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精神文明價值觀要怎樣才能體現出來?

三生凡民


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徵,沒有一流的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有一流的高等學校.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學校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生長點和輻射基地,是高等學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所肩負的神聖使命之一.從高校自身的辦學實踐來看,教學、科研、服務三大職能的履行必須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不管偏廢哪一個方面,學校的事業都不可能健康持續地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是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學校素質的綜合體現,因而可以說,精神文明建設的競爭是更深層次的競爭,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是更富價值的成果.在新世紀新階段,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如何形成新思路、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應該而且必須在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工作中作出新的、有效的探索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我叫鄒鍵斌,是一位中國社會的普通群眾,不是黨員,也沒當過團員,少先隊員倒是當過的,那是避免不了的。

我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體現在黨和政府的治國理政上。為什麼這麼說呢?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我們的黨和政府要滿足所有人民的訴求,維護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像西方國家,只是為了選票而滿足部分人的利益。

精神文明建設在黨員幹部和政府公務員中的合格標準應該是: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只有黨員幹部做到了這些,我相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自然就建成了。

第二點,是從制度上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謂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實現人民大團結。要實現大團結,就必須保證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就要靠法治。法治又有善法和惡法之分,一個政府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如何讓更多的善法得到弘揚,更多的惡法得到消滅。

我很討厭看新聞上說每年財政收入增加多少多少,這並不能說明你這個政府有能力。我時常在懷疑,當一個政府只想著賺錢的時候,還能談什麼法制?政府的存在不是為了賺錢,而應該是讓社會保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秩序,讓人民賺更多的錢。但現在是我們的政府只想著賺錢,特別是一些有資源的地方,什麼賺錢賣什麼,賣地,賣礦。

這能不產生腐敗?

所以,我認為要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國企退出房地產,國企只能夠進入社會福利型行業和國防行業,像教育,醫療,養老等行業。其它行業要全面放開,允許民企進行充分競爭。

各地物價部門要對房地產,汽車等物價實行最高限價,這就能很好的解決炒房的問題。什麼都有開物價聽證會,為什麼房子,車子不開聽證會?不進行監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政府想賺錢。既然政府都想賺錢,老百姓就賺不到錢,你信不信?


冰酷的夏天


不管是文化還是精神文明,需要有根,根在哪裡?在生活中的細節積累上,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出生會打洞,這裡不是講血統,而是講生活環境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大眾在精神上文明起來,不是說教,而是用這方水土,發生的歷史、故事和正向的人物。通過當地人耳熟能詳的方式進行傳頌進而去影響和傳播。每個區域甚至每個村和社區都可以挖掘出此類人物,讓這些人物精神和事蹟與當地人與當地生活的每個人有關係,讓大家以人物故事為榜樣,就如孔子於曲阜、老子於亳州或鹿邑、岳飛於河南、孫子、白起于軍事家、黃繼光、董存瑞於戰士等等,其次,小區域的特色小吃、景點、優秀品牌,故事離大家很遠又很近,如何利用大家摸得到,看的到的方式讓大家親近他、感知他,同時產生自豪感,願意傳播他,我覺得每個區域,以縣為單位的中小學的思想品德課,就應該以當地的人文歷史故事為主,手工課,就該請當地的特色手工藝人去講。讓孩子們從小對家鄉對自己生活的地方產生自豪感,試想一個對家鄉充滿自豪感有一方水土的英豪們薰陶出來的人,走向社會,會是什麼樣的?以潤物細無聲,大眾都喜歡的方式。還怕精神文明不起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