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當古代的雄關與當代的鋼鎖交集在歷史的節點上,就會產生抵禦妖魔逆襲的超然偉力。

——題記

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圖:朱廣新


序曲

兩千多年前,地處廣東北大門的韶關,就開始有城關、稅關、鹽關。

古之韶州,在軍事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勢;商貿上則是“一吏當關,萬物難出”的重要關口。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就像庚子年初春的中國,下了一場悲情的雪。惡疾如地獄中的飛沙走石,撕心裂肺,摧花折柳。

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武漢市突然宣佈離漢通道暫時關閉。一個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竟然如此舉動。環視人類,前所未有。霎時間,世界為之矚目!世界為之驚訝!

人們似乎聽到了“疫”魔恐怖的拍門聲和急驟的喘息聲……

中國,別無選擇!

中國,必須宣戰!

武漢疫情日甚一日,感染人數與日俱增。所有的醫院人滿為患,政府緊急籌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若干方艙醫院。擺在國人面前的火燒眉毛的任務就是:全力阻擊,與“疫”賽跑!

於是,一個十四億人口的東方大國,便開始了一場支援武漢戰“疫”的大賽跑!最先趕到戰場的白衣戰士,是上海和北京醫療隊。他們在除夕之夜就進駐戰場最前沿——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分流了最艱鉅的重症治療任務。緊接著,國家、部隊和各省市累計派出的344支4萬多名醫護人員,匆匆向武漢奔跑。

疫情就是命令。三軍醫療隊聞令馳援,開始了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非軍事行動。軍車與風賽跑,戰鷹與雲賽跑!

廣東牽手湖北,珠江連接漢江。

廣東的白衣戰士出征了:正月初四晚,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及廣東各地市醫院的147人馳援武漢;正月十三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262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正月十四,廣東省疾控中心檢驗隊車載生物安全櫃、生物廢棄物高壓系統、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和熒光定量PCR儀,經16個小時長途跋涉,到達武漢,展開檢測任務;正月廿一晚,廣東新組建的一批醫療隊奔赴荊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天職。

粵北大地吹響了嘹亮的集結號。

一場以疫情防控為主體的阻擊戰迅速在韶關各地打響,韶關作為廣東的北大門,要像雄關、要像鋼鎖一樣守護著廣東的安全。

疫情兇猛,刻不容緩。

1月21日以來,中共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親任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7次、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會議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50多次,重點研究部署“外防輸入”工作,並堅持每天率隊深入一線,督促各地全面落實好疫情聯防聯控各項工作,其中有20多次到粵北公安聯合防疫檢查站檢查指導和慰問。

市長殷煥明任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堅持每天率隊到疫情防控一線檢查督導工作,並多次到聯合防疫檢查站檢查指導和慰問。全市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也深入到聯合防疫檢查站,及時掌握情況,及時督促指導,確保防控疫情工作有序而又充滿實效地往前推進。

韶關境內的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北檢查站、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南檢查站、武深高速公路仁化城口檢查站、地處南雄梅嶺的省際公安檢查站、韶贛高速高公路始興北檢疫點等,成了過境車輛和人流的主要關口,一天幾千及上萬的車流量,如潮水般地洶湧而來、拍岸而去……要堵住疫情向廣東漫延,重要的是嚴防死守!

於是,在這些關口上,口罩、測溫儀、防護服、護目鏡等等,成了防控疫情的常規武器。由公安、衛生、檢疫、路政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檢疫隊伍,不分晝夜地忙碌在高速公路的關口上,鮮紅的黨旗和志願者的紅馬甲成了醒目的標誌。

疫情嚴峻,武漢告急,湖北告急!

消息傳來,韶關醫務人員紛紛請戰,按下一個個鮮紅的手印。他們告別父老鄉親,背起行囊,義無反顧地踏上馳援武漢的征程,留下一個又一個“逆行者”的美麗背影……

如果說,新型冠狀病毒是有顏色的,它一定是黑色的。它兇猛,蠻橫,無情,侵襲人的身軀,威脅人的生命,打破既定的社會秩序,攪亂正常的生活節奏——它是穿著黑色斗篷的面目猙獰的惡魔!

然而,這個世界的主體色調永遠是明亮的、富有生機的。它們聚合、交匯、延展,發生著化學反應,升騰起精神的偉力。在“抗疫”的時間裡,那些從人們心靈深處迸發出來的力量,那些心手傳遞匯聚起來的力量,給人以飽滿的溫度、心靈的撫慰和必勝的信心。

是的,在紅色的旗幟的指引下,人們積蓄著向上的力量,營造出一場愛的賽跑、愛的傳遞。也許,這場愛心的賽跑是從你的心,到我的心,到他的心,流淌成一條溫暖的河流,氤氳著一個明媚、柔融的春天……

看啊,韶關人民正用一股股凝聚而成的愛的力量,組成了一道道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銅鐵長城!

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上篇

構築雄關

用背影說話的人,教人們重新認識

怎麼樣的胸懷才算遼闊

野草見證,苗木見證,溪水有了倒流的決心

身背陽光,就是揹著萬物的希望

在清晨醒來的人

像一滴露珠,為能重新滋潤萬枚葉子動人的脈絡

重返天空,成為那黑幕中

最閃亮的星星,成為深眸中二十四切面的鑽石

用背影說話的人,身背鋒刃

剔除一切光明的對立者,與黑暗的同謀

——摘自夢兮《逆行者》

北大門的衛士

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的坪石鎮,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韶關的北部。金雞嶺上,雄雞昂首北望,引頸欲啼。坪石鎮,歷史上曾被譽為廣東八大重鎮之一,也是廣東北大門的重要通道,而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北檢查站就位於此處。

早春二月,武江河畔兩岸的油菜花盛開,引來了無數紛飛的彩蝶,讓人想起毛澤東“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詩句。而坪石卻是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1928年1月,朱德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在坪石鎮殲滅了國民黨許克祥一個師,取得了坪石大捷的勝利。

如今,京港澳高速公路在這裡通過,而粵北段是全線最為險峻的地段,是高寒地帶,最凍時可以呵氣成冰,僅一個長坡就有11公里,交通事故頻繁、慘烈,令人驚心動魄。韶關交警鄭華武、付少雲兩位烈士,就是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這段公路上獻出年輕的生命。

2020年1月23日,廣東省宣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24日,在韶關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指示下,成立了由公安、交通、衛健、農業、農村等部門組成的粵北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

