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此乃《詩經·荊軻》,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動盪亂世,重情重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其例數不勝數。

刺客專諸,公子光設宴款待,專諸刺殺吳王僚以謝款待;信陵君力所能及,給予侯贏充分待遇,侯贏費心費力為其謀劃事業,並許下自刎承諾。

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今天講的則是秦王朝堂上、圖窮匕首見,還原那個時代的悲壯色彩,重回兵戎相見的戰國。提到嬴政、燕丹,就想起一句經久不衰的老話:共患難的友情其實並不少見,難得是同富貴的友情。這從何說起呢?早年嬴政的父親異人以秦國公子的身份,充當趙國人質,其母趙姬則是呂不韋送予的姬妾,嬴政自降生起,就過著慘淡灰暗的人質生活。

彼時嬴政在邯鄲遇到另一個同命相憐之人——燕國太子丹,那時兩人在夾縫中生存,彼此的交流成為灰暗歲月裡的一絲光。嬴政命理極好,全家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如願以償地離開趙國都城邯鄲——這個參雜著複雜情感的軟禁之地。

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稍縱即逝的歲月裡,嬴政邁著穩健的步伐踏入大殿,眼前群臣高呼大王,嬴政接下了秦王的稱號,這象徵著他要擔負起統一六國的重任,既然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主,必要做大事方能為秦國爭利。

人生無常,誰曾想到昔日昔日內向靦腆的小王孫,會擁有霸氣外露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四分五裂的中原;誰又能想到公元前221年華夏大地歸屬秦國,當然這是後事了。面對中原局勢,嬴政擺出鷹視狼顧的姿態,靜靜等待。這時燕丹還是燕國太子,燕國實力薄弱, 韓、趙、魏三國接連覆滅,地大物博的楚國還在苦苦支撐,六國大勢已去,天下覆滅已成定局。燕丹深知秦國的虎狼之師已經具備吞併六國的實力,其餘各國實在無力抵抗,加上齊國願對秦國俯首稱臣,就算齊國子民幡然悔悟,聯合燕國也難以抵抗秦國大軍。

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嬴政和太子丹本是難兄難弟,但命運卻將兩人推向不同方向,一個是令六國望風而逃的秦國君主,一個是手無實權的燕國太子,兩者之間的實力算得上天壤之別。

  • 嬴政年僅二十,平定嫪毐叛亂,軟禁生母,奪取相權,可謂君主氣魄,如此磨礪成長,方能剛毅英勇。面對這樣的君主對秦國來說是百年一遇,而對其他各國就是滅頂之災,燕丹怎麼也不會想到曾經的摯友要來吞併自己的國家,二十年前秦將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如今燕國的十萬兵馬又怎能抵擋得住來勢洶洶的秦軍?
  • 嬴政想要整個天下,一個“書同文,車同軌”的天下,這個天下的名字只能是秦。既然武力抵禦形同兒戲,太子丹就想出了一招“擒賊先擒王”的主意,其實燕丹選擇刺殺秦王除了國恨還有私仇,當時燕丹當了秦國人質,嬴政侮辱於他,若燕丹想回燕國,除非: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即《論衡校釋》,這讓燕丹怒火中燒。
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刺殺秦王談何容易,如何選人擺在太子丹桌上,就在太子丹一籌莫展時,衛人荊軻逐漸走進了丹的視野,荊軻原是衛國人,公元前241年,秦國將觸手伸到了衛國的境內,至此衛國化作秦國的一個郡,無家可歸的荊軻流浪到燕國,整日提著把寶劍遊走街頭,彷彿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處。

荊軻的名聲傳到太子丹的耳朵裡,有勇有謀、處變不驚、臨危不懼,這三個成語用來形容荊軻再合適不過,太子丹也很渴望能夠結交這樣的勇士,為刺秦之計挑選合適的人選。

燕國豪俠田光扮演了太子丹和荊軻溝通的橋樑,他以拔劍自刎為籌碼,讓荊軻在敬仰之餘,對太子丹的賢明仁愛產生了好奇。

燕國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較量,圖窮匕見,國破家亡

​等到荊軻來到府邸,太子丹傾盡全力來侍奉荊軻,美酒佳餚、香車美女,應有盡有的珍寶,數以百計的家僕,太子丹拼命砸錢,終於打動了裝瘋賣傻的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易水歌》唱出荊軻的豪情,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後世很多人指責太子丹虛偽、難成大事,這是何解呢?


當時荊軻提出要等待好友高漸離,太子丹卻因時間緊迫為由,給荊軻配上秦舞陽,催促其上路。秦王宮中,圖窮匕見,剛才俯首稱臣的燕國使臣,拿出匕首,欲刺秦王,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直到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失敗的荊軻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即《戰國策》

太子丹的痛下殺手,令劫後餘生的嬴政勃然大怒,當場下令派名將王翦率軍攻打燕國,肝膽俱顫的燕王喜不惜殺死親生兒子,來換回秦王的原諒,但秦軍已兵臨薊城下,公元前222年,燕國,滅亡,燕丹也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嗎,燕丹“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的政治決策讓人反思,後世蘇洵在《六國論》中評價: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也。”

【參考文獻】

[周]佚名: 《詩經》

[戰國]佚名: 《戰國策》

[北宋]蘇洵: 《六國論》

[近代]黃暉: 《論衡校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