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花木蘭,一個延續了千百年的名字,逆著時間風浪的侵蝕,被打磨的熠熠生輝。這個名字散發出來的光芒,穿透了歷史的塵埃,在那片斑駁的光影裡,我們得以瞥見華夏文明前行的身影。當這束光照在了我們身上的時候,像我們的先輩一樣,我們的精神世界裡也被刻下了一個無法抹去的烙印:忠孝節義。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無比珍貴的遺產,所以當我們得知迪士尼將要拍攝《花木蘭》真人版電影的時候,第一時間闖進我們心裡的感受是挑釁、是侵犯、是掠奪……這無可厚非,因為人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尤其是珍貴的東西,有著原始的佔有慾和保護欲。但是這並不意味我們就要抱著遺產故步自封,人類創造瞭如此璀璨的文明,就在於我們能夠剋制住動物原始的天性,進行理智且長遠的思考。

中華文明,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傳承。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一切有價值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無論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還是在當下的二十一世紀,華夏文明都向世人證明了這樣一個觀點:優秀的文化,絕對不會僅僅侷限在一個民族身上,走向世界是必然的,不可阻擋。

盛唐氣象像一顆無比耀眼的星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在那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風沙依舊還在吟誦著阿拉伯地區前往長安馬車碾過的記憶;在日本佛教的經文裡,依稀可聞從唐朝漂洋過海的敲鐘聲;當他們拿筆寫下日文裡平、片假名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感受到,草書和楷書的血液在墨水裡緩緩流淌……

如果說這些痕跡都已經被時光稀釋,那就讓我們看看當下吧。當世界各國處理外交關係和歷史遺留問題都在向中國看齊的時候,他們的目光最終停下的地方,是中國自古以來秉持的以和為貴和有容乃大;當孔子學院在世界遍地開花的時候,綻放的是傳統儒家“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呢喃。

所以說,《花木蘭》走向迪士尼,就像日本的動漫,好萊塢的類型片走進中國一樣,是一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我們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體現。木蘭從軍的故事作為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既屬於我們中華民族,也屬於這個文化交流越發緊密的世界。這是一個注重共享的時代,唯有共享,才能共贏。

自覺堅守“本我”,開放面對 “他者”,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中華文化始終煥發光彩。

這是《青春之歌》的作者、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名譽主席王蒙在徐芳訪談中的思考與回答。唯有摒棄狹隘的民族思維和民族心理,我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創造出更大的文化價值。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古老的文化遺產,需要注入時代的新鮮血液。

如果我們死守著最初那個木蘭從軍的故事,那麼花木蘭可能已經 “死了”,像千千萬萬顆歷史的塵埃一樣,成為了時間的灰燼。花木蘭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在每一個新的時代裡,這個故事都會被重新解讀,被重新創作,它沒有落下任何一個時代的腳步,所以它活到了現在。

木蘭從軍的故事被寫進了詩詞曲賦、被寫進了戲劇小說、被拍進了電視劇,搬上了大銀幕,在不同的媒介和版本里,我們很清晰的得知花木蘭在唐、宋、元、明、清、直到現在是以怎樣的一種姿態活著,因為它的身上,時代的烙印是那樣的鮮明且醒目。

以花木蘭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每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它們身上被前人縫製的衣衫就過時了,但是總有人給它們換上最潮流的服裝,讓它們跟上每一次變革的審美,不至於被淘汰。它們總是以新的面貌和世人相見,但是它們身上的內核卻完整或者更加豐富的延續了下來。它們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和包容性,其實就來源於這樣一個不斷“新生”的過程。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本質上是從西方文化視角對這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故事的重新解讀。在他們不同的價值體系和電影製作體系的影響下,他們鏡頭裡的《花木蘭》,除了故事內核依然沒有脫離那個久遠的木蘭從軍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嶄新的。我們應該期待導演妮基·卡羅眼裡的花木蘭會是什麼樣子,她們又會怎樣講述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正如這句名言所說的那樣,我們對經典的解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儘管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在極大的程度上是按照原版故事來拍,但是對敘事的安排、對鏡頭的銜接、對服化道的處理、對演員的調度……這其中依然充滿了無限種可能,不管是花木蘭還是其他任何形式延續至今的文化,都是被這樣的可能性賦予了生機與活力,才沒有被時間埋沒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多瞭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其實迪士尼拍攝《花木蘭》引起大眾的爭議,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依然有很多人對我們自己的文化缺乏足夠的瞭解。不少人在網絡上表達了這樣的疑惑:中國的傳統故事,中國的經典為何要讓外國人來拍?難道我們中國的導演不能拍,拍不出來嗎?

這樣的懷疑是完全合理的,因為人都有好勝之心,這種疑問所反映的是我們不甘落後的心理。但是早在1951年,陳皮、顧文宗就聯合執導了電影《花木蘭》。最近的一次則是在2009年,與杜琪峰、袁和平、元奎、陳嘉上、張之亮齊名的導演馬楚成也導演了電影《花木蘭》,並由趙薇、陳坤、胡軍等著名演員出演。

2009年版的電影《花木蘭》,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影片一在海外上映,便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為“走出去”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主演趙薇、陳坤也斬獲了百花獎。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對於《花木蘭》上映後引發的激烈反響,美國《時代》週刊專程以《中國VS迪士尼:木蘭之爭》為題發表評論,以“花木蘭”為代表的中國題材電影現狀,窺測中國本土電影人在借鑑好萊塢商業操作模式之下,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創新。

因為在1998年,迪士尼就已經推出了動畫電影《花木蘭》。

09年的《花木蘭》是一部成績斐然的電影,但是它為何如此聲名不顯呢?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那個時候中國的智能手機和網絡依然還不夠發達和普及,傳播途徑受限;第二,09年的《花木蘭》在上映期間遭遇了《2012》、《盜夢空間》、《阿凡達》等好萊塢大片的圍堵和夾擊。這兩個原因直接導致了這部電影的光芒被掩蓋。

《花木蘭》的電視劇,更是早在1927年就被李萍倩導演搬上了大熒幕。到現在為止,我國以“《花木蘭》”為名的影視作品就已經有十來部,相信在未來,隨著影視製作技術的革新,《花木蘭》還會一次又一次的被注入新的靈魂,走到大眾眼前。

事實證明,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經典傳統文化的傳承、挖掘和創新。我們不僅能拍,還能拍的又多又好。我們要做的是,去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瞭解和學習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以更加堅定、更加自信,更加昂然的精神面貌和魄力去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

《花木蘭》之爭:優秀的文化沒有國界

  • 寫在結尾:

我們在學習著好萊塢商業大片製作模式的同時,他們也在不斷的從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汲取營養,這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分享的過程。當我們糾結於我們中國的經典該由哪個國家的導演來拍,該由哪個國家的演員來演的時候,我們正在掐斷一個古老的文化遺產的生機。

對一種經典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永遠都不是隻有一條路可走、只有一隅之地可以存留。蘇格拉底的哲學、老子的道法自然告訴我們:文化的高度在人之上,文化的界限在國之外。

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都需要多元化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外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