面對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第一要義的嚴峻鬥爭,韶關市黨政領導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建立起科學高效的戰鬥指揮體系,帶領全市人民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入夜,細雨靡靡,寒意襲人。

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北路段,車燈閃爍,遠遠望去就像一條蠕動著的金色長龍。耀眼的燈光將寬闊、流暢的高速公路映照得如同白晝。一輛接一輛的大車、小車、載重汽車在凜冽寒風中呼嘯飛馳而來,又靜靜地停在檢查站入口處,等待檢疫人員測溫檢查。

執勤人員一邊揮舞著小旗,一邊引導車輛進入不同的車道。交警向司機發出文明的用語:“車輛進站接受檢查,請提前搖下車窗,降低車內溫度。”等車輛靠近各查控道口,醫護人員上前手握測溫儀對著司機額頭測量體溫,交通執勤人員再上去對駕乘人員進行詢問,對過往的車輛逐一登記車牌號、姓名、手機號。這套既行雲流水、滴水不漏的操作規程,執勤人員每天都要重複數千次、上萬次。

深夜,粵北公安檢查站,燈火通明。道口近處,“黨員先鋒崗”格外引人注目;道口前方,紅白相間的隔離樁上,一面鮮豔的黨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在檢查站道口上,站立著一個臉戴口罩、身穿淺綠色反光衣,左臂戴“黨員先鋒隊”紅袖章的忙碌身影。只見他正用標準、規範的手勢指揮著車輛。

他就是樂昌市公安局坪石分局局長、粵北檢查站站長李劍。

他在車燈的照射下,挺立著鐵塔般的墩實身軀,黝黑的臉龐上鑲嵌著一雙銳目,放射出穿透夜色的光芒。他是個辦事雷厲風行的人,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踩得地上咚咚直響。

多年來,他帶領公安民警設卡攔截持槍歹徒,生擒販毒犯罪團伙成員,抓獲各種違法犯罪分子,保衛著廣東北大門的安寧。作為一站之長,如今手中的鋼槍已變成測溫儀。為了防止疫情輸入,他向檢查站的全體人員反覆強調,每一輛來往車輛都需要認真排查,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

成立黨員突擊隊是當務之急。李劍迅速將公安、交通、衛健、農業農村等部門的黨員幹部納入臨時黨支部統一管理。臨時黨支部成立後,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自從來到檢查站後,李劍以站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每當深夜,他常常想起春節前剛做完癌症手術的父親,想起患有肺疾的兒子,內心湧動著負疚而又不安的情愫。

2月4日開始,春節過後,南下入粵車輛持續增長。下雨了,豆大的雨水打在雨衣上“啪啪”作響,李劍對此全然不顧。他立即組織協調養護、施工等工作人員,增開4條車道,緊急搶建防疫檢測棚。經過39小時的日夜施工,粵北檢查站的防疫檢測棚正式交付使用,提高了車輛和司乘人員的通過速度。

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

雨聲、風聲、汽車發動機聲,以及人們的喊叫聲交織成一首雨中交響曲……

2月8日,春運後期返程車輛日益增多,入粵車流每日達2萬,從早到晚,檢測現場車流一直綿延至數公里。

有民警報告:“車流出現擁堵了!”

李劍答道:“將南行檢測車道增開至10條”。

關鍵時刻,黨員衝鋒在前。李劍和副站長孫良明帶頭搬運水馬隔離樁,大家心裡只有一個信念:和時間賽跑,和病毒賽跑!

齊心協力,冒雨奮戰。高速主線部分中央分隔帶僅用4小時就撤除了。檢測車道增加至18條,達到54個檢測點,3小時將17公里的車龍疏導完畢。

車流疏通了。可是問題又來了。

執勤人員上班後由於用手機不停地與司乘人員掃碼登記,許多人的手機電量已耗盡。

“李站長,我的手機沒有電了!”

“我的也沒有了!”

此時,李劍心急如焚,怎麼辦?如果不及時補充電量,將直接影響車輛和司乘人員順利通過。他馬上吩咐身邊的交警,驅車前往坪石鎮去購買充電寶。由於是凌晨,只能想方設法按照招牌上的電話號碼打給店主。一個電話打過去,沒人接,繼續再到另外一家店,反覆打了好幾家,店主們得知是粵北檢查站檢疫需要,店主們毫不猶豫,將58個充電寶遞到交警的手中,解決了檢疫時手機掃碼登記的需要。

李劍是愛動腦筋的人。他利用“粵省事”、電子情報板、宣傳欄、提示牌、高音喇叭全方位提醒司乘進行線上登記。這個辦法果然奏效。檢測速度加快10至15秒。司乘人員切身體會到檢查站的公安民警急為群眾所急,想為群眾所想。

在戰“疫”的日子裡,副站長孫良明剛做完胃切除手術,本來還在養病階段,但他依然要求參加黨員突擊隊。李劍拍拍孫良明的肩膀說:“在家好好休息吧。”

孫良明答:“現在正是站裡缺人手的時候,我身體沒事,能挺得住。”

李劍拗不過他,揮了揮手。

從2月13日凌晨5時開始至2月15日,氣溫降至零下3度。受低溫天氣影響,韶關京珠北、樂廣高速先後遭遇雨夾雪天氣,粵北檢查站的執勤人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這些天,執勤民警李國基冒著刺骨寒風咬緊牙關在道口上堅持指揮車輛。他說:“雖然天氣惡劣,對我們來說是很大考驗,但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李國基在路面上執勤,妻子照顧一歲多的小孩。他說:“我在這裡守好廣東‘北大門’,也是守好我們自己的‘家門’。”

2月14日凌晨5點43分,粵北檢查站上空突然雷鳴電閃,颳起一陣狂風暴雨,風將指揮點設下的路障、帳篷、遮擋傘一下子吹倒。

李劍對遠處的執勤幹警和志願者大聲喊道:

“快!快!全部人先撤回來!”

“大家快進休息室躲雨,以免發生危險!”

