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01 多次被翻拍,《小婦人》的著眼點是女性的困惑

《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講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先生去前線參軍後,留在家中的妻子和四個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因為這本書人氣很高,在豆瓣上也有著8.5分的高分,已經被多次翻拍成電影,評價也很高。

去年翻拍的《小婦人》,在這屆奧斯卡中還拿下了最佳服裝設計獎。

不僅是衣服美,電影的每一幀,都像油畫一樣有質感。

在這唯美的畫面下,導演闡述的是深刻的內容——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02 媽媽和姑姑截然不同的婚姻觀


故事的背景是19世紀中葉。

在那時,社會普遍的觀點是:

女性不能賺錢,所以必須結婚。

而且,最好是嫁給有錢人,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

在政治上,女性也沒有選舉權。

即使是偉大的思想家盧梭,也認為:

“男女兩性的特質和能力是不同的,這種生理上的差別,決定了兩性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男人成為公民;女人成為妻子和母親……女孩不喜歡學習讀書和鞋子,卻喜歡學習縫紉,所以應該訓練男孩有理性的公民意識,同時訓練女孩如何取悅男性;為他們生兒育女。”

在電影的開頭,一個出版商就說:

如果投稿的故事主角是女孩,那在故事結尾,這個女孩的歸宿一定要寫成結婚了,或者把她寫死也行。

“如果女主角是個老處女的結局,沒人會買書的。”

四姐妹的親姑姑也奉行著這樣的觀念。

一直教育四個侄女,要和有錢人結婚。

姑姑對艾米說:

嫁一個好人家,才能拯救家人。

而好人家的定義,就是有錢人。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姑姑也一直認為自己的弟媳、也就是四姐妹的媽媽,嫁錯了人,這毀了她的一生。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而四姐妹的媽媽,對於金錢其實並不在意。

即使生活地很拮据,還總是儘自己所能地幫助身邊的人。在聖誕節的時候,給貧困的一家人送去早餐。


關於愛情,她總是支持著孩子們的想法,

她說:

“我寧願你們成為擁有幸福、愛情美滿的窮人家的妻子,也不願意你們成為沒有自尊、沒有安寧的皇后。”


03 梅格:“僅僅因為我的夢想和你的不一樣,並不意味著那不重要。”


大女兒梅格,認識了一位貧窮的家庭教師,很快就陷入了戀愛中。

喬對於這件事感到很遺憾,她覺得姐姐梅格應該成為一個演員。

在梅格結婚當天,她還在試圖勸說梅格逃婚: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你本來可以做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大放光彩,為什麼非要選擇結婚?”

姐姐梅格溫柔的對喬說:

“僅僅因為我的夢想和你的不一樣,並不意味著那不重要。”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有的人想要把精力放在家庭之中……這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不能因為對方的夢想和我們的不一樣,就看輕對方。

梅格舉行完婚禮後,在臨走時,姑姑直言說,梅格會在簡陋的茅舍中感受失敗的愛情。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但梅格堅持認為:

愛情和大房子小房子無關。

她選擇了自己的愛情,在構建家庭中,讓自己變得獨立。


04 喬:“我很討厭人們說女人只適合去愛。”

二女兒喬,是電影中最閃光的角色。

她性格直率,像個男孩子。

她希望自己可以和爸爸一起去前線戰鬥。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喬從小就喜歡寫作,遇到靈感也會立刻記錄下來。

在家裡,她會和姐妹們一起排練自己寫的劇本,表演給鄰居看。


姑姑在用自己的價值觀勸誡喬的時候,喬堅持說:“我打算走出自己的路。”


在好朋友勞裡向自己表白之後,喬回應說: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我不相信我會結婚。

我現在這樣就很快樂。

我很熱愛自由,不想放棄自由。”


熱愛著賺錢的喬,為了迴避這段感情,選擇了獨自去紐約闖蕩,做家教,靠自己寫的故事賺取稿酬補貼家裡,給患病的三妹治病。


從紐約回來後的喬,面對媽媽,沒有控制住情緒,把自己困惑的都說了出來: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女人,她們有思想,有靈魂也有正義的心,她們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討厭有人說愛是女人最適合的。”


喬是一個女性主義者。

在歷史上,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了平權的三步策略:

第一步:一定要工作;

第二步:一定要有知識,包括思想、觀察和定義;

第三步:爭取社會的社會主義變革。


而喬,正是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落實。


她與出版商老闆談判,索取更高的版稅比例,並且選擇了保留自己的版權;

在擁有了愛情之後,依然靠著自己的工作賺取收入;

她還投身於開辦女校,幫助女孩得到教育,學習知識……


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並不是空喊口號,而是靠自己的行動來支撐信念。


04 艾米:“當你把它寫出來,它就變得重要了。”


小女兒艾米,喜歡畫畫,在姑姑的幫助下,去歐洲學習了畫畫。

艾米是一個很現實的女孩,一直清楚地認為,自己要嫁給一個有錢人。

勞裡問她,為什麼執意要嫁給富商呢?

艾米說:“作為一個女人,我沒法靠自己賺錢,至少沒法養活自己,或者支撐我的家庭。就算與事實相反,我掙到錢了,那筆錢在我們結婚的那一刻,就會屬於我丈夫了。婚姻實際上就是個經濟問題。”

的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就是女性的地位和困境。


她冷靜的看待著現實中的一切。

她有著自己的想法。

看到勞裡被喬拒絕之後的一蹶不振,艾米直接指出了對勞裡的失望: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即使沒人愛我,我至少會贏得尊重。”

喬很喜歡寫作,她把自己在家中和姐妹們相處的故事寫了下來。但是,因為妹妹的去世,喬很傷心,她放棄了寫作。

“寫作救不了她。”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誰會對一個家長裡短的故事感興趣呢?它沒有什麼實際的重要性,不是嗎?”


這時,是妹妹艾米鼓勵了她:

“也許,人們不去寫它,並不意味著不重要。寫作會使那些東西變得重要。”


奧斯卡《小婦人》:唯美的畫面下,是女性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她現實而清醒,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拒絕了有錢人的求婚,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男生。

06 不婚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唯一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

有很多自媒體,會宣揚說:“我不會結婚,我是新時代獨立女性。”

還有人會直接攻擊那些選擇了結婚的女性。

其實,這是屬於20世紀60年代的激進女權主義。

社會學家李銀河認為:

“激進女性主義將其理論重心放在男性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以及男性對女性在性和生育領域的控制上;它視男性群體為壓迫女性的群體。這一理論的極端形式,就是攻擊異性戀。”

弗裡丹也曾經批評過激進的女性主義者,認為他們過於生搬硬套階級鬥爭、種族壓迫那一套。


我們要明白,婚姻和獨立是兩件事。

即使選擇婚姻,我們也可以像喬一樣獨立自主,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不婚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證明自己獨立、證明自己價值的唯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