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二戰末期,英國叫來了美國和蘇聯,擺平納粹德國。兩個超級大塊頭,三下兩下把小鬍子按住,徹底削掉。但是世界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就再也沒有英國了,英國作為宮鬥戲女二號,變成了二貨。

二戰以後,雖然英國丟掉了霸主地位,還勉強算是世界第三強國,和美蘇平起平坐的世界第三大巨頭。

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殖民地掉了一地

殖民地面積不是越大越好,管理殖民地是需要花銀子的。二戰後民族主義風起雲湧,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對富庶的殖民地,像印度這樣的,當然是好事。但大多數殖民地都是貼錢貨,不要也罷。

葡萄牙人就算不明白這個帳,一直瘋狂壓制殖民地維護殖民地統治,結果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戰爭中間,直到把葡萄牙拖成歐洲三流貨色。

二戰以後,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小兄弟笨笨各自成家。連“奶牛”印度都鬧獨立了。印度號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因為印度的經濟體量,在當時是妥妥的亞洲第一,好多年後才被日本趕超。要知道,印度是英國海外最大的財源。英國在印度耕耘了200年,經營了近2/3的印度領土。印度的經濟總量佔了英國的40%。

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印度獨立日莫迪92分鐘演講,隻字未提巴基斯坦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獨立。印度一獨立,英國人頓時哭翻在地上,印度獨立,也標誌著英國從巔峰跌落。不過大部分的英國前殖民地,都是跟英國和平分手,一拍兩散的,所以,大家都沒有撕破臉,大多數國家都還在英聯邦體制內。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還把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英國人,還是保留著體面。

另外,英國至今還保留著直布羅陀、馬島等戰略要地。這些關鍵位置,還是踹在兜裡焐熱了比較踏實。

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香港可以迴歸,而馬島和直布羅陀沒有時間表

我也要加入歐盟

1951年,法國人和德國人肩並著肩,帶領歐洲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到67年歐共體正式成立,這就是歐盟的前身。戰後法德意三國的GDP都超過了5%,60年代超過4%,把英國看得直流口水。好傢伙,歐盟是個好東西啊,就尋思著也要擠進去。


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

當時法國還在戴高樂領導下,老戴是繼拿破崙之後,歐洲最大的刺頭。戴高樂當權的時候,根本就不把美國看在眼裡,更不要說英國了。你英國是誰啊?是美國人派來的“特洛伊木馬”嗎?所以英國一直到1973年,戴高樂死後才加入歐共體。

剛進去,就想跑

英國專營了十幾年,終於如願加入歐盟,進去沒幾天,發現不對呀,當時的歐盟開始經濟下滑。英國叫苦不迭,立即要求脫歐,把歐盟給氣死了。

這個國家就是宮鬥戲女二號,削尖腦袋要進歐盟,剛進去就想跑

剛擴招進來的,剛進來就想走,這對歐盟大家庭影響多不好啊,肯定要影響明年招生啊。於是歐盟又跟英國談判,對英國做了很多讓步。英國鬧分家居然還佔了不少便宜,內心竊喜不已,在1975年的脫歐公投中,英國沒有脫歐成功。但是英國也拿捏到了歐盟的死穴,以後很多次,一言不合就鬧脫歐,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給好處不罷休。

所以說,英國像個嬌小姐,出爾反爾她是遺傳的。“脫歐病”,也是歐盟慣出來的。

歐洲大陸對英國也一直心懷戒心。因為這貨一貫出爾反爾,大家心裡都敞亮著呢。歐盟發起的申根區和歐元區,英國都沒有加入,早已表現出二心。所以,英國和歐盟的結合實際上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強扭的瓜不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