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怎麼個個地區的方言都不一樣?比如晉中的聽不懂大同、呂梁、運城的方言?

八月71169


各有各的地域特色,雖說都屬於山西省,但由於各個市橫跨面積都比較大,尤其是南北距離,更是相距甚遠。

總體來說山西方言都差不多,但還是在音上有區別,就拿一個縣來說,一個片區和一個片區的音都不同,都是很正常的情況。比如太原常說的德老(頭髮)、么么(背心)、孩(鞋子)等等,好多地方都是一個音。個別生澀難懂的換個方式解讀一下大家也就都懂了,這就是方言的魅力!


冀廣鋒


別說晉中聽不懂呂梁話了!就同是歸屬於呂梁的,文水,交城,汾陽人也難聽懂同屬呂梁市的,離石柳林那邊的話!山西話官方稱:晉語,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是北方方言中獨特的一種語言體系!山西話別說十里不同音了,就是大點的村子,村南村北都有略微的差別!比如就拿我的家鄉舉例子吧!我家鄉正好是位於汾陽話和文水話交叉的地界,村南說話就略微帶有汾陽人的口音,村北就是文水口音,很奇妙的,雖然只有個別字略微有差別,但仔細聽,是會聽出有差別的!過了我們村沿著三零七國道往北就完全文水話,過了我們村沿著三零七國道往南就越來越汾陽話。這裡面最有特點最明顯的話就是:比如汾陽話說我,的讀音是你,說你的讀音是恩。文水話我的讀音是俄,你的讀音是你,但讀起來又不像普通話那樣。並且喜和四,死,是都讀si,只是聲調有區別,但發音都是si。而沿著三零七國道過了文水再往北的交城發音又不同,比如他們凡是讀二這個音聽起來是讀英文字母A的發音,所以,又和文水話聽起來完全不同,但其實,汾陽,文水,交城,沿著三零七國道行駛,互相最遠不過五十來公里路,最近的不過幾公里路,也就是沿著三零七國道行駛,文水縣城往南二十來公里,就是汾陽市區,但語言發音完全不同,很明顯的不同!!汾陽往南也是幾十公里路就是孝義市,發音又不同,而對於臨縣離石柳林那邊的話,文水人聽起來就費勁了!很難聽懂了,必須說的慢點才能勉強聽懂!更別說其他更遠的地方了!!文水沿著三零七國道往北也是二十來公里路,就是交城縣城,交城話聽起來說話沒有翹舌音,凡是需要舌頭向上捲舌的,他們的話裡就變成了舌頭向下卷!!比如,二,他們發音A,交城再往北三十來公里就是太原清徐。太原話又不同於交城話。現在似乎說老太原話的人不多,太原市區的人說話,幾乎都變成了帶太原口音的普通話!!!

還有,我特別說下我家鄉文水的語言,文水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凡是帶陵的村名都讀離,而不是村名裡用這個字就也讀ling音。而開柵的柵這個字在村名裡讀就是讀四的音,而不是村名用這個字也讀zha。孝這個字用到我們文水村名裡就都讀耗這個音。比如,武陵村就讀武li村,孝陵村就讀耗li村,孝子渠讀耗子馗。。聽說帶陵字的村名讀離是和武則天有關,而開柵讀開四和滿語有關。總之,山西人的晉語是一種古老的語言,它其中還夾雜著個別滿語的叫法,還有許多被古老習俗的禁忌而改變了叫法的語言等等,有興趣的語言類研究人員,或者只是愛好這類的人,可以去研究研究山西話,會發現趣味無窮,並且從中可以發現很多古老的傳說,不,也許那其實就是真正的歷史。很有趣。


心晴hao


下面這些晉語方言名詞,知道是山西哪個縣的嗎?

稻黍:高梁

玉稻黍:玉米

圪蟲兒:小蟲子

黑老娃:烏鴉

毛股兒:老鼠

麻狐:狼

送飯牛牛:瓢蟲

屎巴牛兒:臭蟲

螞螞虎我:螞蟻

蜻蜓:麻不都兒

青蛙:水淹(淹音an)

知了(蟬):秋隆蟲兒

蠍子下(下音a)舅舅:鼠婦

信鶻(音Hu)兒:貓頭鷹

吃瘊蟲:螳螂


緣盛帶


作為一個大同人,省內我能聽得懂朔州話,省外張家口方言和內蒙豐鎮和烏蘭察布方言,我們相似可以聽懂,但是山西其他地方的方言根本聽不懂。上大學班裡面有太原人還有長治,晉中同學,他們的話根本不懂,還有大同的個別習俗有些和內蒙比較類似,歷史上的察哈爾省就是把這些地方包括了,如果根據方言和習俗劃分的話,那麼當年察哈爾省的建立其實很有必要。還有後面新中國成立以後,大同和朔州合併成立雁北專區,直到1993年撤銷。其實兩地語言相似也方便交流。


逍遙遊hello


山西省是胡人的統治區的中心,鮮卑族是胡人的一種,五胡亂華時的留下的血統和語言以及風俗習慣和漢人融合的統一體。晉語是胡人說的胡言亂語和漢語融合在一起的,胡說八道,胡扯,胡作非為發源於此地。山西曆史悠久,大同雲岡石佛是歷史的見證。隨著山西煤礦的開採,大量的外地人來到山西,外界語言和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珍惜友愛1


山西,各個地區都有方言,不一樣。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各種方言,都有一定含義。就象河南話,好說:中。實際,這都是上天安排,沒有無緣無故的事。陽泉話齒音重,奔、窪,不好聽。普通話舌音重,好聽,花香鳥語嘛!不過,好花不一定香,好聽話不一定對。反而,方言,土語含義更深。


郗金民新號


晉語系大概有五六千萬人,主要分晉中語,晉南語,晉東南語,晉西語,和晉北語。分別擴散到太行山以東,呂梁山以西即黃河兩岸,王屋山以南,以及內蒙古陰山以南地域。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山西山高水長,風俗差異很大,交通又不便,溝通侷限,所以語言交流受限。產生了很多方言,但總體上都還是能聽懂。只不過增加了些地方口語和發音特點。都屬北方語言晉語系。


春和景明7


就說我們運城,去太原得講普通話,去西安用方言溝通無障礙,我們晉南方言是中原官話。


阿一西吧呦


這個問題以前和朋友談論過,運城往北的夏縣話也不容易聽懂,再遠處臨汾話也聽不懂。而往芮城縣那邊的話卻和運城話無障礙溝通,遠到永濟,西安都差不多。

可能是陝西附近一帶都差不太多。

而太原附近的輻射和陝西話輻射的臨汾一帶是一個音。

太原一帶又是一個音。

就像雖然是運城人但是對西安認同比較多,去西安比去太原次數多。


jason201994


在山西太原十多年了,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在山西就算會八國語言也白扯,就算能聽懂太原話,你還是無法和太原附近村裡的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