雨珠砸在身上啪啪作響,志願者們還沒來得及反應,瞬間就變成了“落湯雞”。面對惡劣的天氣,他們毫不畏懼,堅守在執勤崗位上。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在人群中,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願者,他們是冬天裡的一把火,照亮了漆黑的夜晚,也溫暖了寒冷的冬天。夜深了,大家疲憊至極,然而他們揉一揉眼睛,抖一抖身子,紮緊防護服,繼續為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讓我們說一說,身穿綠色防護服、頭戴藍色工作帽的白衣天使。

雖然她們臉上的口罩遮住了臉龐,但從她們的目光中,清晰地感受到她們戰勝疫情堅定的信念。這時候,測溫儀就是她們手中的“槍”。低溫天氣使測溫儀失去了功能,大家各出奇招:有的用“暖寶寶”給測溫儀加熱;有的利用休息間隙,用暖燈給測溫儀加熱;有的把測溫儀放在掖下取暖;有的則用雙手來回搓動,使測溫儀增溫。

李劍說,“值夜班的時候,防護眼鏡、耳罩也驅趕不了嚴寒和風雨,大家就搓搓手、跺跺腳,抹一點清涼油提提神。儘管再大的雨,再狂的風,我們都不會退縮。”

粵北檢查站從1月25日進入疫情防控狀態,到2月24日奉命撤勤,連續鏖戰31天。在這段風雨無阻的日子裡,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北省界聯合檢疫現場共投入工作人員5678人次,共檢測入粵車輛30.67萬車次,檢測司乘人員1015037人次。

執勤檢疫人員在這道雄關裡留下了他們英姿勃發的身影。陽光和口罩給他們臉上留下黑白分明的印記,也給他們佩戴了光榮的功勳。

黨員先鋒隊

前面是長長的車龍,這裡又是一道粵北雄關。

武深高速公路城口檢疫檢查站位於仁化縣城口鎮,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處。武深高速公路北達武漢、南通深圳,是外地車輛入粵的重要關口。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邁著雄健的步伐,在如血殘陽的長征途中,在城口鎮和銅鼓嶺與國民黨軍隊進行過激烈戰鬥,成功突破了國民黨構築的第二道封鎖線,譜寫了一曲紅軍長征歷史上的壯歌。

如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又悄然打響了。

粵北初春,春寒料峭。

北風呼嘯,冷雨襲人。

城口檢查站氣溫驟然下降至0攝氏度,呵氣成冰。

在武深高速公路城口檢疫檢查站,“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戰”的大紅橫幅懸掛在檢查站醒目位置,臨時帳篷的上空,一面火紅的黨旗在寒風中獵獵飄揚。在各查控道口,只見一個個佩戴口罩、紅袖章,身穿淺綠色熒光制服的執勤人員,正在各司其責地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

藏青藍、天使白、黃色、綠色、紅袖章,在夜色裡構成了一道道格外引人注目的風景線,在黑暗的夜裡放射出耀眼的亮光……

自廣東省一級響應啟動以來。韶關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廖愛平就奉命來到這裡主持城口檢查站的檢疫執勤工作。天降大任於斯人,臨危受命千鈞重。廖愛平有著30多年的從警經歷,關鍵時刻上級領導委以重任,證明了他的能力,也信任了他的戰鬥作風。

廖愛平到任後,和大家一起住進了臨時帳篷。面對突如其來的兇猛疫情,第二天,他們就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同志衝鋒在前,專揀“硬骨頭”啃。

身材魁梧,英姿勃發的廖愛平,頭戴口罩、護目鏡,手臂上印有“黨員先鋒隊”的紅色袖章格外醒目。人們無法看清他的長相,但從口罩外的臉部膚色看,他的臉部膚色呈古銅色,一看就是飽經風霜、日曬雨淋的老交警。

廖愛平說: “每條查控道口均設有警戒區,一旦發現疑似病患和重點車輛,現場採取人車分離措施。衛健部門對人員進行隔離、轉移,再由現場民警、輔警將車輛牽引至複檢場地”

25歲的民警朱清文在抗“疫”前線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這是他的在寒風冷雨中,他連續工作五天五夜,警服淋溼了,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寫下的諾言:“向黨組織靠攏,接受組織的考驗,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疫情不退,決不下戰場”。

從2月6日起,武深高速迎來了節後返程車流高峰,檢查站後方排起了長龍。

此情此景,廖愛平帶領“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衝在最前,專啃“硬骨頭”。

檢查站前面,車龍越來越長,人流越來越擁擠。

廖愛平馬上會同交警、交通部門將查控點位由原先的2條車道擴展到5條查控車道,同時增設複式檢測車道,並臨時在主線增開檢測車道。

他通過協調各方加派人手開展檢查,最大限度緩解了路面的擁堵壓力。進入返程高峰,超速、超員、疲勞駕駛等風險上升,駐站交警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守護轄區高速公路安全。

2月7日凌晨3點,醫務人員跑過來向廖愛平報告:“廖站長,我們發現一輛湖北籍小客車乘客體溫超標,電子測溫、水銀複測均為37.4℃”。

廖愛平一揮手說:“走,過去看看”。

在新型冠狀病毒談虎色變的危險時刻,他沒有畏懼,是第一個與疑似病人接觸的勇士。在有條不紊地把周圍的車輛和乘客疏散後,他協同醫護人員將病人帶到仁化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然後驅車趕回來檢查站繼續執勤。

從上任第一天到檢查站,廖愛平已經連續在一線駐站工作了20個日日夜夜。

每天晚上,廖愛平總會接到妻子的視頻電話,叮囑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妻子看到他佈滿血絲的雙眼,不禁流下了熱淚。

在檢查站的日子裡,廖愛平工作起來就像是一個拼命三郎。每天睡幾個小時,清晨6點鐘就要起來執勤。大家勸他要注意休息,他總是笑著說:“我身體很棒,挺得住!”

他知道,這場與新冠病毒較量的戰鬥,比的是耐力、決心和勇氣。

也就是這天晚上,有十多臺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車輛的司機把廖愛平團團圍住了。廖愛平和檢查站工作人員一邊宣講政策,一邊苦口婆心地勸導。廖愛平安排工作人員給這些老人、小孩端去薑茶和開水,八寶粥和泡麵。在廖愛平的安撫下,現場群眾表示服從勸導,在簽收勸返告知書後沿途返回。

廖愛平說:“此前,有一位湖北籍女子為避免返滬後被隔離觀察,藏匿在轎車後備箱,企圖逃避檢查。在城口聯合檢疫站,汽車後備箱我們也是必查項目。截至目前,並未發現這類現象。我們檢查車輛後備箱,是防止有人非法夾帶野生動物”。

從2月1日至2月24日18時,廖愛平帶領全體執勤人員風雨無阻地堅守在城口關口上。就在23天裡,城口聯合檢疫站共計投入檢疫力量10509人次,對進入廣東540522人次進行了測溫,檢查運輸動物288651頭(只),發現可疑動物並移交相關部門處理1148頭。

廖愛平與城口聯合檢疫檢查站全體執勤人員,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決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為保護廣東北大門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磐石般的“防火牆”

