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模式來襲,或迎消費新風口

前段時間,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宣稱“盒馬Mini首店已盈利,坪效超過盒馬大店,物流配送成本只有大店的三分之二,且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完全可以取代前置倉”。至此,盒馬mini將開啟大規模加速模式,同時侯毅在展望時也表示,“在未來的規劃中,盒馬mini業態的銷售額將佔到整個盒馬的一半。”

“mini”模式來襲,或迎消費新風口


為何盒馬的“mini”模式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對於消費者來說,“mini”又究竟意味著什麼?

-1-

縮小包裝,銷量暴增

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推進,消費者已經逐漸走出“多而實惠”的消費理念,取而代之的則是“小而美”的消費訴求。在如今很多消費者的意識中,“量正好”逐漸成為選購產品特別是消耗品時的衡量標準,而不是物資匱乏時期的“越多越好”的心態。

基於此,很多食品生產企業開始思考,如何迎合消費者“量正好”的消費需求。

此時,在壓片糖領域衝出了一匹年銷售額破5億的黑馬——都市牧場,它不僅在“量”方面充分迎合了消費需求,還在包裝方式上讓消費者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其內部容量,成功地區別於市場上常見的鐵盒包裝壓片糖。

“mini”模式來襲,或迎消費新風口


都市牧場每次召開新品發佈會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推出按黃金比例縮小並更新的包裝。雖然一開始讓很多經銷商摸不著頭腦,但是通常後來極佳的市場反饋,大家漸漸都明白了,小包裝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當下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體現了消費升級的趨勢。

-2-

減少浪費,注重健康

隨著當下宅經濟的發展,“一人食”風口逐漸盛行,各類自熱方便食品開始佔據年輕的主流消費群體的購物清單。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方便食品行業規模超過4,500億,其中方便麵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彬復資本預計,未來幾年方便食品行業的增速依然有望保持在6%左右,將在2025年超過6,300億。而各大方便食品生產企業正在不斷進行產品升級與創新,打出“更營養、更健康”的宣傳,從而更好地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

由此可見,方便食品正在呈高速發展之勢,而方便食品正是日常正餐的“mini”版。對於消費者來說,在“一人食”的情況下,作為正餐“mini”版的方便食品,能夠在享受健康美食的同時避免更多的食材浪費,這更符合當代消費群體的消費理念。

-3-

女性消費需求更大

眾所周知,“小而美”的產品對於女性消費群體而言,往往有種天然的吸引力。廣西螺狀元食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琳琳表示,在飲食方面,女性喜歡吃好、吃精,區別於男性消費者以飽腹為主的消費習慣。

“mini”模式來襲,或迎消費新風口


如今各大品牌飲料也紛紛推出了各類小包裝“mini”產品,比如康師傅冰紅茶、茉莉蜜茶由原來500毫升裝,推出了330毫升裝的產品;雪碧、可口可樂還推出200毫升裝的“一口裝”產品。而這類“mini”產品最大的受眾則是女性消費群體,原因在於便攜、可愛,更能夠適應不同消費場景。

-4-

下沉市場,提高競爭力

近日,喜茶推出旗下“mini”門店喜小茶,一時間成為了熱議的焦點。對於喜茶的30元左右的價格帶來說,喜小茶此次的出線則是主打20元以下的價格區間,旨在於下沉開拓下級市場,補充喜茶低端市場產品不足的問題。

喜小茶這樣的“mini”門店,對於更多集中在8~16元價格區間的二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來說,無異於是一顆“重磅炸彈”。能夠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到“喜茶”文化下的網紅產品,對於下級市場消費群體來說更具誘惑力!

而這對於喜茶本身來說,“mini”門店喜小茶麵積更小更靈活,既能提供更優質的盈利模型,也利於加速規模化複製和佈局。

同理,盒馬“mini”能夠迅速發展,也是如此。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同的是,盒馬“mini”的出現有利於提高日常採購的便利性。更小的空間內能夠節省更多的採買時間,也能夠讓購買目的更明確,這更好地迎合了當下快節奏的消費方式,與消費者的生活習慣。

後記:在消費升級的時代大背景下,“mini”化的消費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對於企業來說,只有抓住不斷變化的消費風口,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贏得持續增長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