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影視行業該如何發展?

領個用戶


☞先從電影上講,疫情好轉,電影院也不會一下子引進去很多人,也就意味著等疫情穩定後,還要大概半個月的等待期,熬過這個等待期就容易進入報復性消費期,這時候電影院會反彈,但是,春節期間的大片和後面的電影就會扎堆,然後質量好的電影就開始神仙打架,一些一般性電影票房會炮灰,但是這個電影穩定期有點長,很多中小電影院熬不下去就會倒閉,所以電影下半年競爭激烈,電影不好混。電影開機率會降低,因為資金迴流等各方面。

☞在電視劇方面:電視劇很多壓播的會拿出來清庫存,東京奧運能否正常舉辦也不好說,學生可能暑假要補課,那麼暑假檔期估計變數很大。有存貨的電視可以吸一些粉,但是沒拍完或者還在拍的,資金鍊上會有較大問題,而且後期製作和招商都會增加很多難度,同樣也會增加演員後面檔期的風險性,明年是國家週年,很多電視劇在審核難度上會增加,一些古裝戲明年上星難度非常大小型劇組破產在即,影視洗牌今年會加快。

☞娛樂圈資源:今年資源搶奪明顯會相當劇烈,因為僧多粥少,每個人都想搶好餅。

☞關於改變:

▲將會加速電影發行方重新看待和思考線上內容的發送方式。案例 :《囧媽》6億元自救方案。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電影發行方會考慮用線上數字發送的方式,講內容送達到觀眾手中。(中期2-3年)

▲線上內容播放平臺愛奇藝,優酷,電視貓等也會加速實現“內容的奈飛模式” : 也就是出產自我主導的精品影視內容。奈飛精品內容已經成為PK院線的有力武器。雖然還沒有真正撼動院線在收入方面的地位。但是全球5千萬的註冊付費用戶,不受任何疫情的影響,這可能是數字內容的未來(中長期:3-5年或者更長)

▲疫情會促進內容生產方和平臺方雙方的結合(中長期3-5年)

綜上 : 願疫情快快過去!





資訊聯享


受疫情影響,當前影視行業正處於“寒冬”階段,並且還未看到觸底的跡象。

根據貓眼電影統計的自2013年以來的年度電影票房數據。從每年票房絕對數來看,過去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可謂風光無限,票房總值從2013年的131億增長到全年的606億,7年翻了近6倍,年複合增速達到近30%。6

但是,再從增速來看,電影票房自2015年以來增速一直在下滑,2019年增速只有8%,而今年到目前為止的前10個月票房才560億,預計全年增速大概率不太可能高於去年。

增速放緩其實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目前的電影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可以說現在已經是一個存量市場了。

另外,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影視行業目前的狀況,一是行業巨頭的業績變化,二是當前影視作品題材的單一。

行業巨頭業績

同樣還拿數據圖表來說好。按目前行業公司總資產排序,選擇了萬達電影、華誼兄弟、中國電影作為對比。

截至2018年,萬達電影總資產311億,華誼兄弟總資產184億,中國電影總資產163億。

從三巨頭的業績變化趨勢來看,在2015、2016、2017這三年相繼完成了一個築頂的過程,華誼是業績下滑最早,也是業績下滑最明顯的。

2018年華誼突然宣佈鉅虧近11億,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華誼繼續虧損6億多。事實上,華誼的問題並不能說明整個行業的問題,因為華誼的鉅虧來自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的商譽減值,本質上這個一點應該歸因於公司的管理問題。

在行業走下坡路的情況下,類似華誼這類管理不夠穩健的公司,也是最先倒下的公司。這一點可以對比一下,曾經的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如今不也已經退市了了?