雨像千千萬萬支銀箭。

風像千千萬萬根鞭子。

箭在射,鞭在抽……

這裡是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南檢查站。

曲江區交警、民警、醫護人員組成的檢疫隊伍在風雨中,銅雕般站立著。這裡日均檢查車輛超過4000輛。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曲江區從除夕那天開始,就從公安、交警、交通、衛健等部門抽調30 多人,啟動了這個疫情防控檢查站。

曲江馬壩,12萬年前人類的始祖就在獅子巖繁衍生息。

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南進出口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是韶關市區迎接珠三角來客的“南大門”,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通道。如今,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獅子巖上兩尊雄獅依然深情地仰望大自然與現代文明交織的和諧之美……

疫情衝撞著和諧之美,留下的只是孤寂與蒼涼。在大災大難面前,總有一股力量溫暖人心,總有一群衛士奮勇逆行。

關鍵時刻,在韶關南進出口迎來了一批勇於逆行的衛士,他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韶關南進出口陣地上,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如磐石的“防火牆”。

雨點連成了線鋪天蓋地傾瀉下來。

風雨再大,執勤人員一步也不能離開陣地。

關鍵時期,黨員同志衝在一線。執勤人員溫偉軍說:“我們從單兵作戰變為協同作戰,檢查站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從除夕至今,大家都一直奮戰在戰疫一線,大家實行 24 小時輪流值班制,三班輪轉,每人值班 8 個小時。”

說話間,從韶關方向駛來一輛小轎車,執勤民警立即攔停進行檢查,發現一名乘車人員未戴口罩,於是,民警當即贈送給他一個口罩,乘車人連聲道謝。

執勤民警囑咐他戴好口罩,注意防護。

除夕夜晚9點半左右,風雨加大了力度,臨時帳篷劇烈地搖晃起來。執勤民警沒有一個人躲進臨時帳篷,而是站在風雨中,迎接一輛輛車子接受檢疫。

元宵節晚上,曲江區黨政主要領導來了。領導們說:“吃碗湯圓暖暖身吧!元宵節快樂!你們辛苦了!”一聲聲溫暖的祝福,一碗碗暖暖的湯圓,代表了一份真摯的節日慰問情感,也飽含了黨和政府對抗疫一線人員的充分肯定,也送來了愛心和溫暖。

地處南雄梅嶺的省際公安檢查站按照上級指示,迅速啟動聯合檢疫檢查工作,擔負起守護廣東“北大門”的重任。

深夜時分,檢查站燈火明亮,一派忙碌景象。20多天來,由南雄市公安、衛健、交通、林業、農業,以及韶關高速管理中心、韶關市交警支隊等多個單位共同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梅嶺深處拉開了序幕。

全體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一線重溫入黨誓言,紛紛在請戰書上簽名:“疫情不滅,我必不退!”不論颳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大家始終堅守在陣地上。春節返程高峰期,每天需要檢查車輛近6000輛,執勤人員手臂痠疼,用手揉一揉;喉嚨沙啞了,吃一粒潤喉糖。

臨時黨支部書記黃承海說:“這是我市最大的一個聯合檢查站之一,是‘外防輸入’的重要關口,入境車多人多,責任重大,我們必須把好關,不能有半點的丟以輕心。”

為確保春節返程的檢查順暢,加強檢疫力量,南雄市從8個部門挑選精兵強將220人,實行24小時“四班三倒”制,將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檢查站還成立了技術組,對過往車輛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核實,確保疫情拒之於北大門之外。

就這樣,檢查站的執勤人員戮力同心,堅持嚴字當頭,牢牢守住入粵關口,嚴查每一輛入粵車輛、每一個入粵人員,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

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中篇

抗“疫”戰士

身著白衣,就是披上了鎧甲

維護肌體平衡,就是

維護陰陽平和,就是維護一個闊大的國

用生命擦亮城市的容顏

其實是擦亮人心,與人心上的鏡子,一個有序有致

平和安諧的祖國

重新煥發青春,光彩像取下來的陽光

散播在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危險從來都是未知數。已知的

是身著白衣的人,願意用生命驅散天空的霧霾

——摘自夢兮《 白衣辭》

征服病毒的“騎手”

浩瀚的宇宙從誕生那一刻起歷經了數十億年。

人類的歷史不過起始於地球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在600萬年的時光裡,人類的演化經歷了質的變化。

時至今日,被冠以“人類世”的紀元,似乎我們真正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卻並不意外地依然要經歷各種天災人禍。

沒有人吃驚於自然的威力,卻往往懈怠於對生靈的敬畏。

於是,就在短短的近幾十年內,艾滋、埃博拉、禽流感、非典,直到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成為我們當代人的夢魘。

回望歷史,就會發現,天花、流感、瘧疾、鼠疫、麻疹、霍亂……瘟疫一直不曾遠離,不幸成為親歷者,每個人都會變成歷史的碎片,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往往催生出許多關於人性的故事。

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搏鬥中,韶關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檢驗科全體人員竭盡全力提供準確的病原學檢測鑑定報告。從1月20日韶關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例開始,他們夜以繼日核對資料、摸排病情,在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診斷中,以頑強的意志,對病毒發起猛烈的進攻,獲得了“一錘定音”的病原學檢測鑑定報告。

微生物實驗室,是一個與病毒打交道的前沿陣地。透過窗明几淨的隔離窗,可以看到實驗室工作人員在生物安全櫃前忙碌的背影;工作臺上,整齊擺放著比濁儀、培養監測儀、藥敏培養監測儀、分析儀等各種待檢測的大小玻璃瓶檢測樣本。

在靜悄悄的微生物實驗室,身著清一色雪白專業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專用樣本運送箱、特製金屬安全箱,對咽拭子、痰液等樣本,進行著平行篩查和陽性樣本複核工作。

科長徐亮,高個頭,兩道濃眉下,一雙銳目洋溢出一股陽剛之氣。已有18年黨齡的他,憑著多年病原學檢測經驗,煉就了一雙精準識別病原體的“火眼金睛”。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科主要進行病毒核酸的檢測。戰前的準備工作開始了。同事們相互幫忙,各自熟練地穿上連體式一次性防護服,繫上防護服拉練,戴上防護帽、N95口罩、防護目鏡,再戴上雙層的醫用手套,然後穿鞋套……這一切,就像穿戴好盔甲,準備上陣的古代壯士!

