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孩子的成長道路向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無非就是在一次又一次風雨中跌倒,站起來,一遍一遍的磨鍊才能造就孩子堅韌的性格。

而有些父母過於寵溺孩子,從小就包辦各種事情,等到孩子長大以後,絲毫沒有了自己的獨立性,以後走向社會, 也將會被社會、現實所擊垮。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盧梭曾經說過一句話: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而央視名嘴白巖松也在教育孩子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表示:

想要教育好孩子,那麼就要讓孩子“吃苦”。孩子可以怕吃苦,但是不能怕面對苦,面對苦時不退縮要挺住,這才是優秀的孩子所具備的。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另外,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缺錢的苦

只有讓孩子吃過缺錢的苦,他們才能知道賺錢有多不容易,生活更是來之不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孩子的教育上就非常嚴格。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他只給孩子提供生活費和教育的費用,要想擁有零花錢,就要自己賺,在這樣嚴格的教育下,特朗普的大女兒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理財,高中之後就開始賺錢,大學畢業之後,就去自己闖世界了。

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我想起了現在非常現實,但又充滿諷刺第一句:

“有錢人在刻意讓孩子吃苦,窮人還在談富養。”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終有一天是要衝出父母的翅膀,去獨自闖天下的,所以與其到那個時候驚慌,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勇敢、堅韌的品質,讓孩子體會到缺錢的苦,他們才會知道付出是和回報對等的。

到那個時候自然會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生活。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失敗的苦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了很多坎坷,或許一個坎坷過後,成功也不會迎面而來,但是無數個坎坷堆砌在一起,你度過了,那就能看見曙光。

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你經歷的坎坷要比成功多得多,而且要直面失敗的難過和苦楚,正面對待。

白巖松在《白說》上面講過,每年都會招收幾所名牌大學提供的簡歷,他曾經選擇了一個並不是非常優秀的姑娘,雖然她不夠優秀,但是白巖松在那份簡歷上看到了女孩經歷挫折之後,努力調整心態再次奮起的努力過程。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感嘆道:“只有受到過很多表揚,卻也能經歷很多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程未卜的人生。”

勝敗乃兵家常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話是有道理的,不能遺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光顧著教育孩子一定要“贏”,比起輸贏,笑對人生才更是生活的一種常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才能笑到最後。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讀書的苦

從小就聽到家裡的老人們說一句話:

“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

在這給大家舉個北大博士李琳的例子。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李琳是南方醫科大學的教授,每年都會有百萬的安家費和幾十萬的年薪,也許光看表面,大家看到的是她輝煌的一面,但是在背後,李琳所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體會不到的,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奮鬥,加上幾十年讀書的苦才成就了今天的李琳。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能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卻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命運,讀書或許才是真真正正可以改變命運的捷徑,讀書能讓更多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無盡頭的路。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你做了不一定會看到結果, 但是你不做,是一定看不到結果的,這和讀書是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份收穫,捨得的概念就是有舍才有得。

或許在生活中,父母看到孩子在讀書時受的苦會心疼,但是讀書是孩子成功的底氣,是幫助他們走向人生金字塔頂端的階梯,要想站在頂端看風景,讀書的苦必須吃。

白巖松表示,期望孩子成才,家長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要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始終相信,要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父母,兩代人在相輔相成中共同成長,才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你在育兒的道路上總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就請關注甜甜,每天帶你瞭解一點育兒知識,在育兒的道路上不迷茫、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