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利、瑞豐、聚飛關於Mini LED的“企圖”!

近日,鴻利智匯、瑞豐光電、聚飛光電三家LED封裝企業分別召開了投資者調研活動。據高工新型顯示瞭解,Mini LED和疫情影響為此次投資者關注重點。


其中鴻利智匯方面,調研信息顯示,公司於2月16日復工,目前所有分、子公司生產經營已正常。鴻利智匯透露,受長時間休假及市場需求等影響,目前的訂單較飽和。


對於Mini LED,鴻利智匯稱,公司一直都非常重視Mini LED的研發、創新。2019年1月,公司與核心團隊成立了鴻利顯示,就專門致力於Mini LED的量產。


Mini LED背光產品,鴻利顯示自成立以來一直有樣品與客戶往來,產品應用領域包括 TV、顯示器、筆電、車載、pad、VR、手機等。目前小批量出貨的主要是TV、顯示器、VR,與京東方、TCL華星有合作。其中在TV領域,鴻利智匯具備整條線自動化生產能力。


Mini RGB產品,現階段鴻利顯示主要在考慮提升良率問題,包括在設備、工藝的研發和改良。鴻利智匯說道,“公司認為未來顯示還是朝著模塊化產品發展。”


另據鴻利顯示總經理陳永銘介紹,鴻利顯示Mini RGB產品具備可靠性高、亮度高、模塊化等特性,預計4月份小批量出貨。


與此同時,鑑於Mini LED需求增加,鴻利智匯表示將根據市場情況擴產。而其Mini LED芯片主要向晶元光電、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採購。


瑞豐光電方面,公司復工後員工陸續返崗中,同時新增了招聘人員。瑞豐光電錶示,“目前公司員工已不緊缺,新入職員工需要一定的時間熟悉公司及生產流程,產能正在逐步提升中。”


對於Mini LED,瑞豐光電在2016年時就開始進行相關研發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可量產的產品化顯示方案,並建成了自動化生產線,具備中批量生產能力,產品良率較高。


瑞豐光電錶示,公司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快速啟動擴產計劃。因此,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擴充Mini LED生產線,根據客戶需求制定和實施生產計劃。


據瑞豐光電介紹,目前Mini LED背光模組的成本控制在千元至數千元水平,不過具體要根據終端產品具體尺寸,以及產品規格定位。尺寸越大、分區越多,相對應成本也就越高,但終端產品成本肯定較OLED更低。


行業內預期今年下半年將會有Mini LED背光的終端產品發佈,真正大規模量產預計在今年年底或2021年。對標OLED,價格肯定更低,具體視方案和尺寸而定。”瑞豐光電在調研活動上說到。


聚飛光電方面,公司於2月10日復工,有序恢復生產中。就疫情對產品需求的影響,聚飛光電錶示,“目前來看,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較旺盛,只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需求釋放稍後延一些。”


據高工新型顯示瞭解,聚飛光電主要產品有背光LED器件和照明LED器件。Mini LED為聚飛光電新開拓的業務,目前處於批量供貨階段。


“Mini LED、Micro LED順應高品質圖像及節能概念,未來將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公司的Mini LED模組採用COB或COG兩種方案。”聚飛光電錶示,未來公司將積極拓展顯示LED、車用LED、Mini/Micro、IR、UV等LED新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