徐亮說:“我們和病房裡的醫生不同,檢驗人員沒日沒夜藏身於實驗室,每天與病毒打交道,可以說,我們是別人看不見的醫生。”

徐亮昂首挺胸,左手握緊沉甸甸的生物樣品箱,每一次踏入實驗室大門的那一刻,彷彿就是一次與死神的搏鬥。

如果說,病毒是死神,檢驗室的醫生就是征服病毒的“騎手”。

這時,他不由得想起剛到微生物實驗室檢驗科實習的情景。從樣本的採集、樣本的處理、到普通標本的接種,到後來的分離提純,藥敏試驗等,每個步驟都必須嚴謹在無菌的條件下操作。由於剛接觸這些實驗儀器,加上有些恐懼心理,稍有不規範,便會遭到前輩們的批評。

幹微生物檢驗這一行,危險性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病毒,甚至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徐亮有時也產生轉行的想法,但一轉念,自己學的專業知識難道就這樣放棄了嗎?

不能,絕對不能。

柳暗花明又一村。徐亮勤學苦練,專業技能得到顯著提升。

每一次進入狹小密閉的實驗室,就是施展技能的小平臺。在狹小密閉的實驗室,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悶熱難忍。不到二十分鐘,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就會滴落到防目鏡上,由於汗水有熱量,導致鏡片朦朦朧朧,同時身上也會滲出黏糊糊的汗水。然而,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實驗期間,徹底與外界隔離。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不能上廁所,只能放紙尿褲。肚子有時咕咕叫,只能靠堅強的意志堅持,再堅持。

飢餓,悶熱、煎熬,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其中滋味,只有他們清楚。實驗、檢測、鑑定,從開始到結束,前後需要5、6個小時。他從實驗室走出來,經過洗手、消毒等必備環節後,氣喘吁吁地脫下身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

此時,汗水已滲透了內衣,全身彷彿有一種虛脫的感覺。

這是一場體力透支的消耗戰。走出密閉的實驗室,第一時間直奔衛生間。

徐亮和他的同事們望著窗外雲捲雲舒的天空,然後伸展疲憊的身軀,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連日來,徐亮和同事們馬不停蹄加班了17天,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無論除夕還是大年初一,從未間斷過檢測工作,每天分兩班,檢測工作24小時連軸轉。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和無畏的信念。終於提取到病毒樣本的核酸。

在徐亮的率領下,科室已對158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進行了初篩檢測。其中,明確診斷的4例病例,第一時間初篩為陽性。為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提供了科學依據。

徐亮說,疫情發生後,科室黨員摩拳擦掌,主動請纓到第一線。大家以科室為家,吃住都在這棟樓裡,餓了就用開水衝即食麵;困了就睡長沙發上。每當夜深人靜時,家裡人總會打來問候的電話,而這時,大家都會說上幾句暖心的話:“我很好,記住在家待著,別出門!”

打一場漂亮的戰鬥,少不了同事們的齊心協力。主管技師邱燦林深有感觸地說,前半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做檢測,即使休息日也要隨時待命。是這身防護裝備保護了我17年的安全,也給了我直面病毒的勇氣。

面對可能隨時被感染的職業風險,有著14年黨齡的邱燦林沖鋒在前。十幾年來,他一直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初心,義無反顧地與病毒搏鬥。他們當中,每一位檢驗人員都知道,自己進入實驗室的那一刻就已置身於隨時暴露的高風險之下。他們想到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人民大眾的生命安全。

檢驗技師利豔媚參加工作4年了,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她首次面對如此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此時的她,總是心頭撞鹿,跳個不停。在前輩們的鼓勵下,漸漸地增加了她和病毒搏鬥的勇氣。

熬過了漫長的寒冬,春暖花開的季節來了。

至3月2日止,韶關市連續17天無新增病例。

好消息,激勵著徐亮和他的團隊,以更紮實的步伐邁向新的臺階。

“不知今夕是何夕”

2020年初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把李莉推到風口浪尖。

1月19日,李莉作為韶關市新冠肺炎診療臨床專家組組長、廣東省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成員,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線。省裡準備組織醫療隊馳援湖北了,她第一個遞交了請戰書。

1月30日上午10時,她在黨員會議室召開黨支部戰時黨員緊急會議,並向全體黨員發出倡議。全體醫務人員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地舉起右手宣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要爭做一名勇往直前、衝鋒陷陣的戰士,堅守崗位,恪盡職守、衝鋒在前。”

一張張按有紅手印的請戰書,跳動著一顆顆激情燃燒的大愛之心。

家人知道李莉要去支援湖北,十分擔心她的安全。李莉說:“我是一名黨員,又是黨支部書記,在國家遇到危難之際,更應該挺身而出。”

堅定的決心,博大的情懷,李莉最終獲得家人的支持。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在這場抗“疫”之戰中引用得最多而有著古典情懷的古詩句。據查,這兩句詩引自《詩經》中的一首詩。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遭拒後“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秦軍正是唱著這首戰歌擊退吳軍,幫助楚國復國的。

廣州美院一位教授叫楊學軍,專門畫了一幅戰“疫”題材的新作,題目也叫《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畫家選擇以少女和愛寵為創作主體,以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來表達人與自然唇齒相依、患難與共的共存理念。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新的歷史背景下,增加了新的含義。

此時,李莉決心要和武漢最勇敢的“逆行者”同披一件戰袍,同仇敵愾抗擊新冠病毒。正當她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之際,李莉接到通知,要她留守韶關繼續做好疫情相關指導工作。

去不成,怎麼辦?李莉再三請纓。醫院領導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還是把她留守韶關。李莉服從領導的安排,決心堅守韶關大本營。

1987年,李莉考上了新疆醫科大學。花季的青春,火樣的年華。烏魯木齊的春天留下她青春的麗影。1993年7月,李莉獲得新疆醫科大學學士學位,以優異的成績在新疆醫科大學畢業了。5年的臨床醫學專業,為她打下了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畢業前夕,她對未來充滿憧憬,凝視著遼闊的星空……

李莉和同學們縱情唱起了《新疆醫科大學之歌》:“至善醫德,鑄我魂仁。愛撒天涯,為了中華民族繁榮振興,我願獻出畢生年華……”

告別母校後,李莉來到了廣東韶關的粵北人民醫院,她在這裡度過了25個春夏秋冬。如今已到不惑之年的李莉,是粵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李莉沒有馳援湖北,卻默默地為即將出發的同事們準備好各項醫療物資,要求他們做好個人防護,祝福他們凱旋歸來。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她本想輔導兒子的功課,參加今年的中考。再就是父母年近80歲,去年12月底從新疆來到韶關。原本答應帶家人出去遊玩一下,但由於工作實在脫不開身,她食言了。

