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缺憾

品讀|人生的缺憾

在輪椅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如霍金、史鐵生,他們的生命有著太多缺憾。然而,霍金卻成為世界級的大物理學家,史鐵生成為真正思考生活的大作家。世界文化史曾有“三大怪才”——文學家彌爾頓是盲人,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人,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

上帝給了每個人或大或小的缺憾,讓它成為一個人不斷進取的動力。當一個人覺得生存有困難時,便會格外珍惜生命的每一秒。

博爾赫斯56歲時出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這時家族失明的宿命降臨到他的頭上,他60歲時幾乎完全失明。最終的結果是,不斷惡化的眼疾讓他生活得更充實,他說:“詩人,和盲人一樣,能暗中視物。”這等天大的“不足”,卻讓他擁有了一種失明後“暗中視物”的能力。

斷臂的維納斯是藝術之美,被咬去一口的蘋果是生活之美。而我們的人生呢,有點缺憾是一種真實之美。

(摘自《領導文萃》2020年1月下)


品讀|人生的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