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电影《英雄》,秦王和无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战国时期,七雄并争,战乱连连。时势造英雄,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造就了许多的英雄人物。多年后回味《英雄》这部电影,心中便激起疑问,你觉得影片里谁是真正的英雄?”

回味电影《英雄》,秦王和无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英雄》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去理会影片里的构图和用色,也不去欣赏它大手笔的色调渲染。我只想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剧中秦王和无名是否是英雄。

可以说《英雄》没有故事,诚然,各种版本的刺秦故事传说了几千年,即使再有创意,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难有突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临行前那必死的豪情话犹在耳,鲁迅笔下那篇以刺秦为主题的小说跃然眼前。《英雄》又如何能超越?

而《英雄》最大的超越便是主题,一个将战争上升到和平的主题。荆轲刺秦的传说定位了中国人眼中几千年不变的英雄形象,鲁迅改编的小说鞭挞着封建的腐朽,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而《英雄》则在一个更新的时代,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继续着这段不老的传说。“兼容并包,天下太平”。当张艺谋将《英雄》的主题定位于此的时候,关于影片艺术与商业的争论便变得如此渺小,让我们不得不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个被冠以阳春白雪的电影。

谁是英雄?怎样才算英雄?人们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般与勇猛、坚强、力量、胸怀、才略等联系在一起。如此,则影片着力刻画的几位人物都可以称为英雄。而更大的英雄恐怕非秦王莫属。一个以杀伐著称,有着雄才大略的国王,凭着敏锐的观察,识破了无名的杀机,居然可以冷静地面对刺客,甚至主动把剑送给无名。这种胆识,确非他人能比。但他在“悟”出了“剑”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杀后,仍然把已经放弃行刺的无名乱箭射死,实在有些不够光明磊落。虽然可以用众人的一致要求和秦国的严明法令作注脚,但真正的英雄岂是受人摆布的?他不过是以无名的“不杀”来换取自己的“真杀”而已。

回味电影《英雄》,秦王和无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英雄》

有一个经典的镜头:秦王面对残剑留下的“剑”字,恍然大悟。他说:“剑术的第一层境界是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是人剑合一;剑术的第二层境界是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是剑在心中;剑术的第三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大智慧、大包容,是天下的和平。”秦王能胸怀天下,以天下统一和平为己任,是英雄!

回味电影《英雄》,秦王和无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英雄》

再说无名,无名作为所有事件的见证者和主要线索的串联者,无疑是影片的中心所在。刺秦无论成功与否,当然不免一死。但作为一个顶级的剑客,并非难以脱身,无路可走。即便如此,还可以选择慷慨就义。他却从容走向一扇关死的大门,面对成千上万的弓箭手。导演也许想强调他的死多么壮烈,但却给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无名似乎还有一丝的侥幸,侥幸能得到悟透剑道的秦王的赦免。但这只会是侥幸而已。无名为了天下人民的和平,他放弃了刺杀秦王的机会。他应该能想到刺杀秦王不成功会有什么后果,可他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他是为了什么?为了天下百姓少受战争之苦,舍生取义。无名是英雄!

成也英雄,败也英雄,他们都是为了让天下远离战争,拥有和平。所以说成败皆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