李莉感動地說:“疫情發生後完全顧不上他們,煮飯、孩子學習,我父母全包了。有一個好姐妹知道我很忙,每天去市場幫我買菜,放在小區門衛那裡,讓父母下來拿,給她錢她也不肯要。”

她作為粵北醫院ICU主任、新冠肺炎診療臨床專家組組長,既要保證科室的正常運作,又要保證全市所有疑似病例的篩查以及確診病人的救治,李莉深知責任重大。

病人來了,衝上去。

艱難日子,熬過去。

2月24日,一個病人被推進重症監護室。由於連續奮戰在防疫一線,患重病需要住院治療,經李莉和醫務人員艱難搶救,終於轉危為安。這位病人連聲說:“謝謝,是李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披肝瀝膽,夜以繼日攻難關。李莉說,好幾次在睡夢中夢到新冠肺炎的胸片。

她是個不下決心便罷,一旦決心已下就要付諸行動的人。

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28日,全市兩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至3月1日止,在全市確診的1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治癒出院9例。

李莉緊繃的心絃終於可以得到了鬆弛。

在疫情發生的40多個日日夜夜,李莉一直處於備戰狀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夜深了,李莉還在電腦桌前反覆查看,絲毫不敢有半點鬆懈。如果發現異常情況,隨時指導值守醫生護士調整治療參數。因為她知道,每項工作都直接關係病人的生命安全,每個細節都很重要,每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

無論是重症還是輕症病人,李莉依然每天奔波於粵北醫院和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粵北第二人民醫院之間,她笑言自己已經“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李莉說:“我們建了一個微信救治群,24小時實時監控危重患者的各項呼吸參數及生命指徵,第一時間瞭解病情變化,實時指導救治。”

“等熬過了漫長的寒冬,只待春暖花開,加油!”這是李莉在救治群中常常鼓勵醫護人員的暖心話語。

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枕戈待旦,全力以赴。

這就是一位忠於職守的醫務工作者的信條。

紅棉樹下的合影

有著100多年曆史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粵北人民醫院,在綠草如茵的綠化區,幾株挺拔的木棉樹含苞待放。又到紅棉花開時,“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這是清代詩人陳恭尹在《木棉花歌》中寫下的豪邁詩句。

紅棉樹壯碩的軀幹,頂天立地的姿態,猶如壯士的風骨。

在粵北醫院大院裡,就有一對毅然披上“抗疫”戰袍的夫妻。丈夫堅守粵北,他是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孫燁;妻子馳援湖北,她是全科醫學科主治醫生薛冰。

湖北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牽動著薛冰和孫燁的心,於是就報名參加了馳援湖北的醫療隊。結果她入選了第二梯隊,而孫燁因為“抗疫”需要留了下來。薛冰知道這一消息後,二話沒說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這時候,組織上臨時作出安排,將薛冰從第二梯隊調整為首批醫療隊奔赴湖北參戰。

這位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白衣天使,毅然接受了黨的考驗。

2月9日下午6時,薛冰跟隨醫療隊要去湖北了。孫燁來到集合地,和妻子緊緊地擁抱,並相互囑咐注意安全、注意保重。

廣東醫療隊乘坐2月10日晚22時飛往武漢的航班。飛機升空後,機窗外黑沉沉一片,大家都默默不語。薛冰由於近段時間忙於籌備醫療隊物資,正斜靠在座椅上,眯著眼睛閉目養神,此時的她不由得思緒萬千……

薛冰從2010年開始在粵北醫院急診科工作,眨眼間她有十年沒回過黑龍江老家了。今年6歲的女兒,整天嚷嚷說沒看過黑龍江的雪。春節前,姥姥帶著外孫女到了黑龍江,薛冰說隨後就到。豈料疫情暴發,這個計劃落了,為此她心裡有點遺憾。這時,她打開手機,看了看昨天在醫院綠化帶拍的紅棉樹下夫妻倆相擁的合影。

遠在武漢的薛冰下了飛機後,就和廣東醫療隊的戰友們,驅車直奔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透過車窗外的燈光,薛冰打量著這座英雄的城市。冷冷清清的街道,行人寥寥無幾,只看見幾個戴口罩的清潔工在掃地。這座城市正經歷著疫情的磨難。於是,一種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在她心裡油然而生。

經過為期3天的培訓和前期準備,韶關市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2月12日晚19:00,薛冰是韶關醫療隊伍中第一個進艙救治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務人員。她穿著白色笨重的隔離服勇敢地邁進了B倉A區。6個多小時之後,薛冰從艙裡出來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當她脫下了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後,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此時,她貼身的衣服全都溼透了,臉上、鼻子被防護貼、護目鏡勒出一道深深的紅色印痕。

是啊,這是一次意志和耐力的比拼,也是一次心理極限的挑戰。

薛冰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進倉後,這裡的每個醫生平均要管100個病人。巡視中要處理各種問題。由於穿戴全副武裝的隔離服,進倉40分鐘後,全身的衣服都溼透了。”

“護目鏡是塗了碘的,戴上後對眼睛有刺激;口罩貼不嚴實的地方用膠帶纏住,膠帶也有怪味。在艙內,手碰護目鏡、口罩都要消毒,因此都不能隨便觸碰。再就是不敢喝水,身上穿了紙尿褲,剛開始感覺挺不舒服。在這種環境下,只有忍耐、堅持。”薛冰繼續道。

自從薛冰去了湖北,孫燁在韶關堅守陣地。夫妻間只能每日隔“屏”相望,說一些相互鼓勵、問候的話語。

2月12日晚,科室領導給孫燁打電話:“你馬上到粵北第二人民醫院,搶救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孫燁連忙趕回家,匆匆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火速趕到粵北二院。這時,孫燁給第一次入艙的薛冰發了一條微信,為她打氣,也將自己這邊的情況告訴她。

在相隔千里的韶關和武漢,夫妻二人先後腳邁入阻擊疫情的戰場,在外人看來可能是緣分,但其實是他們的共同信念使然。“醫院發出支援湖北的通知之後我們不約而同地報了名。因為我們都認為,抗擊疫情是醫者的使命,關鍵時刻應該挺身而出。”孫燁說。

是的,在疫情面前,醫護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他們,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在周嚴的口罩、密實的防護服包裹下,連他們自己都只能通過背後的標記分清彼此。他們,又是一群辨識度最高的人,不用特意去找到誰,他們每一位,都是身披白甲、衝在最前線的戰士!

