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大後,有時聽歌會覺得自己就在歌詞裡呢?

心繫V娜


越長大經歷的就越多煩惱也就越多了,音樂可以讓我們放鬆起來,因為有些歌詞作者們都會用一些親身經歷或者是一些小故事來創作歌詞,所以我們也就有了一種長大後就覺得自己就是歌詞裡的


意境美HAN


因為情感上的共鳴吧。

我印象很深的一首歌,我已經不記得歌名,不記得歌詞了,因為聽它的時候我還是個初三的學生,現在已經過去五年了。

那是我第一次聽這首歌,聽完卻已淚流滿面。初三的時候來了一位年輕漂亮的音樂老師,她帶我們到樓下的多媒體室聽音樂。我是一個內向甚至自閉的人,越內向的人越敏感,處於青春期的我更加。我覺得我小時候有些痴傻,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感覺不到,初一初二的時候我還想努力學習,數學一竅不通但上廁所都抱著數學書看,討厭物理但上課也認真聽儘管有些聽不懂,我用我全身的力氣去學習,期望考上大學,脫離當下的環境。但到初三的時候,便慢慢有了感知,常常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回想起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回想起媽媽躲在被子裡哭,回想起媽媽坐在客廳裡大吼大叫,回想起伯伯的辱罵,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想起來他們,我常年壓抑的情緒終於懂得怎麼宣洩出來。。。

聽著這首歌的時候,我有一種無力感,它應該是一首勵志向的歌,但我已經沒有力氣學習了。


幻音寶盒qsmy


歌曲 萬愛千恩 每當旋律響起,就會想到自己日漸老去的父母,在也回不去小時侯了,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放肆的再父母面前大笑了,我真的很怕父母老去,感覺自己還沒有長大,請時間善待我的父母,我希望我得成長能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你們陪伴我長大,我陪你們變老,我愛你們,我的爸爸媽媽!






萌Ta基的剛蛋


聽歌是個享受的事、有的時候聽一首憂傷的歌,會感覺歌詞句句戳心!彷彿每一句話都在描述著自己的經歷,人和歌很容易就達成了共鳴,對!這首歌就是寫給我的!

聽歌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改善人的心情,假如你處在一種低沉的境遇裡,聽一首激昂、亢奮的歌!能使你精神為之一振,或者是感覺渾身又充滿了繼續奮鬥下去的力氣。

而當你處於驕傲、不肯進步的狀態下,聽一首有意義的歌,能使你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下自己這段時間的對與錯,是與非,該前進還是要前進的。不能再坐以待斃。

上初中時就很喜歡聽歌,那時候MP3還很昂貴,大多數都是磁帶機系的的同胞們,我感覺那時候的人最專一,因為磁帶大多數買的都是誰誰誰的專輯,裡邊的歌都是一個人的,所以那時候對自己喜愛的歌手那份感情特別執著,典型的相周杰倫的歌,朴樹的歌...大多數人都是鋥亮鋥亮的鐵粉吧!

漸漸的網絡歌手的崛起,也彌補了當時很多流行音樂的空白,像:老鼠愛大米、大學生自習室、雞之歌、等等,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現在是不是偶爾心情愉悅時還會哼唱幾段?

所以我漸漸的也活在了歌曲之中,我們對歌詞的臆想,往往會聯想到自己的身上,彷彿身臨其境,真真切切的再體會著歌曲裡的悲歡離合!好了我就寫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妖孽彡


說明經過過事情,長大了。同時也說明曾經經歷過刻苦銘心的記憶,每個人經歷不同,對每首歌的體會和感觸是不一樣的,因為每首歌有時也是代表歌手自己一路過來的艱辛和取得成就以後的那種喜悅。

首先歌詞代表他們自己的艱辛歷程和成功背後汗水的付出,《掌聲響起來》裡面的歌詞,鳳飛飛在首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哭了很久,因為這首歌的歌詞,讓她看到之後特別的感動,歌詞寫的正是這些年有過的路程,有過成功的以後觀眾的認可,不知道有多少等待和失敗,告訴自己要忍耐,