所以說,現在的華誼很懸,相比之下萬達電影和中國電影還要好一些。

影視作品題材單一

相信大家應該有著同樣的感受,就筆者個人而言,從小最喜歡的是神話、武俠、歷史劇類的電視劇,比如我最喜歡的《隋唐英雄傳》、《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封神榜》等。


獵住精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12月13日消息,國家電影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為:

 1.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佈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佈更加匹配。

2.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

 3.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4.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化,湧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範、資產聯結為主的大型骨幹電影院線,特色院線形成差異化優勢。

  文件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加快電影院建設發展、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加快特色院線發展、規範發展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其中包括通過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電影院安裝巨幕系統、激光放映機等先進技術設備給予資助。資助金額不超過設備採購支出的20%,每家影院不超過50萬元。還包括鼓勵電影院線公司依法依規併購重組。鼓勵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推動電影院線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大關,並且有望於202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2018年我國的銀幕數量已達60079塊,且國家明確目標與任務,到2020年銀幕數量要達到8萬塊以上,可想而知今後的票房會有多高!2018 年我國年度觀影人次再破新高,達17.16 億人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電影也成為了人們平常生活娛樂的方式之一,消費者的觀影需求在日益增長中,內驅消費動力不斷增強。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佔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佔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3.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2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陳師傅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12月13日消息,國家電影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為:

 第一,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佈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佈更加匹配。

第二,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

 第三,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第四,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化,湧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範、資產聯結為主的大型骨幹電影院線,特色院線形成差異化優勢。

  文件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加快電影院建設發展、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加快特色院線發展、規範發展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其中包括通過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電影院安裝巨幕系統、激光放映機等先進技術設備給予資助。資助金額不超過設備採購支出的20%,每家影院不超過50萬元。還包括鼓勵電影院線公司依法依規併購重組。鼓勵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推動電影院線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大關,並且有望於202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2018年我國的銀幕數量已達60079塊,且國家明確目標與任務,到2020年銀幕數量要達到8萬塊以上,可想而知今後的票房會有多高!2018 年我國年度觀影人次再破新高,達17.16 億人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電影也成為了人們平常生活娛樂的方式之一,消費者的觀影需求在日益增長中,內驅消費動力不斷增強。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佔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佔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每日情感說


2019年中國湧現了一批優秀的電影,票房排名前10的電影中,除了喜劇電影,還包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體現了中國電影類型的多樣化。其次,新主流電影大片化也是國產電影占比提高的原因之一。

從《建國大業》開始,新主流電影便出現大片化的傾向,以商業化的方式表達主流價值觀。前兩年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和《紅海行動》,正是大片化傾向的延續。今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影片上映,使國慶檔票房呈現井噴式增長,票房貢獻為去年的1.75倍。此外,現實主義迴歸中國電影市場。去年的《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和今年的《少年的你》《受益人》等電影,都開始直面社會矛盾,關注邊緣群體,引起廣泛關注。中國電影的社會責任感愈發明顯。

人們消費觀念由溫飽轉變為文化娛樂方向發展

由於大眾生活消費水平提高並逐漸往文化娛樂方面傾向,使得影視產業在全國各地逐漸成型,早期影院也逐步度過培育期,渠道佈局逐步完善。2019年1月至今,全國累計新開影院74家,同比增長40.81%。

影視製作正逐漸成為當今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後期人才缺口逐漸變大,行業發展日趨成熟,影視後期市場在未來幾十年仍將快速增長。

未來,中國電影發展應從兩方面重點發力...

第一,提高電影製作水準。伴隨著中國影院建設的發展,內地總票房與銀幕數量急速增長。加強電影人才培養,提升電影製作水平,有利於增加總票房金額並增加單塊銀幕的票房產出,充分發掘和釋放中國電影的增長動力。

第二,探索海外傳播方式。要明確中西方文化差異,通過海外觀眾熟知的視聽語言和營銷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獲得文化認同,開拓海外市場。例如,新主流電影大片化便應用了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模式“高概念”,即通過融合優秀的團隊、高票房的演員、精良的製作,生產出高概念電影,呈現出視覺奇觀化的影像,為大多數觀眾所接受。只有充分挖掘合適的電影生產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動國產電影走出去,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觀眾關注中國文化。