他們在各自戰線上每天面對著不同的挑戰,唯一輕鬆的時刻就只有雙方每日短短十幾分鐘的視頻通話時間。“每天都想看看對方,互相報個平安,講講工作中遇到的煩心事和開心事。”

在他們各自的手機裡,保存著他們夫妻倆在紅棉樹下的留影。這是紅棉花開的季節,樹上數不清的紅色花瓣,就像是他們熊熊燃燒的青春火焰,在“抗疫”的艱苦歲月裡默默地燃燒……

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下篇

天使心語

不知道這是否最後一吻

親愛的,這之後

不管未來的路多麼兇險,請相信光明

請相信,光明一直都在來路上

只有迎著黑暗

撕開黑色的禮帽

陽光會像金子一樣灑進

期盼者的眼眸中

每一顆都是珍珠,逢春發芽,作為回饋的禮物

——摘自夢兮《告別書》

江城裡的最美“逆行者”

在湖北的日子裡,韶關市31名醫療隊醫務人員身穿白色的戰袍,在櫻花盛開的江城,留下了“逆行者”美麗的背影。在沒有硝煙但比子彈更加可怕的前沿陣地上,他們無畏、堅強,忠於職守。

此刻,他們比任何人都優秀。

2月9日下午6時,由1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韶關市援助湖北醫療隊踏上了征程。出發前,醫護人員和來送行的家人、同事擁抱、叮囑、道別。韶關市市長殷煥明在歡送儀式上作動員講話。隨後,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將印有“韶關市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旗交給韶關醫療隊隊長薛冰。

豔陽高照,春花爛漫。

已進入3月,大自然呈現出一派繽紛綺麗的景象,吸引人們遠足踏青,賞花撫柳。然而,2020年的春天是“非常時期”,大家無法欣賞山野的春光,卻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電視和手機,關注來自抗“疫”第一線的信息。

戰鬥在前沿陣地的白衣戰士最引人注目,特別是那群颯爽英姿的女戰士,更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個多月前,她們離開了家園,揮別了親人,迎難而上,逆行出征。

她們顧不上撣去渾身的疲憊,更顧不上欣賞江城的美景,換上笨重的防護服,全副武裝地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

平素,她們也是愛美的女性,梳妝打扮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如今,白皙的臉頰,被口罩勒出一道道溝痕;挺直的鼻樑,被護目鏡壓出鮮明的紅印;為了方便省時,她們忍痛地剪去了飄逸的長髮……這這裡,最多、最美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對這些“最美逆行者”的無私貢獻與高尚情懷的讚美!

暖心的天使之音

下面,筆者引用這些年輕的女性——白衣天使以赤誠之心寫下的一篇篇平凡、真摯的戰地日記,以饗讀者。

戰地日記之一:穿上這身衣服就是戰士

黃春芬(粵北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理師)

2月25日,氣溫 21—13 中雨 東北風

來武漢第16天,今天武漢的最高氣溫達到21C,這樣悶熱的天氣不免讓人略感擔憂。考慮到個別隊員的身體狀況,凌晨一點才出艙的我,臨時決定11:30頂替一位隊員入艙。

我認為量體溫、測血壓是最輕鬆的工作,而負責消毒整理出院病人用過的床單則是最耗體力的活兒。床單、被套、打包、消毒、鋪床,一套流程下來,令我汗流浹背,我今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15張床位的清潔。

在我們整理床位時,旁邊的阿姨說:苦了你們這些小姑娘了,在家裡估計不用做這些活兒的,真的是辛苦你們了!言語裡是滿滿的心疼。“阿姨,我們穿上這身衣服就是戰士,什麼都能幹。當然,回到家裡我還是小公主呢。”我的一句話把大家都給逗笑了。笑一笑,疲憊就少了許多。此時的武漢,風兒輕,月兒明。我打開手機看到屏幕裡的父母、兒女,我才重新變回被父母牽掛的女兒……

戰地日記之二:對患者進行心理“按摩”

3月5日,氣溫13—6C晴轉多雲 南風

我是第一批到湖北的,隨即進行了緊張的集中培訓。培訓結束後,根據分組入艙安排,我分配到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工作。

我算是比較晚入艙的,看著有些隊友早早地投入到工作中,我心急如焚。2月13日,收到入艙的通知時,我一直懸著的心落地了,焦慮的心情也緩解了。

我經過嚴格崗前培訓,無論是專業技術上、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為入艙做足了準備。講實在話,當我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在方艙醫院裡持續工作6個小時後,真的有一種透不過氣、甚至是有種缺氧的感覺。一天下來,我感覺有些不適應,心理上也產生了很大壓力。

入艙後,我慢慢地就習慣了。幾十名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一點也不輕鬆。再加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包裹,行動極不方便。6小時的班下來,會感覺比較疲憊。穿脫防護服是有比較複雜的程序的,特別是脫防護服要更嚴格、更謹慎,如果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和隊員帶來感染的極大風險。我們在出艙時進行嚴格的消毒,到酒店大門前也要進行全身消毒,到自己的房間前還會將外套脫下,進入房間後徹底清理口腔、鼻腔和耳道,再洗至少半小時的熱水澡。工作之煩瑣、工作之細緻,是我以前的前所沒有。

方艙醫院裡收治的大部分是確診的輕症病患者,大家心態相對比較樂觀,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他們的家人同時被感染了,住在其他醫院,互相之間得不到聯繫,這些人的情緒就十分沮喪,也極為煩躁。作為醫護人員,我們除了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密切關注每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於是,我們通過和他們聊天,帶患者打太極,做健身操等等方式,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讓他們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保持較好的心情。這種心理“按摩”大大減輕了患者的心裡負擔,提高對疫情的抵抗力。

戰地日記之三:一種流淌在心裡的感動

劉細妹:(南雄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

2月28日,氣溫10—6C小雨北風

自從2月9日出發來到湖北一線,已經是第19天了。每天早晨7點半,我們準時進入工作狀態。我今天凌晨4點半就起床了,經過一番洗漱和準備,再搭專車從住宿點趕到醫院。上班前要嚴格按照規範進行消毒、穿戴防護服、佩戴口罩等程序。我從早上7點半工作到下午1點半左右。但要要到下午兩三點才能真正下班休息,因為進行消毒、脫防護服佔用了許多時間。上班穿了防護服之後,基本都不能喝水和進食,更不能進行大小便,為此我不敢多吃東西。在工作中,我盡到一名護士應有的責任,積極與病人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和他們拉家常、談心,從心理上、思想上去開解他們,引導他們。

