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5萬超常規"增粉"人民日報新媒體究竟有啥"料"

編者按: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媒體也不例外。無論新聞的生產方式、傳播樣態,還是用戶的剛性需求、接受場景,都不同程度地得以重塑。紙媒提速轉型,新媒體乘勢而上,廣電媒體強勢迴歸……這一切,正在成為當下媒體融合發展的生動註腳。今天,我們聚焦“戰‘疫’ 給媒體融合帶來什麼”,邀請業界和學界同行一起探討疫情之下媒體面臨的機遇,分享成長蛻變的思考。請看該組報道第二篇《4855萬超常規“增粉”,究竟有啥“料”》。

1月以來,人民日報新媒體用戶增長4855萬,實現超常規增長。在抗疫報道中有如此強的吸引力,既是因為主流媒體的權威影響力,更是因為始終關注網民面對疫情的信息、觀點、情感需求,努力做到“關鍵時刻,有料有識有溫度”

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全力投入抗疫報道,通過及時準確的新聞報道,實用便捷的信息服務,有力有度的輿論引導,打動人心的創意作品,贏得了廣大新媒體用戶的信任和好評,實現了用戶的超常規增長,發揮了新型主流媒體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1月以來,人民日報新媒體用戶增長4855萬,增長幅度遠遠超過日常水準,其中人民日報微博粉絲增長1157萬,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增長275萬,人民日報客戶端新增下載量超過215萬,抖音賬號粉絲增長2357萬,快手賬號粉絲增長850萬。在抗疫報道中有如此強的吸引力,既是因為主流媒體的權威影響力,更是因為人民日報新媒體始終關注網民面對疫情的信息、觀點、情感需求,稿件和產品契合受眾心理、滿足受眾需求,努力做到“關鍵時刻,有料有識有溫度”。

疏解焦慮 以真材實料服務網民

疫情升級以來,很多無法及時檢測和收治的發熱、疑似、確診患者十分焦慮,紛紛在網上求助。2月5日,在有關部門支持下,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徵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臺。截至3月11日,求助平臺累計收集轉交湖北省求助信息2.7萬餘條,幫助很多群眾及時獲得檢測和收治,受到廣泛肯定。網友“安靜”留言說:“昨天看到有人在人民日報微博下求助,今天就反應出現了措施,大讚。”網友“Zfsn”評論說:“這個必須點贊!對武漢地區幫助很大!”網友“福天祥國”留言說:“轉發朋友圈,讓每個人都能看到,讓每個求助者都能得到幫助!”

“徵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臺海報

為幫助網民自主查詢是否與確診患者同行,以便開展隔離觀察,人民日報新媒體在媒體中最早推出“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截至3月11日,查詢工具已入庫“尋人”信息3173條,網民查詢總次數已經超過2億,成為同類工具中查詢次數最多的平臺。

4855万超常规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界面

疫情中,公眾普遍面臨“信息焦慮”。人民日報新媒體將權威信息及時準確高效發佈作為重點,綜合運用圖文、H5、銳評、海報、視頻等形式,還大量運用直播形式。截至目前抗疫直播已超過150餘場。《直擊!近距離探訪武漢“方艙醫院”》《人民直播:探訪武漢隔離點》《人民直播: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記者用一場場直播最快速度傳遞信息,也記錄下大量鮮活細節,給網友呈現出一個真實的、與新冠肺炎病毒全力搏擊的武漢。

4855万超常规

《直擊!近距離探訪武漢“方艙醫院”》直播封圖

有真材實料,就有吸引力。疫情報道展開以來,人民日報客戶端首頁日均發佈權威信息超200篇,日均閱讀量超1.5億次。人民日報微博日均主持微博話題超100個,微博稿件日均總閱讀量超10億。人民日報微信日均推送相關報道20餘篇,日均閱讀量超3000萬次。人民日報抖音賬號抗疫相關視頻日播放量超1.8億。各平臺用戶數也同步猛增。

聚焦熱點 以真知灼見引導輿論

觀點評論是人民日報的優勢,新媒體時代更要保持。疫情動態瞬息萬變,輿情走勢紛繁複雜,人民日報新媒體堅持聚焦熱點,“人民銳評”欄目每天刊發一至兩篇評論文章,以理性聲音引導輿論。