嘉呈影視剪輯


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很大的衝擊,電影行業只是其中之一。

在我們對抗疫情即將結束的日子,我們很期待能走進電影院,去看一下我們心中期待已久的電影。

但是期待會期待,我相信很多人也不會在第一時間走進電影院,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影院,都不會出現人頭攢動,坐無虛席的場景。

至於什麼時候能恢復,放心吧,電影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我們完完全全徹底擺脫疫情的影響,應該會好起來。

至於以後的電影市場,根本不需要擔心,這是大勢,是時代的巨輪,只要我們還得生活,影視和音樂都不會缺少。

我相信幾年後,肯定會有一些導演,把今年的事蹟,那些無名英雄,那些守護人們的神山,都會有人去把他們拍出來,去記住他們。





電影小說客


影視巨頭們的虧損,宣佈著2019年影視寒冬依舊在繼續,而更加殘酷的2020年卻迫不及待得來了。

當下疫情依舊在持續發展,春節檔影片全部撤檔,損失預計超過60億元。

而在春節檔之後,原定情人節檔上映的22部影片也全部撤檔。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倪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假設4月份觀影才能恢復正常,那麼相較於年初的預期,2020全年票房或減少近百億。”

撤檔可能還有重新上映的機會,可一旦上游出了問題,那影響的將是整個影視行業。

1月31日,主管部門下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影視製作公司、劇組及演員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據業內人士估計,停工或許會持續三個月,造成的損失無法估算。

在傳統電影行業遭受冷冬的同時,今年網絡春節檔卻散發了不一樣的生機。

首先是原定春節檔期的《囧媽》選擇了和字節跳動合作,在大年初一選擇免費上映,

緊接著王晶的《肥龍過江》也選擇了上線愛奇藝等平臺,成為第二部映前轉網的院線影片。

有業內人士分析,只有在院線生存不下來的非頭部影片,才會考慮網站,部分影片轉網口碑一般可以理解。

這兩部影片也只是出於收攏現金流,減少損失才如此操作,除了吸收這種因為不可控因素而轉網絡的電影外,網絡電影本身也有著相當的造血能力。

根據統計,截止發稿時,全平臺共上映網絡電影26部,熱在歷年,春節時期上映的影片約為10部左右,

1月2日,愛奇藝發佈了《2019網絡電影行業報告》。

《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網絡電影上線量為789部,同比下降49%。

雖然內容供給量下滑明顯,但播放量卻穩中有升,同比增長24%。

市場激活的同時資本也在不斷加碼。

《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電影投資成本整體上漲。投資成本達到300萬以上的影片數量佔比48%,成本不足100萬的網絡電影數量佔比從2017年的49%壓縮至12%。另外,在愛奇藝平臺中,網絡電影部均營銷成本同比增長67%,已經超過了100萬。

《報告》中顯示,慈文集團、華策影視、開心麻花等傳統影視公司相繼進入網絡電影行業;《琅琊榜》、《大江大河》主創等專業團隊也逐漸深入網絡電影領域。

疫情的影響使得網絡電影得到一定的發展,同時也讓很多閒在家裡的用戶熟悉了互聯網平臺看電影的模式。在傳統電影受到阻礙的同時,網絡電影或許會給低迷已久的影視行業一計強心針。


正能量題材影視


2020年開年以來,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電影市場春節檔新片全部臨時撤檔,電影院暫停營業,隨後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演員委員會也發佈通知,要求所有劇組暫停拍攝工作。對此,首創證券分析師李甜露在研報中指出,根據廣電總局對電影、電視劇項目的備案數據統計,2019年下半年公示項目數量顯示行業從低谷中剛剛有恢復跡象,此番疫情導致的停拍將再次考驗影視製作公司的資金鍊。