有一次,我正在工作,一位病人遠遠看著我的背影,再看到我防護服上的名字,激動得大聲呼喊:“太好了!我終於又見到你了!”病人對一位護士的惦記,令我的心頭為之一暖,我感到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戰地日記之四:兒子,媽媽對你說

3月5日,氣溫13—6C晴轉多雲 南風

我今天的日記,是專門寫給兒子的,作為一位遠在千里的母親對他的思念。

兒子,媽媽還記得,面對疫情,媽媽在報名前,你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去報名吧。不用擔心我,我會認真地複習,替你照顧好外公外婆。你一定要做好防護,好好保重自己,平安回來。”聽到你的話,我既驕傲又內疚。驕傲的是,我的兒子長大了,能理解媽媽的工作和肩上的責任;內疚的是,從小因為各種原因,媽媽一直沒能好好地陪在你身邊,感受濃濃的母愛。

兒子,你馬上要來到人生最重要的高考階段了,媽媽仍然無法陪在你身邊。半個月來,你在電話裡總是說:“媽媽,你還習慣嗎?睡眠好嗎?不用擔心我,早點休息。我在這裡一切都好好的。”

兒子,有人說過,沒有經歷高考的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沒有參加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因為高考意味著搏擊、意味著成長。媽媽希望你能把高考當作一次幸福的體驗。兒子,媽媽並不是要求你有多優秀,多成功,只是希望你有一個好的心態,學會愛與被愛。

媽媽和你約定,等疫情結束後,,媽媽帶你去武漢,吃你最愛的熱乾麵,然後再來一趟荊州,好好欣賞一下荊州古城的美景。不知那時武漢有沒有櫻花了?如果有,我一定帶你去看!兒子,聽媽媽的話……

戰地日記之五:紙做的玫瑰分外“香”

康聰(粵北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管護師)

3月8日 氣溫16-11C 小雨 北風

我前幾天就在想,三八婦女節快到了,我想起隔離病區裡的那些女患者,我就想訂一些鮮花,為節日的病房增添濃濃的春意和繽紛的色彩。可是,我在酒店附近逛了一圈,都沒找到一家花店營業。返回酒店時,路邊的文具店吸引了我的目光。那裡擺著好多彩色卡紙,我腦子裡想起我陪女兒做手工的畫面。我想,買不到鮮花,我可以自己動手做呀。於是,我買齊了所有需要的物料,馬上動手做起來。

說真的,我是很認真地做的,我在每一瓣紙裡,都細心地卷出了和真花一樣的褶子。我做的花都是有著特別的寓意:每朵花9片花瓣,代表九州同心、共克時艱。花都用紅紙做花蕊,代表在疫情面前我們都要有一顆赤誠的心,各色花瓣拼在一起,代表疫情過後大家的生活都將平安如意,七彩繽紛。

當我將這些紙做的彩色玫瑰抱進病房時,大家一看都樂壞了。於是,我為病房裡的每位女患者都送上三支花。因為在粵語中“三”和“生”是同音。除了女患者,當天在隔離病房裡的女性醫護人員,還有男患者也都收到我送的紙做的彩色玫瑰。有位女患者含著眼淚對我說:“護士姐姐,這花真是太好看了,和做花的人一樣美麗、可愛。看到這些花,我好開心、好開心啊!”

有如“夏花之絢爛”

在這裡,我不禁想到一個人物,她的名字叫南丁格爾,100多年前的她被譽為世界近代護理教育事業的創始人。她是白衣天使的“代言人”,也被人們稱為“提燈天使”。“南丁格爾精神”就是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對待照顧每一位病人,向患者奉獻自己的愛心,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而又照亮別人……這時,令我想起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所說:“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於秋葉之靜美”。

在今天,南丁格爾是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南丁格爾精神也成為了護理職業甚至整個醫學界的精神動力。當我們從報紙、手機屏幕看到馳援湖北的白衣天使們發過來的戰地日記時,一種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是啊,她們不正是當代的南丁格爾嗎?

這正是無數可歌可泣的白衣天使們,在疫情當前的嚴峻形勢下,用滿腔的熱血點燃理想,用如“夏花之絢爛”的生命妝扮明媚的春天……

尾 聲

夜深了,在我手機屏幕裡出現了七八張構圖精美、氣勢恢宏的抗“疫”公益宣傳畫,這是我的朋友——韶關市書畫院院長朱廣新教授的心血之作。這些宣傳畫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也是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生動寫照。

在這篇報告文學收筆之前,我看到了朱教授的公益作品,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也生髮出這樣的感觸:

在作品《馳援》裡,火紅的主色調鋪滿整個畫面,雄鷹展翅升空,一對夫妻含淚擁抱告別的感人場面,火熱的色彩,象徵每個中國人身上流淌的民族熱血,在災難面前,人們舍小家而顧大家,勇毅地奔赴抗“疫”前線。

中華民族歷來是富於英雄情懷的民族,中華文明史就是千千萬萬富於英雄氣概的人們創造的歷史。

在遠古神話時代,面對滔天洪水,我們的先祖不是選擇躲避和逃跑,而是勇於“治水”,矢志不移,終使大水平息,民眾安康。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這些傳說深深地刻印在我們民族的骨子裡,成為一種民族潛意識,成為一種精神基因。

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

幸運的是,中華處處是英雄。

曾經以為,英雄離我們很遠、很遠。

這次全國性的抗“疫”之戰,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英雄是與我們擦肩而過的芸芸眾生,就是那些如此平常的普通人……

在作品《銅牆鐵壁》裡,畫家將富有固體質感且穩定性好的赭色作為長城的主色調,既讓人產生堅如磐石的聯想,又形象地表達風雨同舟,築起銅牆鐵壁抗擊疫情的堅強信念。

如果說,韶關古代的雄關是由城關、鹽關、稅關等組成,具有建築價值、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那麼在抗擊疫情的今天,韶關人民為了守護廣東的北大門所構築的雄關和鋼鎖,更具有民生意義和人本意識,它真實地體現了人類為了生存而激發出來的博大愛心和無窮偉力。

2020年初春,這些不平凡的歲月將會注入史冊。

報告文學ll鋼鎖雄關一一2020年春韶關市抗“疫”紀實


(本文參考了南方日報、南方網、韶關日報、韶關新聞網、韶關發佈等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特此鳴謝)


李迅,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員、廣東省作協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國家二級作家,韶關市作協紀實文學工作室主任。


曙光,男,本名張忠考,韶關市作協紀實文學工作室副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