聽到第一聲喝彩,心中無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

每個字都是代表自己的努力。

劉德華有首歌《笨小孩》寫自己從一個小村莊到城市過程,

哦 寧靜的小村外,有一個笨小孩

出生在六零年代,十來歲到城市

不怕那太陽曬,努力在七零年代……

那些從農村一路打拼到在城市裡慢慢立足於,又何嘗不是經歷太多的心酸和付出呢,你聽到這裡面的歌詞的時候,是不是又是在寫自己呢,如果你是這樣走過來的,你對這首歌的體會和別人肯定不一樣。

每首歌的背後都有每個人付出,有人唱出愛情酸甜苦辣,有人唱出自己一生的捨得和得失,所以每個人經歷不同,對每首歌感觸不一樣。你提的這個問題比較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喧囂和靜覓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現知詞意唯落淚,不見當年夢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為何還聽曲中曲

但願還能再入夢,夢裡相思纏綿情

纏綿繾綣心頭熾,曲終人散早成空

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

都說人這輩子最害怕突然聽懂一首歌,因為等到聽懂的時候一切都回不去了。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後來聽歌聽的是歌詞,再後來聽歌聽的是故事,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有時候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不在乎了。而是你清楚的知道她不屬於你,人生遇到的每個人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換一個時間認識就會有不同的結局。或許有些愛只能止於唇齒,掩於歲月。


橋雁三


初聞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

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

後來聽歌聽的是歌詞

再後來聽歌聽的是故事

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

所以一般的詞曲創作都在寫的是自己的人生真實經歷和寫照,年輕時我們經歷的少,自然不會體會其中含義,當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社會閱歷的增加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感情,事業,等等。所以當我們回頭去看那些歌詞的時候往往就 會想到自己。。

音樂與人生,兩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著名的音樂家巴赫說過:“人生如同一首樂曲,只是看你要演奏何種樂曲!”
是啊!人生是一首樂曲,優美的音樂……
有低潮,必定有高潮,沒有高潮的樂曲是不存在的,人生亦是如此。


空白137191835


其實喜歡聽歌的人,大多都是感性的人,有時候心裡有著傷心,有著難過,有著迷茫,沒人可訴說。寂靜的夜晚,帶上耳機單曲重複自己喜歡的歌,心情跟著音樂的曲調此起彼伏。或許某一瞬間,也許你流淚了,因為想起了自己太多的心酸,想起了讓你快樂的、讓你傷心的某件事某個人。一首歌,它之所以能讓你重複聽著,少部分是因為它好聽,但多數是因為你聽懂了它的意思。。。。。。


刻骨銘心785


歌曲源於生活,能打動人心的歌曲才是好歌曲,而最容易打動人心的無疑與心靈共鳴,即聽者的感情。以我為例,我最喜歡的歌是劉若英的一首《後來》,一句“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麼人年少時,一定要讓深愛的人受傷”,崩淚了多少人,誰年輕時不遇到過一段單純的愛情,那個不圖什麼就深愛著你的人已成為久遠的回憶,有些人一段錯過就再也不在。只要經歷過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失落與難過。



一抹煙技香


有段話寫的好,

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

後來聽歌,聽的是歌詞。

再後來聽,聽的是故事。

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

聽到最後,聽的是人生。

我們聽的到底是歌還是自己?每一首你難忘的歌曲都隱藏著一段難忘的回憶和難忘的人吧。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能夠被人傳唱的歌曲一定是旋律動聽,歌詞深入人心的作品。

  • 作詞家們憑藉自己的經歷和靈感進行創作,將人生感悟寫成歌詞呈現在聽眾耳朵裡。當今華語樂壇著名的填詞人,林夕,詞風唯美深刻,內涵豐富雋永,自成一格。我想基本所有人都聽過他寫的詞,聽他寫的歌詞,有時感覺就像是在寫自己。
  • 所謂作詞,是指因歌而去寫作表達感情的詞。從《詩經》到後來風靡幾世的宋詞,從遠古的部落傳唱到如今的地方戲曲,為人類天生的具有情感,在需要宣洩或表達的時候,就會需要“歌”,而“歌”的過程中又需要適當的詞來填充。

為什麼長大後,對歌詞的感悟會特別的深,感覺自己就想在歌詞裡呢?

因為你成長了,隨著人生經歷的豐富,喜怒哀樂五味雜陳全都體會過了。聽到歌曲,某一段一句彷彿讓你回到了當時的情景,心靈上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情到深處可能還會流淚,這些都是正常的。

聽著喜歡的歌曲,想著自己的故事,一杯清茶或咖啡,慢慢沉澱,這就是生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