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據說古代慈恩寺附近有一隻斑點虎老虎時常下山,不是叼走一頭豬,就是咬傷了百姓。大家談虎色變,終日惶惶不安。

話說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因為血濺鴛鴦樓,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準備投奔二龍山,恰好途徑此地。

聽說有老虎害人,行者武松頓時義憤填膺,二話不說,提著戒刀就上了山,要為民除害。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武松武藝高強,空手尚且打死過老虎,更何況如今身懷利刃,三下兩下就把老虎砍得遍體鱗傷,倉皇而逃。而武松步步緊追,將老虎堵在山洞裡。

老虎沒了退路,嚇得趴在地上哀聲求饒,武松冷冷一笑,那管得這些,本著懲惡不手軟的心思,戒刀劃出一道寒光,就朝著老虎的頭顱落去。

說時遲那時快,只聽有人喊了一句“且慢!”,戒刀貼著老虎的頭頂生生停了下來。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武松不禁一怔,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老和尚以“上天有好生之德”,求武松放老虎一條生路。老虎也趕忙跪到武松面前連連磕頭,眼淚象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往下掉。

老和尚一口一個“阿彌陀佛”,武松也不禁軟了心,長嘆一聲後收起戒刀,跟老虎說:“畜牲,佛門以慈悲為懷,只要你改惡從善,從此不再傷害人畜,跟著和尚修行,我留你一條性命。”

老虎似乎聽懂了武松的話,又是點頭又是作揖。武松啥也不說了,轉身就離開此地,直奔二龍山而去。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從此之後,老虎就在這個山洞住下來了,好心的老和尚,每日都會送來一些殘粥剩饃給它充飢。

老虎吃飯的時候,老和尚就在洞口唸各種經文,如《心經》《大悲咒》等等,時間一長,老虎似乎有感悟到一些道理,有時也會點頭。漸漸褪去了不少野性,表現的如同綿羊一樣溫順。

老虎畢竟是吃肉的畜生,一個月後養好了傷,沒見葷腥熬得難受。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白天有老和尚看著,老虎沒敢多想。可到了夜裡,聽見山下有小豬叫喚,頓時勾起了野性,按捺不住流著口水下了山。

老虎跳進豬圈,銜起一頭肥豬仔就跑。

主人家發現了老虎,立刻敲鑼打鼓高喊:“老虎來啊!”

村民獵戶聞聲起來,打著燈籠火把,跟著老虎留下的蹤跡來到山上。

老和尚聽到動靜,跑到山洞一看,看到老虎正大口吃著豬仔,頓時火冒三丈,罵到:“孽畜,你忘了“不殺生’的戒條?”

老和尚舉起禪鏟,照老虎屁股就是重重的九下。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老虎捱了打也不跑,也不反抗,跪在地上服服貼貼。老和尚見狀,心想老虎並非徹底墜入魔道,又發起慈悲收起禪鏟,決定繼續感化老虎。

老和尚嘰嘰咕咕又唸了幾段咒,這才離去。而老虎忍著疼痛捱了打,心裡還是對吃肉念念不忘。從此吃飯沒滋味,一心惦記著肉味。

過了幾天,到了夜裡,老虎又悄悄跑下山去解饞。這次更加膽大了,居然叼著一個戴紅兜肚的小娃。

幸虧老和尚發現的早,及時將小娃從老虎嘴裡奪了下來。罵著“孽畜”又舉了禪杖。

民間傳說:人無心殺虎,虎卻有意食人。老和尚殺虎破戒

老虎見老和尚壞了自己好事,頓時心火直燒,一時忘了救命恩人老和尚,長嘯一聲,張開血盆大口就朝著老和尚撲來。

老和尚閃開躲過了老虎,氣得渾身打顫,罵道:“孽畜,我為佛祖懲罰你!”反手一杖重重拍在了老虎的天靈蓋上……

老虎腦漿迸裂,頓時嗚呼哀哉。而老和尚也因犯了佛門“殺戒”,從此雲遊四方去了。

人無殺虎心,虎有吃人意。很多人認為只用用心感化,再壞的惡人也能被感化。然而對惡人仁慈,難道不是對受害者的殘忍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惡人或許能改邪歸正,但正如浪子回頭金不換之所以被歌頌讚揚,就是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