患疾病風險、檢疫規範、野外捕捉洗白、二代以上繁殖、市場可行性、監管可行性以及商業利用國際慣例等測評中均為紅色,不應用於人工養殖和食用。相比之下,藍孔雀上述測評多數項目為綠色,可以用於人工養殖和食用。


江蘇省林草局:不應禁食黑斑蛙!


又一個好消息!繼四川省、福建省之後,日前,江蘇省林草局表示,爭取黑斑蛙納入水生野生動物進行管理。


3月11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召開貫徹實施《決定》座談會,記者從中瞭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已立案偵辦涉野生動物刑事案件110起,累計關閉野味農家樂197家。接下來,還將制定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用標識等配套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為執行《決定》提供權威有力依據。


家養野生如何界定?江蘇林草局:爭取將黑斑納入水生野生動物管理


省市場監管局在執法過程中發現,現行目錄清單還不夠完善,是否禁食還不夠清晰,給一線執法、餐飲經營者、消費者都造成困惑。


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江蘇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魯長虎表示,的確還需要科學界定與詳細明確禁食範圍。比如此次《決定》加大了“陸生野生動物”的禁食範圍,但一些兩棲爬行動物到底是“水生”還是“陸生”在管理上各省情況不一,在直接禁食還是可以養殖上帶來不確定性:


“比如說鱉,實際上是屬於野生動物類的爬行動物,但是它主要在水裡生活,又有養殖的傳統,因此到底是水生、陸生存在爭議。就江蘇來講,主要涉及一個大的類區,就是蛙類,俗稱青蛙,這一類動物在江蘇目前有200多家養殖場,我實地考察過不下50家,養殖技術非常成熟,我們目前作為陸生野生動物來管,但是它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水裡度過的,因此我個人建議,應該劃到水生野生動物來對待,而不應該列入禁食的範圍。”


江蘇省林業局局長沈建輝表示,爭取將我省養殖技術成熟、規模較大,傳播疫病風險小或者具備完善檢驗檢疫條件的物種,如黑斑側褶蛙(青蛙)和河麂等納入水生野生動物和畜禽進行管理。


據瞭解,農業農村部正在和國家林草局協商,調整完整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


省畜牧總站站長、二級研究員朱滿興提出,實際管理過程中,一些地方存在“家養”與“野生”界定不清、區分不明的現象,既有把野生動物當家養畜禽的,也有把家養畜禽當野生動物對待的,有必要進一步明晰《畜牧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管理的對象,這是貫徹實施的一個重要基礎:


“從法律層面界定家養畜禽與野生動物,當務之急是制定和公佈《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目錄內的為家養畜禽,由《畜牧法》管理;目錄外的對應種類即為野生動物,由《野生動物保護法》管理,目錄每5年更新或調整一次。”


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要有專用標識“禁養後的野生動物”科學處置


根據江蘇省林業局的摸底排查,目前,我省持有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單位共653家,其中以食用(包括保健品)為目的的454家,主要人工繁育動物種類有梅花鹿、黑斑側褶蛙(青蛙)、河麂、暹羅鱷、蛇類、雁鴨類等,動物存欄量總計約2100萬隻。


副省長馬秋林表示,要抓緊制定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專用標識等配套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為執行《決定》提供權威有力依據。


考慮到禁食決定可能對我省部分飼養動物的農戶帶來的經濟損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邢春寧表示,要引導農戶以大局為重,同時支持、指導和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


對“禁養後的野生動物”怎麼處置,魯長虎教授建議要做好相關預案。一般來說,養殖野生動物的“子二代”已經適應人工養殖環境,從我省實際情況來看,養殖的野生動物基本屬於養殖了“多代”的種類或品種,如果“放生”到野外,基本上無法存活,不僅會導致“倫理”後果,也會有潛在的生態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