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是如何走出“心理疫区”的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是如何走出“心理疫区”的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壹.

被“强制暂停”的社会 ”


这段时间实在太魔幻了!

一个朋友形容她的感觉:好像整个社会的列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大家一起暂停了。

暂停就暂停吧,偏偏现在提取信息太方便了。打开手机,信息像瀑布一样迎头泼下,形成巨大的浪花拍打而来,一不留神就迷了路。

然后在你不设防的时刻,特别容易被吞噬,然后你慢慢地失去自我,成为一个即将没电、理性掉线和行为麻痹的AI机器人。

我,一名心理咨询师,写过很多鼓励别人的文字的人,这半个月也经历了两次“停电”。

第一次,是1月21号,疫情初期,我从上海回老家。

紧张的信号从口罩开始。早上出发时,我看见戴口罩的人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而晚上时,上海的朋友告诉我:地铁上已经人人都戴口罩了!

一天的强烈对比刺激了我,我开始陷入一种癫狂地浏览状态,刷手机刷得根本停不下来。

我盯着不断变化的数字,关注所有新闻,直至深夜才放下手机。


第二天,再循环一次。

直至第三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三天,我除了刷手机,其他啥都没做!

而那些内容,不仅透支掉我的情绪和体力,寄生大量负面情绪,还破坏了我的生活节奏。

贰.

如何快速采取“应急措施” ”


觉察到这个事实之后,我很快制定了应对措施:

第一步:切割,隔离。不和信息产生能量联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和其他部分产生链接。

我的爱好就是阅读,那么就以书为药,用文字过滤之前的负能量。

我特意选了一本情节曲折、精彩纷呈的宅斗文。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很好,“随便看看”就看了两天。

两天之后,我状态好多了,内心秩序基本恢复。

而我没有想到,这样的淡定状态,也只是持续了几天而已。

几天后,看到某基金会在捐赠物资方面的资料爆出时,我立马被怒火点燃,再一次陷入疯狂地刷机状态!

于是,我又循环了一次“陷入——觉察——应对——恢复”的步骤。

这一次,我使用的工具是:内观。

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在房间里,让所有的愤怒的雨点纷纷落下。看见且不评价任何念头,让自己进入全然接纳。

通过这一种静寂而又释放的正念与冥想,我慢慢感觉那些纠缠成一堆的想法、情绪逐渐变得有序、清澈,混乱和失控的感觉逐渐消失,自我在慢慢凝聚。

我重新把自己拼凑成有力量、能判断、不被氛围侵入的自己。

意外的礼物是,我还看清了这一堆包裹情绪和想法的东西,主要是什么在操纵:恐惧。


叁.

恐惧到底有多可怕? ”


是的,所有激发我抑郁、焦虑、愤怒,对自己无法控制现状、无法去解决事情的无力感,都源自于恐惧。

1、信息的模糊。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也不知道现在到哪一步了。但我似乎什么都做不了。除了乖乖不动,不让自己成为负担

2、希望的乏力。

我不知道这个事什么时候能过去,我们到底能不能打赢这场战役?

3、被攻击的可能。

这个病毒的传染能力这么强,并且无差别攻击。它根本不会识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家里的顶梁柱,谁是家里最宝贝的人。在它眼中,所有的人类都是同样的载体、同样维度的。

简而言之:攻击你,消灭你,与你无关。

交通事故、癌症、心脏病、甚至自杀……数字也是惊人的,可这些我至少还知道可以做些什么去预防,不立危墙之下就好。

可这该死的病毒,可能只是我出去买个菜,散个步,碰到一个可能也很无辜的携带者,然后就中招了。

当我看清所有的恐惧,允许它们倾囊而出,忍受住无能与无力的煎熬后,无数的接纳也随之生起,疗愈也完成了。

经此两战,我宛若新生。

直面脆弱,接受被卷入焦虑的事实,我没有什么好羞愧的。我的反应符合逻辑,可以理解。


肆.

我,一名咨询师,想给你们的一些建议 ”


我相信此刻封闭在家的很多人中,肯定有无数和我一样,刷手机刷得停不下来,在焦虑、悲伤、愤怒中徘徊和煎熬的人们。

如果说武汉的人们,正处在疫区中心的话,那其他千千万万被滞留在异乡不能回、留在家乡不能出、行在路上不不能动……的人,也都处在心灵的“疫区”中。

这个时期,不仅身体处在传染性强的冠状病毒的笼罩下,心灵也暴露于各种病毒中,增加心理的免疫力同样重要。

不论我们目前是否正处在易感状态,及时去觉察、选择性连接与断开、疗愈,拿回自己的力量,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做的心理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耗,腾出手做一些更积极的事。

综合我这两次“停电”故事,我的心理锻炼建议,有如下三步:

1

暂停与锚定

你必须要刹住思维列车,仔细想自己真正要去的方向,然后再重新出发。

如果你无法察觉到你的心已如脱缰的野马,正在没头没脑奔驰的话,你是无法判断也无法行动。所以请你停下来,给野马套上缰绳,驾驭它去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就像《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那么,你到底要去哪里呢?请已经冷静之后的你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疫情发生,现在的你应该在做什么?你原本的新年计划是什么?那才是你本来要去的方向。

简而言之,把焦点从不知名的远处,拉回现实。

这样,你就稳稳地锚定好了你自己。

2

梳理和清理

锚定之后,你的战略已经清晰了,现在该轮到战术了。

再次把之前的混乱理一理吧,看看自己是在哪一环吃了亏,掉进了思维的陷阱?

你有没有发现,这段时间你俨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想起过去像过了二十年?

而实际上,它最多只过去了二十天。

你的生活,是从哪里开始割裂的?怎么找出割裂点呢?

你见过自行车补内胎吗?你需要扒开外胎,取出内胎,然后打气进去,让内胎鼓起来,然后放进水里,看看哪里漏气。找到漏气点之后,标记,然后开始补。

你也需要借助回忆和坦诚,扒开那层心灵跋涉中的迷雾,找到令你虚弱的黑洞是什么。

找到它,你的余生都会在这个部分痊愈,这是这件事带给你的礼物。

所以请你一定要仔细想想,你自觉的“异常状态”,是从哪个节点开始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虚弱状态,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存在了。

那之前,我刚经历了亲人的去世,还处在应激创伤状态。之后又赶上失眠、幼儿园爆发甲流、乙流……等各种糟心事。总之,身心都很憔悴。

于是,自然而然,在另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时,我的心理失守了,于是轻易被鸠占鹊巢,任情绪和混乱主宰我的生活。

所以,梳理,是为了找到逻辑,看见因果。清理,是去掉负面的库存,补齐需要的装备。

用一人活成一支队伍的气概,重新出发。

3

秩序与改变

此时,你的头脑风暴已经完成了,兵强马壮,可以出发了。

再坚定的意志,再完美的决策,如果不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等于白搭。

请再次想想你最想完成的几个目标,闭上双眼,深深感受那种目标实现时的快乐,确保那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牢牢嵌入心里。

也可以打印或者记录下来,放在你随时可见的地方,时时进行刺激和强化。

然后再想想,为了这个闪闪发光的目标,你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样,你就实现了一次内心的转化,并外化成了积极行动。

春天已经来临,新芽,就藏在土壤深处;未来,就埋在当下每一个抉择里。

庚子年,愿我们身心都“无恙”!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是如何走出“心理疫区”的

作者介绍:邓花蕾,丁丁心理签约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游戏心理咨询师,注册家庭教育指导师。长期活跃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结合所学,用声音和文字为无数家庭解惑。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国民心理健康网

国家级心理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