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蘇州“能人”們為何密集受邀到江北南通授課

自上而下,江蘇南通掀起了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的熱潮。

繼2月底南通市委理論學習會請到蘇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方偉解讀蘇州“三大法寶”後,南通下轄各區縣甚至有街道都請到了蘇州“能人”,到南通傳經送寶。比如已經73歲的宣炳龍,3月11日受邀赴南通市崇川區,講解了“崑山之路”的崛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他們中,不少都直接深度參與過崑山等蘇州下轄“明星板塊”的建設。可以說,他們本身就是蘇州“三大法寶”的一部分。所謂“三大法寶”,即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分別為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和園區經驗。

學習蘇州“三大法寶”,學什麼?澎湃新聞注意到,南通各區縣在組織學習時,儘管形式各不相同,但無不強調“精神”和作風。

正如張家港市委黨校副校長魏欣所說,各地情況不同,學習無法照抄,應該學習團結一心的創業思想、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爭先率先的標杆意識、敢拼敢搶的工作作風。

當下的南通,正站在萬億GDP的門檻之前。接下來,如何撕掉“蘇中”標籤,破除“小城”思維,真正成為滬蘇通“小金三角”的堅強北翼,將是南通面臨的巨大挑戰。

南通人請來了哪些蘇州“大牛”

過去這半個月,蘇州的“能人”們很忙。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月28日,南通市委新年以來首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上,確立了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的主題。會上,邀請到了蘇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方偉,對蘇州“三大法寶”進行了闡述。

自那之後,就不斷有蘇州“能人”赴江北,給南通幹部上課。

比如73歲的宣炳龍,在3月11日赴南通市崇川區授課。宣炳龍是“崑山之路”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率崑山開發區“不等不靠”,平地而起。

同一天,港閘區則同時邀請到了杜立新和潘雲官兩人授課。除了黨員幹部,港閘區還特地邀請了轄區重點企業負責人聽課。

公開資料顯示,前者任崑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後者則曾經在蘇州工業園區擔任領導職務,參與起草了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項目建議書。

還有張家港市委黨校副校長魏欣,3月4日才去了港閘區,四天後又應海門市邀請,再度赴江北授課。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區縣層面組織學習後,街道一級也開始了集中學習,同樣從蘇州請到了一線的“能人”前來講課。

比如3月15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區任港街道黨工委召開集中學習會,並邀請了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委員、永聯村經濟合作社黨總支書記蔣志兵作專題報告。

和過去“決裂”

學蘇州,南通首先學“精氣神”。

魏欣在海門講課時說,各地有各地的實際情況,學習不可能照搬照抄。他認為,濱江的海門和張家港兩地都有圍墾文化,在新時代,要把墾荒精神和張謇先生創業創新的精神融合到日常工作中。

在魏欣看來,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推進實施,海門在地理空間上已經與蘇南融入,區位優勢十分優越,非常有發展潛力。

澎湃新聞注意到,海門是南通縣域經濟的“領頭羊”。在去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海門名列第16,蘇中蘇北第一。

但在這次學習會上,海門市委書記陳勇表示,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最緊迫的就是要堅決與“蘇中蘇北第一”的優越感“徹底決裂”。

陳勇說,要堅決防止“小進即喜”、“小富即安”的自滿心態,要“跳起來摘桃子”、跨過長江爭位置,加快實現“三年財政衝百億,百強排名升五位”目標。

為何要和過去的優越感“決裂”?數據顯示,蘇州下轄四縣市全部位於百強縣前十,而南通最“拿得出手”的海門僅列第16。

南通最強縣市都重點強調緊迫感和危機感,體現出南通的學習姿態和對差距的正視。現任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莊中秋,此前曾在張家港工作二十餘年。據南通人大官網3月16日報道,莊中秋在日前的南通人大相關學習會上提出,學習“三大法寶”,要歷史的學、辯證的學、理性的學、動態的學。

他說,在總量、均量、能量上,南通一時還趕不上蘇州。僅從GDP來看,40多年來,南通學蘇州越學差距越大。目前,南通即將邁入萬億門檻,而蘇州已逼近兩萬億。

莊中秋認為,差距的拉大更多是主觀因素。南通和蘇州的隱形差距,就是在理念、能力、作風這個最大變量上。

邀請企業家一起學習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南通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之後,各個區縣也相繼召開了學習會,討論學習蘇州“三大法寶”。

3月11日,港閘區舉辦區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據港閘區“港閘視點”微信公號報道,這次區委理論學習會,還特地邀請了轄區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旁聽。

兩天後,港閘區又召開了企業家座談會,主題為“跨過長江敢比拼、勇立潮頭爭領先”,激勵廣大企業家以高度的緊迫感、壓力感、責任感,奮勇爭先、頑強拼搏。

據“港閘視點”報道,座談會上播放了沙鋼集團掌門人沈文榮的事蹟紀錄片。隨後,多個企業代表發言暢談心得體會。

公開資料顯示,沙鋼集團於1975年成立於張家港,起初是靠45萬元自籌資金創辦,目前已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

港閘區委書記黃衛鋒對參加座談會的企業代表稱,要有敢想敢試、永不滿足的豪氣,徹底根除小富即滿的“小城思維”,強化“永遠不說不可能”的膽略,增強“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的意識。

還有,要摒棄“坐等機會來敲門”的觀望心態,破除“坐井觀天”的狹隘思維,主動對標蘇南先進榜樣,找準差距,自我加壓,等等。

邊學習邊出征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今年以來,南通確立了“對接上海融入蘇南”的發展戰略,立志和上海和蘇州一道,打造長三角城市群的滬蘇通“小金三角”。

而要想在“小金三角”內扮演重要角色,重大項目不可或缺。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曾多次談到,南通要牢牢把握住先進製造業這個定位,從而打造長三角北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澎湃新聞注意到,南通不少區縣在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的同時,均提到了“項目”的重要性,而這也是將精神動力轉化為行動的抓手。

正如海門市委書記陳勇所說,學習蘇州“三大法寶”不僅要坐而論道,也要聞雞起舞,不僅要臨淵羨魚,更要退而結網。

位於南通市域北側的如皋,是南通縣域經濟的“主戰場”之一。在3月11日,如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如皋市委書記張建華表示,學習蘇州“三大法寶”,就是要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全力推進大項目好項目建設,在長三角產業鏈價值鏈中佔到一席之地。

位於南通市域最北的海安市,同樣將重大項目視作提振縣域經濟的基石。

在3月11日舉行的海安市委理論學習會上,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談到,要堅定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始終把項目招引建設放在“頭版頭條”。

就在理論學習會召開前一天,海安市舉行了招商引資誓師出征動員會。據《南通日報》報道,在領取了裝有“口罩、抑菌消毒液和普通體溫計”的出征保障包後,500餘名招商人員整裝待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