籌謀

“作為影視從業人員,不得不說,疫情對於影視娛樂業的影響很大。沒有了春節檔,今年全年票房恐將減少100億元;同時,很多影院沒有新片上映,處於停業狀態,電影產量將較往年減少;很多影視公司也面臨生存問題,尤其是中小型影視公司,或將在去年的基礎上擴大倒閉的數量;很多影視明星拍片量和片酬將大幅度萎縮,非一線明星以及影視從業人員將面臨無戲可拍的窘境。總之,今年的影視行業,可能面臨近幾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編劇、導演鴻水如是說。

然而,影視公司並不甘願就此倒下,無論是大型公司還是中小型影視公司,均在思考對策。其中,萬創影視是一家2017年成立、以承接影視內容整合營銷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據該公司負責人萬毅陽透露,2019年底,公司對2020年預設的業務計劃是接洽更多新客戶,擴大經營規模,目前公司正在調整經營計劃,以穩為主。

“雖然公司處於影視業中下游,但由於內容上游現已全面停拍,公司也難免受到影響,如此前接洽的兩部網絡電影因無法按照預期完成內容製作,影響到後續進程與合作,此類項目能否在年內實現收益存在未知數。對此公司近期將旗下項目重新整理與規劃,對已能展開具體工作的項目強化管理,控制成本,保證收入能夠按期入賬,同時與原有客戶進行溝通,看是否能有合適的項目增加合作機會。”萬毅陽表示。

中小型影視公司正努力穩定自身經營,規模相對較大的影視公司也未休息,並有不少選擇在此時進一步加強內容創作上的競爭力。以光線傳媒為例,該公司曾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整個影片的製作流程中,前期創意階段如劇本創作等是最核心的,而這部分工作不太受疫情影響,甚至可以說獲得了一個潛心創作、斟酌打磨的時機。相較而言,在做好前期的基礎上,中期拍攝、後期製作階段基本能夠較為順利地推進”。

減負

儘管現階段影視業正面臨挑戰,且會因疫情的變化而不時產生影響,但業內對影視業的長期發展仍存有較大的信心。


勤勞的小蜜蜂i


近幾年電影市場有多麼火爆相信大家都是耳有所聞。 

   就好比今年的春節檔,僅《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兩部影片,票房就近70億,相比於2017年的34.2億、2016年的30.9億,是真火爆!甚至整個2月票房突破100億,完美刷新全球單月票房紀錄。  

  當然,說起電影票房,肯定繞不開《戰狼2》,《戰狼2》作為中國電影屆的爆款,不僅一票難求,還風靡微博、微信等社交圈,人人曬票根,人人談觀後感,其火爆程度簡直就是電影版的“不看不是中國人”。當然了,這裡說得有些誇張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精彩大片最終獲得了56.79億的票房收入,穩坐中國歷史票房第一的寶座,至今仍是國產電影的票房標杆,無法逾越,甚至甩開歷史票房第二名的《紅海行動》近20億,真真是一枝獨秀,笑傲群雄。  與此類似的案例更是數不勝數。 





笑看傾城人


你好

我認為疫情的到來,打破了影視行業拍攝節奏,給了每個影視從業工作者一個放假,休息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影視公司想要減少影響,應該做到這幾條。

1,利用好各地政府和影視基地推出的政策措施,確保重要項目不停工,不流產,不降標,積極迎接政府提供的多項金融政策,針對企業財金流管制定相應計劃。

2,好的作品需要沉澱。在內容創作,劇本質量,演員等方面做出相應提高,我認為疫情過後,除了政府限制題材外,其他方面作品多會有好的發展。當然了,只有好的作品觀眾才會買單。

3,從多方面加大力度宣傳,推廣。宣傳片,創意視頻希望可以加入有趣,吸引人的觀點。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方面的努力,穩住腳步,能夠順應時代潮流又不低俗,做出好的作品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