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我最近看了两个逝者的故事,心里很不平静。

他们从更细微却更震撼的视角,刷新了我们对这场灾难的认知。

01、

一个导演的17天

1月24日,农历除夕。

在武汉盘龙城社区,由于新冠疫情,一户准备去豪华酒店吃年夜饭的家庭被困在家中。

这是武汉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老爹老妈是武汉同济医院的教授。儿子常凯55岁,是湖北电影制片“音像”对外联络部主任。而常凯的儿子不在家,因为他在英国学习。

一天前,武汉市于1月23日宣布封市。据说在此之前有500万人离开武汉。

常凯一家没有离开。

除夕夜,虽然豪华的年夜饭吃不了,但除夕夜的团圆气氛却不能少。常凯亲自操持勺子,为父母和妻子做了一顿简单而温馨的年夜饭。一家人很开心。

没人料到这是家里最后的幸福时光。

1月25日,大年初一,常凯刚接完了大学同学的拜年电话,随后父亲开始发烧咳嗽,呼吸困难。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常凯不会不在意。他立即把父亲送到医院,但许多医院没有床位。常凯向多方求助。按道理,常凯的家庭关系、社会地位和内部关系都不错。此外,他的父母还是同济医院的教授,但在当时的武汉,这些都没有发挥作用。

当然,不是只有常凯一个人应该受到这样。武汉市关闭后,市民惊慌失措,医疗系统已经不堪重负。面对人潮,医疗系统几乎瘫痪。

无奈之下,常凯只能带着父亲回家,而他的姐姐也在这个时候来照顾父亲。

当时,这是大多数家庭的普遍做法。城市关闭初期,交通中断,医院排队,老人根本撑不住。大多数人选择在家自救。

不过,由于老父亲年纪太大,虽然常凯、母亲、妻子和姐姐都很照顾他,但他还是没有能逃过一劫。2月2日,社区医生上门诊断,但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老人于2月3日去世。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现在大家都知道,家里最大的问题是家庭聚集性传播疾病。

但当时人们意识还不够。

果然,父亲走后,常凯的母亲被丈夫的死打击之下,她的免疫力跟不上,常凯的母亲于2月4日住进武昌医院,并于2月8日去世。

2月4日,常凯感到不舒服。2月9日,同事打来电话,常凯的妻子说他困了。五天之内,病情的进展很快。

2月9日19时05分,常凯住进黄陂区人民医院,这是黄陂区的一家小医院,不在公布之内的专科医院。当然,最好是转院到金银谭医院或火神山医院。

然而,常凯并没有等到转院。2月14日上午,常凯在黄陂区人民医院去世。

这一天下午,妹妹也因为一起照顾感染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从2月3日到2月14日,仅仅12天后,常凯和父亲、母亲、妹妹相继去世,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消失。

在常凯身后的小家庭里,他的妻子感染新冠住院,一个远在英国的儿子此时无法回到他们的身边。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常凯生前留下一张遗书:

除夕之夜,遵从政令,撤单豪华酒店年夜宴。自己勉为其难将就掌勺,双亲高堂及内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殊不知,噩梦降临,大年初一,老爷子发烧咳嗽,呼吸困难,送至多家医院就治,均告无床位接收,多方求助,也还是一床难求。失望之及,回家自救,床前尽孝,寥寥数日,回天乏术,老父含恨撒手人寰,多重打击之下,慈母身心疲惫,免疫力尽失,亦遭烈性感染,随老父而去。

床前服侍双亲数日,无情冠状病毒也吞噬了爱妻和我的躯体。辗转诸家医院哀求哭拜,怎奈位卑言轻,床位难觅,直至病入膏肓,错失医治良机,奄奄气息之中,广告亲朋好友及远在英伦吾儿:

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

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也是很多武汉家庭的缩影。

有网友不解,说,常凯作为电影厂领导,应该是有身份、有办法的人,何以至此?

但这一次,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大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就像那句话说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座山忽然压下来,被命中的人很难扛住,不管是有点身份的,还是寂寂无名的。

02、

一个武汉抗疫医生的日记:

这个死亡病例不一样

这个武汉抗疫医生的日记,记录了一个医生同事的父母因为疫情去世的消息:

说句悲伤的话,ICU医生是最见惯生死的。但在武汉疫区,我却处理了一个不一样的死亡病例。

由于疫病高度传染性,所有病人都是隔离治疗。ICU的病人更是如此。

所有家属都不得探视,家属也基本上都是居家隔离状态,所以电话沟通是主要方式。

凌晨3点,这个68岁的病人走了。病人年纪大,基础疾病多,本身就是高危群体,再加上病情进展迅猛,多器官衰竭,死神很快扑至。

抢救无效,我们几个值班医生也是累的气喘吁吁,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透风,整个身体都是湿漉漉的,静下来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还有呼吸,似乎还能看到自己满脸通红。

无奈,悲伤,都有。

我拨通了家属电话,告诉他病人经抢救无效,已经死亡了,要他来医院一楼病人通道签字,尸体很快就要被打包拉去殡仪馆火化。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正常人听到这样的噩耗都会崩溃。幸亏早一些的时候我们已经电话给他,跟他提前解释了病情。告诉他,病情凶险,随时生命危险,但我们会尽力。

电话那头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问我是几点钟走的,声音有些颤抖,有些疲惫,还有些心酸。

