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河谷地帶開動春耕第一犁

拉薩河谷地帶開動春耕第一犁

3月16日,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協榮村村民在春耕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新華社拉薩3月16日電題:拉薩河谷地帶開動春耕第一犁

新華社記者劉洪明、王炳坤

連日來,零星的小雪讓西藏拉薩周邊的山頭銀裝素裹,給正值萬物甦醒的高原大地平添了幾分溼潤。16日,拉薩河谷地帶的農區迎來一年一度的春耕儀式,耕地機、旋耕機、平地機等打破了高原田野的寧靜。

在距離拉薩市區50多公里的曲水縣才納鄉協榮村,10時許,伴著田地內外升騰的桑煙,村民們手捧潔白的哈達爭相獻給蓄勢待發的農機手,60臺耕地機轟鳴著圍繞田地開動,銀色的犁頭刨開沉睡了整個寒冬的沃土。

早春時節,雪域高原的清晨仍沁著絲絲寒意。藍天白雲下,身著整潔藏裝的農民操作著裝扮一新的農機設備。

種植大戶、48歲的巴珠格外興奮,他家有40多畝地,“肥料和種子都有政府補貼,如今收種全程機械化,能省出更多時間外出打工。”

記者看到,協榮村已在公路兩側建成連片農田,適合機械化耕作。村黨委書記曲珍說:“全村369戶1491人,耕地4600多畝,主要種植青稞良種‘藏青2000’。自2017年試點有機肥,畝產達330多公斤,比以前提高50公斤左右。”

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機械的普及,西藏越來越多的農區逐漸實現了機械化。曲珍說,村裡有113輛貨車、58臺裝載機、31臺挖掘機,基本實現就近就業,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外出務工收入佔比達78%。

當天,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加入村,村民們一早也在為春耕精心準備著。

“春耕相當於我們的節日,往年不僅全員參加,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村觀看。”51歲的加入村村民旺堆說,鎮上要求每戶1人參加,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雖然沒有以前熱鬧,但是大家喜悅和祝福的心情是一樣的。

堆龍德慶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旦增久乃介紹,今年全區種植面積為5.6萬畝,其中3.7萬畝種植糧食。開春以來,各鄉鎮組織技術人員檢修、保養農機具,準備和調運青稞、春小麥等良種,訂購、調運化肥、農業等生產物資,保證了春耕順利進行。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全區2019年建設高標準農田70萬畝,2020年將建設75萬畝。今年青稞種植面積穩定在210萬畝以上,力爭糧食產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

3月的西藏,溫風和煦,沿著河谷地帶自東向西,農牧民陸續耕作,開始播撒希望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