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秦觀被稱為“古之傷心人”,詞作中多感傷之言、嘆惋之悲、悽惻之音。

相比於“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等千古名句,閱讀後遺症君更願意分享一些不那麼“出名”的長短句,同樣浸透著“古之傷心人”基色、同樣值得回味。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由遠及近的鏡頭景別

秦觀這曲《如夢令》,33個字法度很嚴謹,不僅嚴格遵守詞牌平仄等規則,還有著清晰的層級結構。

寫景抒情敘述維度,景別的變化規律很有層次。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第一句是遠景,遙夜沉沉如水。

夜的範圍非常籠統,如果入畫拍戲可以是一個很遠的空鏡頭,俯視之下山川河流城市都在沉沉睡夢中。

第二句是中近景,“風緊驛亭深閉”。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從遙遠的空泛的夜,寫到了切近的具體的驛站。

動態的風,靜態的驛站,無生命之物(風)變得強悍犀利,有功能的驛站卻變得被動、弱小,在大風一陣緊似一陣的節奏裡只能深深閉門。

一動一靜一強一弱的對比,讓畫面感更清晰,也讓情緒感染力更加鮮明。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第三局是特寫鏡頭,“夢破鼠窺燈”。

詞人夜半被冷風驚醒舊夢,看見的卻是老鼠。

這老鼠還給自己加戲,在窺視著燈(不知道下一秒是不是要小老鼠偷燈油)。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驛站環境太差,夜半醒來居然看見了大老鼠,放在如今這是要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的差評事件。

但當時的秦觀,顯然沒有這個條件。

首先當時整體宏觀的條件不足以支撐富足便捷的出遊,其次當時秦觀處於被貶官狀態。

這首《如夢令》具體作於何年何月不可考,但學界傾向於認為是他在郴州旅舍時所作,因為同一時期相關的詩裡他也寫過在旅舍看見老鼠。

一代才子淪落如此淒涼境地,一字未提傷心,“鼠窺燈”三字足以表明處境淒寒。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切入溫度維度

秦觀這闕《如夢令》,最抓人的一句在我看來是“霜送曉寒侵被”。

溫度低,夜深更露重。

半夜霜降,寒冷的氣息侵襲而來,蓋著的被子幾乎沒有抵抗效果。

如果說通常的古詩詞主要從視覺和心理感受等幾個維度寫景抒情,那麼秦觀這闕《如夢令》則直接啟動了“四維”效果,讓人直觀感受到溫度低、感受到長夜旅途漫漫中孤行客抱著一寢單薄被子的寒涼。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接下來秦觀寫了兩個“無寐”。

這當然是如夢令詞牌本身的要求,但秦觀沒寫“好眠”沒寫“長夢”而偏偏雙雙強調無寐,留下的悲愴表達空間很大:是因為被子太冷嗎?是因為風聲太淒厲嗎?還是因為心事太多難以成眠呢?

或許以上都是理由。

長夜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秦觀一曲《如夢令》,33個字,道盡“古之傷心人”淒涼事

下一句“門外馬嘶人起”,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他一夜無眠、猛然察覺時馬嘶人起天已明,也可以理解為因為夜半馬嘶人起所以他輾轉難眠。

無論作何種解讀,無論是他一個人的傷心淪落還是一群人在大風夜驛站中焦慮不安的表現,都深深折射出秦觀道不盡說不完的斷腸心事。

“遙夜沉沉如水”起首,還有著春江花月夜般的浪漫質感,但從大風淒厲到夜半夢醒驚見碩鼠、到徹夜難眠,那份風流雅緻早已煙消雲散,只餘古之傷心人、聽著簾外五更風雨,聲聲腸斷聲聲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