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劍有殺氣、詞有柔情·辛棄疾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後人常以“蘇辛”並舉,若以東坡比太白,則可以稼軒比子美。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烏臺詩案後,東坡屢屢遭貶,轉而向出世,常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之嘆。東坡的出世之念,可以當真。


辛棄疾則不然,從中年開始,屢屢遷任、遭貶,也有“我愧淵明久矣”“素壁寫《歸來》”之句,但也不過是不見用的幾句牢騷而已,稼軒的“歸來”之思,卻不可當真。

在他最深的夢裡,念念不忘的還是“了卻君王天下事”,是“男兒到死心如鐵”!


年少也愛蘇東坡,年紀愈長,愈愛辛稼軒。


東坡喜詠周公瑾,因欣賞他那“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之風;


稼軒必稱孫仲謀,因追慕他那“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的王霸之氣。


有此胸襟氣魄,才堪當“詞中之龍”。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23歲時,辛棄疾甫一登場,就出手不凡,做了一件威震金朝的大事:“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於千倍的敵軍裡,把叛徒張安國劫出,押回建康,斬首示眾。


此舉震金人肝膽,壯宋人聲威。


難以想象,像稼軒這樣的軍事奇才,若得朝廷所用,將會在北伐抗金上取得多大的成就。


後來辛棄疾回憶此事,便成了那首傳誦千古的《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然而辛棄疾因有過人的才華,遭到了朝中佞小的排擠,加之宋君本無北伐之意,淳熙初到淳熙九年,在不到十年時間裡,他的職務調動了十一次。其中在湖南安撫任職時間最長,也不超過一年半。


而朝廷如此頻繁的調動,只為一個目的:讓辛棄疾不能在任職上有所建樹!


真氣炸人也!這樣的朝廷不亡,天理何在?


無奈,辛棄疾只能寄一腔幽憤於詞章:“二年魚鳥江上,笑我往來忙。”


然而這位英雄所忙之事,不是疆場試劍,卻是被往來調任,思之怎不令人怒髮衝冠?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沉吟久,怕君恩未許,

此意徘徊


稼軒,本是辛棄疾罷官居帶湖時,為他的房舍取的名字,《宋史·辛棄疾傳》:“

嘗謂人生在勤,當以歷田為先……故以稼名軒。”


後來,“稼軒”便成了他的號,叫響了數百年。


當時,同屬於“辛派詞人”的劉克莊便在《辛稼軒集序》中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稼軒之前未有,稼軒之後無繼。蒼生以來,一人而已。


千載之下,此說猶為公論。


辛棄疾是南宋文壇當之無愧的盟主,在當時,他的身邊就聚集了許許多多傑出的文人,陳亮、劉過、陸游、劉克莊……馳騁疆場者有之,以筆代劍者有之,而作為領袖的辛棄疾每次“揮毫未競而客爭藏去”。可想,沒有辛棄疾的南宋文壇將會有多落寞。


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


魯之孔丘,楚之屈原,漢之史遷,唐之杜甫,宋之稼軒。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除了赫赫武功外,辛棄疾有《美芹十論》,也是極具戰略眼光的軍事著作。十論之中,“其三言虜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當為”,對敵我都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可惜不為南宋朝廷所用,辛棄疾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付之東流。


除《十論》外,辛棄疾尚有《九議》,明之亂之道,陳攻伐之術。


數百年後,郭沫若為辛棄疾墓寫過一副輓聯: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前者繼東坡而豪邁過之,後者為稼軒所獨有。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鯨飲未吞海

劍氣已橫秋


辛棄疾年少時於同鄉好友黨懷英同事師傅劉瞻。學成之後,二人以蓍草卜仕途,党懷英得坎卦,坎為北,故而留事金;辛棄疾得離卦,離為南,故而浩然南歸,舉旗抗金。


“南辛北黨”並稱於世,二人皆有王佐之才,又分別為南北兩朝文壇領袖。


然党懷英入北後得金主重用,使之任翰林學士承旨,執掌國家機要;辛棄疾卻備受南宋朝廷猜忌打壓,大鵬垂翅,一生未得高飛。


党懷英並非不心懷天下,只是他看到了南宋朝廷從內部已經壞掉了,頹勢如大廈將傾,而北金慕漢化,重儒生,因此他選擇了一條比辛棄疾更為好走的道路。


1207年,辛棄疾67歲,朝廷急召他赴臨安挽救頹勢,而此刻辛早已憂病交加。10月3日,辛棄疾溘然長逝於鉛山居所。他死後,朝廷為之贈少師,諡號“忠敏”。


1211年,党懷英77歲壽終正寢,逝世後埋葬於奉符城黨家林,諡號“

文獻”。


諡號為蓋棺定論的評價,古人尤為重視,而光從諡號來看,“文獻”就比“忠敏”高出許多。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長安故人問我,

道尋常、泥酒只依然


聞到辛棄疾死訊的陸游,吟出“君看幼安氣如虎,一病遽已歸荒墟”,悼念這位至死不忘北伐的摯友。


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的李清照,有詩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此句趙明誠不足以當之,南宋君臣不足以當之,辛稼軒可當之無愧。


生的壯烈,死的淒涼——這是命運對一生錚錚鐵骨,志在“補天裂”的辛棄疾最大的不公。


人中之虎,詞中之龍

——在後人心中,辛棄疾到底蓋過了党懷英,蓋過了南宋朝廷佞小,這是歷史最大的公平!

辛棄疾: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