他是病人的儿子,估计40岁。

“我也是临床医生,我在XXX医院,前天我妈刚走。也是因为这个肺炎。”他的声音有点沙哑。

我瞬间懵了一下,天啊,电话那端竟然是我们的战友。

不幸的是,他母亲前天走了,今天父亲又走了。连续失去两位至亲,可想而知悲痛是多么的无力。

我现在打电话给他报丧。我原本还在纠结怎么跟家属汇报噩耗。没想到是同行,而且也是奋战在疫区一线的同行。

他肯定是心力交瘁了,今晚我们虽然借着电话线沟通,但他愿意跟我敞开心扉,把心理最难受的事情告诉我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太难受了。

妻子儿女在家隔离。他告诉我,他则以医院为家,已经2个多星期没回家了。

我没想到他还会跟我说这些。此时此刻,我很想给他一个拥抱,甚至是一个紧紧的握手。

这样的悲痛,旁人是无法体会的。没办法感同身受。但我知道,他内心肯定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他告诉我,今天轮休,1个小时后就能赶到医院,一切按流程处理。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末了,我跟他说,保护好自己,祝我们都顺顺利利,也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

他嗯了一声,说希望吧。保重。他淡淡地说。

保重。我回了一句。

这也许是我有生以来最特殊的一次噩耗传递。以前跟家属汇报死亡讯息,都会想着怎么跟家属解释沟通。

而今晚,我们俩互道保重。我们俩素未谋面,却在凌晨3点时分有如至交好友一般,惺惺相惜。

挂了电话,我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同班的医生问我,家属也是医生么?我说是的,而且前天他母亲刚走,今晚我又给他电话......

我苦笑了一下,没办法表达那种心情。我似乎感觉到了泪水就要夺眶而出。

我并不是一个容易流眼泪的人,但这段时间却接二连三有流泪的冲动。

病毒是无情的,他摧残着我的战友,我的同胞,甚至有可能一天会降临我自身,一切都是未知数。

幸亏有护目镜、面罩遮挡,否则就要被同班的医生见到我红通通的眼眶了。

来不及伤感,又要处理别的病人。拖着厚重的防护服,奔波在每一张床病人之间。

看着每一行心电监护,阅读者每个危重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解读者所有患者新做的血气分析,还要兼顾几台床边血滤机......

那些跳动的数字,都是病人的生命,或者说是灵魂。

我希望能紧紧拽住每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但现实会经常有心无力。这很让人受挫。

还好,那些病情日趋稳定的患者让我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才不至于那么惊慌失措。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很快,家属如约而至。护士提醒我去给他签字。

我想了一下,让同班的医生帮我去签。我就不去了。

我不想看到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也不想见到他失去双亲的样子。我逃避了。

事后我问同事,家属有说什么特殊的吗。

同事愣了一下,没说啥,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谢谢你,一句是麻烦了。

仅此而已。

还有,还有一句,保重。

我抬头看了看时间,差不多5点了,透过窗户看出去,天似乎微微亮,又好像没亮,似乎是路灯的缘故。

但不管如何,天总会亮的。

保重!暖春就要到来,朋友们,再忍忍!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03、

经历了“灾难”,

才懂得什么是岁月静好,

什么是负重前行

虽然这次疫情,绝大部分国人都被裹挟其中,但我们其实并不能对灾难中心的人,感同身受。

也只有进入那个现场,近距离地触摸被这场灾难掀翻的一个个小人物,触摸他们的无奈,悲痛,绝望……

我们才能明白,眼下发生的事,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钟南山提及武汉人会落泪?

因为他清楚武汉人在经历着怎样的艰难。

为什么我们说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是英雄?

因为他们真的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

为什么我们总说要珍惜岁月静好?

因为有时候,“好好活着”真的是一种奢望。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在这场疫情之前,我们其实一直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秩序里。

只是我们对这种“良好”是麻木的,总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早上出门,去楼下早餐店吃个包子,理所当然。

坐公交车上班,和同事们一起在写字楼里工作,理所当然。

晚上下班,一路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理所当然。

周末没事,去逛商场吃火锅看电影,理所当然。

生病了去医院挂个号,该吃药吃药,该住院住院,理所当然。

……

有些人在这样的平常日子里过烦了,甚至隐隐盼着出事儿:

怎么不出点大事儿呢。

怎么不世界大战呢。

怎么不天下大乱呢……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我们不会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天,餐馆集体停业,公交全部停运,商场关了,电影没了,工厂停产了,学校不开学了,同事们都不能在一起工作了……

更可怕的是,你病了,120顾不上接你。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会意识到,老百姓的好日子,多么依赖大环境。

一旦大势不好,几乎所有人都是遭殃的。

差别只是有人倒大霉,有人倒小霉。

只有整个社会是平和的、有序的、欣欣向荣的,我们才有稳稳的幸福。

灾难应该是一堂课。

现场惨不忍睹,审视它的过程会很痛苦。

但我们也唯有仔仔细细地去正视这灾难,才能真真切切地明白生活的真相是什么,然后认认真真去想,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一家四口感染离世,遗书:经历过灾难,才懂什么是什么是负重前行

这一次风暴中心的是武汉人,但没有人能保证,下一次灾难再来,命中的不会是我们。

毕竟,武汉只是一个随机抽到的城市。

所以,我们这些侥幸被厄运放过的人,应该重新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

等这场战疫过去,等我们又回到之前的平和、有序、欣欣向荣里,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

珍惜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日子。

珍惜早餐店里有包子,电影院里有电影的日子。

珍惜可以去公园散步,可以和亲友欢聚,可以随便K歌逛街吃火锅的日子。

每一个灾难里逝去的人,都在提醒我们:

没病没灾,就是最大的福气。

平静安稳,就是最好的人间。

所以,我们在过好日子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过好日子,要用心好好过日子。

细品岁月,百事从欢,不荒废好时光,不辜负小风景。

愿天下太平,你我无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