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學會這幾招,一治一個準!早看早受益

  曾聽一位醫生說起,他接診過一名15歲中學生,因長期玩手機,導致頸椎嚴重變形,功能退化的像五六十歲的老人。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和“低頭族”的增多,原本是老年人才有的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娃娃化了,希望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01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
  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好友,QQ各種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
  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娛樂型依賴
  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02

每天玩手機超過1小時,危害巨大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
  每天使用智能手機達68分鐘以上,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極高。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手機看似方便了人們之間的聯繫,可是經常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機,有什麼難題、不開心也不當面交流,放在心裡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鬱了。
  此外,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手機裡有海量的信息,各種軟件讓人應接不暇,正是這種“過度刺激”,容易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學習是個慢節奏的過程,這就很容易讓孩子感到“沒有動力”,每天超過1小時,3-4年後注意力將會落後於同齡人一大截。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長時間玩手機還有以下危害:
  引發很多眼部疾病,導致近視成災,影響就業。
  孩子經常玩手機到深夜,上課睡覺不聽課,學習成績下降。
  上網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交際能力差。
  玩手機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導致孩子活動減少,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
  玩手機限制了孩子的感覺體驗,易使孩子分不清虛幻和現實。


  遊戲裡打打殺殺,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03

究竟怎麼才能讓孩子不沉迷於手機呢?

  不妨試試下面這幾招!
  約法三章,犯規要有懲罰
  面對孩子日漸沉迷手機,多數家長採取過粗魯的方式:沒收手機、砸了手機、情到不可控時,還打過孩子。哭過,鬧過,繞了一圈,發現問題仍在原地等你。
  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時間來得有效!
  家長可以抽出10分鐘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例如:
  1、手機不可以帶去學校,孩子要學會和同學面對面交流,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2、孩子出門玩耍時,可以要求不帶手機出門。
  3、規定使用時間。
  小學生:週一至週五19:30,週末21:00,準時將手機收走,並且關機;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開機,囑咐孩子不要出門藉手機。
  初中生:平時住校,週末21:00準時收走手機,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開機,囑咐孩子不要出門藉手機。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4、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至於具體玩多久,由家長和孩子商量後決定。
  5、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機作為懲罰。
  以上5條請堅持一個月時間,一份堅持一份收穫,做到不心疼、不放縱、不妥協,才能一點一點地從孩子身上拿掉對手機的依賴。
  

轉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媽媽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的小故事:
  有一天,東東像往常一樣起床,吃完早餐後想玩手機,竟然發現手機上貼了一張小紙條:
  “媽媽從今天起對你的手機進行干涉,手機已經設置了密碼,每天不定時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裡隨意被挑選的3件家務,完成之後你會得到你的密碼!
  這項新規定將會持續3~4周,視情況做調整。如果你接受,那就開始行動,中午12點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碼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東東當時又氣又惱,一按手機就是輸入密碼的界面,加密的手機對東東來說毫無用處,他只好乖乖聽從媽媽的安排。
  他拎著一桶水,拿著拖把樓上樓下來回跑,將地板拖得乾乾淨淨。當他彎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時,發現桌腳粘著一張紙條:
  不錯喲,完成了第一件家務,請將自己的書桌整理乾淨吧!
  當他將自己凌亂的書桌整理乾淨後,發現了桌子中心另一張紙條:
  真棒,媽媽看到你的努力了!請出門將垃圾倒了吧,你會找到你要的密碼!
  東東拿起家裡的垃圾袋出門,隔壁開小賣部的阿姨喊住了他:“東東啊,你媽給你留了張紙條,說12點前看見你拿著垃圾出門,這紙條就給你,12點後就作廢。”


  而紙條上寫著的正是手機密碼。
  不得不說這個媽媽的新規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還養成了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
  事實證明,一週後,東東不再對手機過分迷戀!
  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不禁會說,我試過和孩子約定手機使用守則,但是沒有用。那是因為孩子覺得這份守則只針對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麼,家長可以這樣做:家中有兩個小孩的請一視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機期間,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也就是說家長要以身作則!
  

1、陪孩子時,不玩手機

  當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無論是陪寫作業還是陪玩,可以提前將手機靜音,並且不讓手機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證家長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麼,傳達給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饋,而不是孩子以後有了手機就不再需要家長的陪伴了!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2、孩子鬧脾氣時,不拿手機哄


  孩子是情緒多變的物種,有時候誰也沒惹他,他自己一個人生悶氣或者來鬧鬧你。家長覺得煩,怎麼哄都不聽,這時候就拿出了大法寶——手機。
  而孩子的手機癮多半就是這樣染上的。因此,家長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管孩子怎麼鬧脾氣,不要用給孩子玩手機的快速解決方法,不要養成孩子依賴手機的壞習慣。
  

3、家長態度要堅定


  如果家長已經開始實施如何解決孩子玩手機的方法時,態度一定要堅決!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全智嘉: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學會這幾招,早看早受益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學會這幾招,一治一個準!早看早受益

  在後臺留言,寫下您想要諮詢的兒童成長問題,將會有專業指導老師進行免費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