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微管仲,民披髮左衽"

引言

《春秋》,本是一本儒家的經典之作,因其記錄了起於魯隱公終於魯哀公前後約242年的大概史實,而這段時期同一個客觀存在的歷史時期大體重合,後人便將這本書的名字作為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間歷史階段的名稱。在這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形形色色的人物與諸侯國演繹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宏圖。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縱觀整個春秋歷史,湧現出許多雄心勃勃的君主,在這其中最為出名當屬"春秋五霸"即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與楚莊王(另一說法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由於齊桓公率先做出"尊王攘夷"的表態,當時的周天子仍能獲得尊重,天下大體並未被戰火席捲,而齊桓公之所以有這一表態,時任齊相國的管仲功不可沒。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談及管仲,後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總體而言褒遠大於貶,儘管被尊為聖人的孔子稱其"器小哉",然而當其學生子貢評價管仲一生侍二主為不仁之舉時,孔子卻道:"管仲相齊,桓公得以霸諸侯,微管仲,民披髮左衽"("披髮左衽"為當時境外蠻族風俗)。孔子此句不僅承認管仲在桓公稱霸於諸侯過程中為中流砥柱,更由一句"民披髮左衽"表明其對管仲在華夏文明的維護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看法。事實上,孔子的這一看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大量史實加以驗證的。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東周伊始,中原開始動亂

史料記載,公元前771年,西周國都鎬京被犬戎攻佔,周幽王死於戰火。次年,信任周王決定遷都洛陽,此舉標誌著春秋大幕的拉開。受遷都影響,當時的周王失去大批土地,再加上當時王室常年盛行用土地與人口封賞各諸侯國,周王直接管轄領土大幅縮小,因此東遷的周王逐漸失去原有的尊崇地位。隨著王室的權威日益下降與周王在朝政上的無所作為,原本約束於各諸侯國之間的條框也逐漸消失,各國間矛盾也迅速激化。率先撕破臉皮,兵戎相向的為鄭國、衛國、宋國等小國。在小打小鬧一番後,見到周王室並無有效管轄的能力,於是有實力的諸侯國開始將目光轉向周王室,寄望借挑戰周王室一舉樹威,在這其中以鄭國最為積極。前707年,當時鄭國國公鄭莊公與周桓王兵戎相見於繻葛,並在該戰役中擊潰周王的四國軍隊,該戰役使得王室權威江河日下。除了王室權威不在之外,各諸侯國國內的弒君情況時有發生,使得綱常崩壞。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周朝陷入內亂之際,邊外的蠻夷瞅準時機紛紛摩拳擦掌希望藉機染指中原。據《春秋》記載,在春秋大幕拉開之初,蠻夷多次入侵中原諸侯國,如"北戎攻鄭、伐齊"、"狄伐邢"等,衛國甚至被當時的狄打破國都。儘管邊外的蠻夷頗具威脅,然而當時最大的威脅卻來自於南方—楚國。當時的楚國儘管名義上為周王室管轄的分封國,然而楚國國君並不滿足於諸侯國的現狀,而是對外稱王。在西周政權尚在之時,楚國熊渠便已稱王。因此,周王室一直將楚國視為威脅,周昭王等三位周王先後對楚國進行了征伐,並且在楚國北擴的版圖上新封數個諸侯國,然而這些諸侯國早已被楚國蠶食,因此東周建立後,楚國仍是王室及中原各諸侯國的威脅。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地處東方,齊國未涉戰火

在周朝南北受困的情形下,位於東方的齊國免於征伐,齊地各行業發展迅速,而這為日後的齊桓公爭霸打下基礎。前685年,已呈現欣欣向榮之態的齊國由齊桓公接管,而後他提拔管仲,令其為相國,由此展開一番偉業。鑑於當時的貴族階層經常插手地方政務,致使中央集權難以實現,管仲向齊桓公建議要求重新將國家的行政體制進行規劃,齊桓公贊同這一建議。於是當時的齊地被分為五屬,屬下面分別設置縣、鄉與邑,此舉很大程度上削弱地方貴族階層的權力。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完成政治上的改革後,管仲將目光放於齊國內的經濟領域,為提高百姓的生產積極性,齊政府宣佈實行土地私有這一制度,並評分各區域土地的肥沃與否來規劃後續的稅收量,其次大力推崇"富藏於民",呼籲"勿奪民時",因此齊地百姓人人得以安居樂業。商業上,齊國鼓勵民間商業發展,並在手工行業重新設置官員機構如"工師"、"工正"等,同時整體降低商業領域的稅收,齊國內商業得以迅速成長並帶來鉅額財富。在國內政治、經濟等領域迎來新生之際,管仲應齊桓公要求將改革矛頭指向軍隊,為提升軍隊整體作戰效率與減少國家在軍隊領域的支出,齊政府推行兵農結合政策,齊國軍隊軍力迅速壯大。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桓公爭霸,管仲主張"尊王攘夷"

在國內形勢大好背景下,齊桓公開始稱霸之路。儘管齊軍在起初因操之過急在長勺被魯國擊敗,但是齊國並未因此元氣大傷,在短短的休整後,齊軍再次開始對外征伐。並在其後的數年裡先後進攻鄭國、魯國,並幫助陳國鎮壓國內叛亂。鑑於齊國的強大,公元前667年,周天子召多國於幽地舉行會盟,並在盟會上親封桓公為王朝的侯伯,而這無疑使得齊桓公的風頭更盛。而後,齊桓公聽從管仲建議決定實行"尊王攘夷"的戰略理念,先後帶領中原各諸侯國對北方蠻夷展開反攻。前666年,齊率諸侯國馳援燕國並擊潰北戎;前662年,齊救邢,敗狄;次年,幫助被狄所滅的衛國重新建國等,上述舉措使得齊在中原各諸侯國中的霸主地位更加穩固。在北方形勢得到有效改善背景下,齊桓公將目光轉向南方的楚國。前659年,為救援當時被楚國所攻的鄭國,齊聯合八國正式宣佈對楚國發動進攻。勢頭猛勁的諸侯聯軍一舉擊潰楚國的附庸國,蔡國,並在隨後繼續南征步伐。在仔細思量後,楚國國君決定讓步並派遣人員與齊軍進行交涉,最終雙方決定不再武力對峙並在當年於召陵進行談判,事後楚國決定恢復諸侯國應盡義務,並定時朝貢。

管仲相齊,桓公爭霸之後,孔子為何稱

總結

縱觀齊桓公南北征戰的整個過程,管仲一直充當著主要謀士的角色,正是由於管仲的"尊王攘夷"觀點與其內心仍以周王為天下共主的觀點,使得當時的中原百姓並未遭及大規模的戰火,北蠻與南楚的侵略步伐也幾乎停滯不前,而這無疑對於當時華夏文明的繼續發展與傳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645年,享譽一世盛名的管仲於齊國病逝,消息傳來,舉國哀悼。齊桓公得知這一噩耗後,悲傷到幾近昏厥,而後齊國朝廷之上再無"仲父",齊桓公既失去一個賢臣,更失去一個知己,在政務處理上也愈加昏聵,齊國霸主地位呈現江河日下之勢。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