例如,人民日報客戶端圍繞抗疫行動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及時發聲,《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填表抗疫”》《別把基層幹部逼成“三頭六臂”》等成為網上熱轉熱評文章,受到眾多基層幹部點贊。《別讓一線防疫醫院再“喊渴”》《戰“疫”當前,嚴肅問責就是對生命負責》《截留口罩,豈有此“理”!》等原創評論都是針對當日熱點,理性客觀,但態度鮮明。有學者稱,這些評論有辣味、有嚼勁,充分展現了新媒體在新聞報道中的輿論引導作用。

4855万超常规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填表抗疫”》配文海報

抗擊疫情,懈怠是最大的敵人。1月29日,針對社會上的一些盲目樂觀心態,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評論《現在還不是盲目樂觀的時候》,向社會呼籲,防控疫情,不到大獲全勝的最後一刻,決不可輕言放鬆。2月下旬,一些公眾麻痺情緒再次抬頭,人民日報客戶端再發評論《現在就“人山人海”?可真得長點心!》,提醒還沒到徹底放鬆之際,人群扎堆不可取。

發揮可視化優勢,人民日報新媒體還製作了一系列觀點海報。《這個春節我承諾》《一念大意,前功盡棄!》《全民戰疫,故意隱瞞就是給病毒當幫兇》等,以言簡意賅的文案在不同節點為大家敲響警鐘。

4855万超常规4855万超常规
4855万超常规

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的部分抗疫海報

這些評論和觀點海報,同樣為人民日報新媒體“增粉”不少。

溫暖人心 以真情實感引發共鳴

抗擊疫情之戰,更是一場“情緒戰”“信心戰”。人民日報新媒體始終注重在報道中溫暖人心,幫助網民堅定信心。

1月23日,武漢“封城”。人民日報微博發佈視覺產品“武漢加油”海報,網友在評論區回覆“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紛紛為武漢加油打氣。截至3月11日16時,單條微博轉發量超過1040萬,微博話題#武漢加油#,總閱讀量超212億。在抖音平臺,一條飽含情感致敬一線醫護人員的短視頻《摘下口罩這張臉,真的心疼也敬佩!》,播放量達3.43億。

4855万超常规

“武漢加油”海報

“讓我扭過頭決絕地走/擦乾淚水鬆開了母親的手/敵愾同仇神州在緊要關頭/一聲大吼 同志們全體都有”……2月13日,人民日報新媒體制作發佈抗疫主題MV《熱血出征》,致敬不畏艱險、熱血出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堅定廣大網民的必勝信念。截至3月11日16時,《熱血出征》在人民日報兩微兩端的閱讀量超過6000萬,微信朋友圈推送後,共計覆蓋人群達4.9億,播放量近10億,眾多網民感慨“淚目了”。

4855万超常规

MV《熱血出征》海報

2月22日,人民日報微信公號挖掘網絡創作的優質內容,刊發題為《我在塔子湖方艙的7天生活全記錄》的網民自述,用新冠肺炎患者“麥兜媽”的第一視角展現了方艙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實感人,尤其是作者傳達出的樂觀情緒幫助全國網民特別是武漢網民增強信心和勇氣。大量網民自發轉發,感嘆“客觀的描述卻帶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3月上旬,人民日報新媒體制作發佈《31張援鄂醫療隊名片》,並陸續推出“各地援助湖北醫務人員全名單”,呼籲廣大網友向援鄂醫務人員致敬。每張海報上,成百上千個醫務人員姓名整齊排列令人震撼,而海報最後那句精心打磨的文案“每個名字都閃閃發亮”,讓每個網民在表達敬意的同時,心生暖意。

4855万超常规

“山東援助湖北醫務人員全名單”封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媒體生態和傳播格局被重塑,過去的信息稀缺轉向注意力稀缺,從人找信息轉向信息找人,中心化傳播與去中心化傳播、泛中心化傳播並存,只有不斷研究受眾需求,在內容生產、語態創新、情感表達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進一步提高抗疫情報道的貼近性,更加有效地吸引網民、凝聚人心,為堅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作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