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歷史的時鐘來到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此時的張角躊躇滿志,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太平道的教眾已經遍佈天下,達到數十萬之眾。從上至下,體系嚴密,不僅包括大量底層生存艱難的百姓,也吸納了不少社會中上層,包括地主豪強、下層官吏等,甚至已經把觸角延伸至東漢帝國的高層。

不同於秦末走投無路的大澤鄉起義,這一次的黃巾起義有著非常縝密的計劃。張角作為首領,指揮各地的渠帥,其組織力和信息傳達的效率,遠非秦末的起義可比。同時秘密與東漢的中常侍建立聯繫,雙方約定裡應外合,打算一舉拿下東漢二百年的都城洛陽。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黃巾起義首領 張角


這樣的部署,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要徹底終結東漢王朝的統治。單論起義目標的明確性和高度,黃巾起義超過了歷史上90%的農民起義。這時的黃巾軍,或者說太平道,已經是萬事俱備,只等著184年3月5日正式發動。

可惜在這關鍵的時刻,歷史與張角開了一個玩笑,他信任的弟子唐周,背叛了。


絕非無足輕重,唐周極可能是核心人員

在史料中,關於唐周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是濟南人,是張角的弟子,負責前往洛陽與中常侍封諝和徐奉聯絡,約定起事。然而唐周到了洛陽卻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上書,向漢室告發張角的計劃。

漢靈帝震怒,派人徹查,在河內地區抓住了黃巾軍早期的重要人物馬元義,車裂於洛陽,大約一千人因此事被殺。唐周的記載也到此為止,是封官賞爵,還是其他結局,已不得而知。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唐周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雖然名義上所有的黃巾軍都可以稱為張角的弟子,但能夠被安排去和中常侍聯絡,必定不是尋常人就可以的,唐周至少也是“核心弟子”的級別。因為什麼層次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和中常侍這樣級別的人打交道,必定不能目不識丁,而且要能言善辯,行事周全,能夠敏銳地觀察洛陽的形勢隨機應變。

能夠做到這幾點,對於人選的要求已經很高了,更何況我們來看一下時間,唐周到達洛陽的時間是184年正月,來告知封諝和徐奉明確的約定日期(3月5日),這可以說是黃巾正式起事之前,雙方的最後一次聯絡。能夠執行這個任務,可見唐周在黃巾內部的地位絕對不低。

我們無法得知唐周當時的心理活動,但他的選擇實實在在打亂了張角的全盤部署,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時間表。

迅速反應,令人驚歎的組織效率

得知唐周告密,抓捕自己的官差正向冀州趕來,張角此時已經沒有退路,要麼束手就擒,要麼放手一搏。184年二月,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提前爆發。

這一次的緊急應變,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張角絕不僅僅是一個神棍那麼簡單,而是一個高明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於人數規模達數十萬的黃巾軍來說,面臨這種危機情況,突然變更起義時間,以東漢末期的通訊條件而言,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旦沒有通知到位,各地的黃巾軍極可能面臨漢軍的毀滅性打擊。

但是張角做到了,短短時間內,黃河以北的冀州、幽州、幷州,中原的青州、徐州、兗州、豫州,以及南方的荊州和揚州,整個東漢帝國的東邊半個版圖,全部燃起了戰火,讓漢室措手不及。

正式起義後,張角的頭銜也從治病救人的“大賢良師”,變成了“天公將軍”,他的兩個兄弟,張寶號稱“地公將軍”,張梁號稱“人公將軍”,湊成天、地、人的三才。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起義爆發


三面包圍+絕殺,高明的戰略部署

起義的初期,黃巾的主力部隊主要部署在北、中、南三個方向,至於東北的幽州,也有小股的黃巾,不過人數和區域都不足以影響大局,可以忽略不計。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黃巾前期戰略部署


北線:主要活躍於冀州,是黃巾經營多年的大本營,由張角三兄弟親自率領,其戰略意圖從北向南,渡過黃河攻擊洛陽。

中線:活動範圍是豫州的汝南、潁川一帶,位於都城洛陽的正東方,一路向西推進,意圖從突破虎牢關,打進洛陽城。主要的領導者是波才、彭脫,以及位處更東方的東郡卜己,中線也是整個黃巾起義中,對東漢朝廷威脅最大的一條戰線。

南線:在宛城、南陽一帶活動,由“神上使”張曼成統率,從南向北對洛陽施加壓力,既可向東增援中線黃巾,也可向西攻打武關,威脅關中地區,從而包圍洛陽,還能夠直接進軍伊闕,威脅洛陽。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馬元義


隱藏絕殺:除了這明面上的三路主力,其實張角早早佈置了一招針對東漢的絕殺。還記得被車裂的馬元義嗎?史書記載,他在1月份已經帶領荊州和揚州的數萬黃巾,悄悄潛伏在鄴城,準備與中常侍封諝、徐奉裡應外合,從河內方向突襲洛陽。如果這個計劃順利實施,有極大的可能拿下洛陽城,讓東漢的中樞系統癱瘓。但是由於唐周的告密,這個絕殺計劃還沒啟動,就宣告破產。

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 --------《後漢書 皇甫嵩朱儁列傳》


黃巾起義,一次被意外打亂的高水平部署

張角三兄弟


雖然突襲洛陽的目標沒能實現,但是北、中、南三個方向的黃巾主力形成的大包圍圈,戰略意圖非常明確,目標直指洛陽。而且更妙的是,這三路黃巾將洛陽和其他關東地區分割開來。使得東漢帝國短時間內無法調動關東的雄厚資源來與黃巾打消耗戰,只能憑藉洛陽一地的力量進行抗衡。一時間,東漢王朝的大廈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岌岌可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