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貴妃最後去了日本嗎?

阿白9768


正史上描述,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但似乎這些歷史,並不為人所接受,民間有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流傳最深的,就是當年她沒有死還去了日本,後來就在日本定居了,甚至還在日本結婚生子了。

  


  先說東渡日本這件事情,雖然困難是困難了點,但有了鑑真東渡日本的事蹟,說明還是可以去得了的,當年楊貴妃是在逃命,這點苦也是吃的了的,關於楊貴妃的生育問題,有人說是因為肥胖導致的,也有人說,是因為常年用香水,其中含有麝香,所以會導致不孕不育。

  關於楊玉環在日本的後代,也不一定就是她生的,而且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時楊貴妃到底有沒有被殺死。

  


  唐玄宗一行人到了馬嵬坡之後,陳玄禮就找到了李輔國,兩個人和太子一合計,就說楊國忠是個奸臣,而安祿山造反,就是逼迫皇帝殺了楊國忠,要是太子能出面,把楊國忠給殺了,事情就解決了。

  楊國忠此人在朝中專權霸道,仗著自己的妹妹是貴妃,受到皇帝寵愛,楊家人因此也引起了民憤,再加上殺了楊國忠之後,陳玄禮就有了上位了機會,而且唐玄宗想要禪位給太子,這個時候不巴結太子,還等什麼時候呢?

  


  太子李亨性格懦弱且膽小怕事,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打贏,結果在第二天的時候,恰好就有二十幾個吐蕃使節,問楊國忠要吃的,士兵們就紛紛吶喊起來,說楊國忠謀反,大家要殺掉楊國忠,這些人出來的太蹊蹺,而且士兵下手也下的太痛快了。

  也是陳玄禮提出要殺掉貴妃,實際上楊貴妃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高力士從旁鼓動皇帝,說是士兵們殺了楊國忠,貴妃娘娘要是不死,大家怕被報復,所以也要殺掉楊貴妃才可以。

  


  唐玄宗被逼無奈,也不得不下令殺掉自己愛妃,既然他們都想要殺掉楊貴妃,才是最好的選擇,那他們怎麼會偷偷把人換下來呢?

  陳玄禮這麼一個聰明人,怎麼會因為一個女人的美貌,就連自己的性命也不顧了?當初楊貴妃被縊殺之後,皇帝做的事情,就是把屍體抬了出來,讓陳玄禮等人檢查,檢查之後陳就趕緊扣頭謝罪,很明顯是楊貴妃死了,所以也沒有後來的去日本,在日本留下了後代一說。


史海閒聊


詩中所言“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可見按照白居易所說,馬嵬坡的楊貴妃墓裡面並沒有楊貴妃的屍體,可見楊貴妃並沒有死。因此唐明皇才請道士高人到處尋找楊貴妃,後來在一個海上仙山處找到了楊貴妃,只不過楊貴妃此時叫太真仙子。

那麼白居易講的這個事情是真是假呢?先從楊貴妃的前世說起,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

相傳唐明皇年輕時,非常敬重八仙,八仙一看唐明皇這樣敬重他們,便決定帶唐明皇到月亮的廣寒宮玩一玩。唐明皇到了月亮的廣寒宮看中了嫦娥,於是便寫了一首不甚恰當的詩。嫦娥由於先喝了幾盅酒,先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後來醒酒了一看,唐明皇寫的詩在侮辱她,非常生氣,就拿了這首詩奏明瞭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看唐明皇身為人主,竟敢這樣汙辱天神,勃然大怒,於是就派了青龍,託生成為安祿山消滅唐朝,另建朝綱。

再說巡天御使太白金星路過大唐上空,一看大唐烏雲籠罩,立即回報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向太白金星說明了原因,太白金星說:“玉帝息怒!唐明皇寫詩汙辱天神不對,您因為這點小事就派人消滅他的朝代,是不是有點太小題大作了?因為大唐朝規定四百年,現在才坐了不足二百年,還有二百年。“玉帝一聽,覺得太白金星說得有理,就對太白金星說:“我御旨已下,青龍已經下凡,令已經收不回來了。”太白金星聽了說:“您的御旨已下,不可再收,但我給您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不知您意下如何?”玉帝便說:“卿家請講。”太白金星說:“叫嫦娥下凡,轉生成楊貴妃,先叫她跟唐王,青龍現在不是下世了嗎?就叫青龍、嫦娥暫時攪亂大唐的朝綱,讓大唐時時失敗,這樣就處罰了唐明皇無視天神的罪行。同時派白虎星下凡助大唐朝,使大唐朝不至於過早滅亡,豈不是兩全其美。”玉皇聽了欣喜非常。這便是安史之亂及郭子儀平叛的來歷。

後來,玉帝降旨時,白虎星不聽。原因是白虎星先前兩次下凡,第一次託生羅成只活了二十三歲,第二次託生成薛禮也只活了二十三歲。這次玉帝派他下凡,他說什麼也不接旨。太白金星當著玉帝的面給他作保,讓他活到終生。這樣他才願意下凡,託生成郭子儀活到了八十四歲,無疾而終。

也就是說楊貴妃的前世是廣寒宮的嫦娥。所以按照一個修行佛法的高人(就是講月亮的起源的那個高人)的說法,“嫦娥的層次並不高,每過若干年後,她就要轉生到人世間重新修煉才能返回月亮。其中一世是楊貴妃。許多歷史記載只是表象,許多關於她的傳說多是文人杜撰,她當年在馬嵬坡以兵解的方式去了月亮。”兵解乃是道教的術語之一。解,即是解脫塵世的煩惱。兵。是指兵器。所謂兵解,即是通過兵刃得到解脫。或是遭到兵戰亂被殺,或者是自殺,凡是被兵器殺死的道教徒都可以看作是兵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馬嵬坡沒有發現楊貴妃的屍體。其實現在也沒發現,對吧?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日本人說楊貴妃去了日本。據日本學者渡邊龍策《楊貴妃復活秘史》一文:楊貴妃得到了舞女謝阿蠻與樂師馬仙期的幫助,逃出了馬嵬坡後,輾轉到了揚州。在揚州她見到了楊國忠長子楊暄之妾及其幼子,得知楊家也遭到浩劫,這批倖存者正準備逃往日本。同時,楊貴妃還見到了日本遣唐使團的藤原制雄,藤原很同情她,建議同赴日本。於是楊貴妃便搭乘日本使團的大船,在日本久津登陸,時間為西元757年,此時唐玄宗已退位,稱太上皇。

上世紀20年代,我國著名學者俞平伯也在《長恨歌的質疑》和《從王漁洋講到楊貴妃的墓》等文中明確指出,楊貴妃是輾轉到了日本定居。周作人先生對此表示贊同,並說他在日本山口曾親眼見到一座楊貴妃墓。

那麼楊貴妃是不是真的去日本了呢?白居易所說:“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這裡的仙山是不是日本呢?依我看,並不是指日本。那時候的日本很窮,日本美女也稱不上是仙子。這裡的仙山是指月亮。我們常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而月亮可以說就在虛無縹緲間,月亮裡的廣寒宮可以說是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白居易也是認為楊貴妃去了月亮了。至於去日本的楊貴妃,我認為是個冒牌貨,很可能是舞女謝阿蠻,或者是楊國忠的家人,當然這個冒牌貨也蠻漂亮的。

據說山口百惠也是楊貴妃的後人

最近有個有個電影叫《妖貓傳》就講述了白居易寫《長恨歌》的故事,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再仔細對比以下各種資料,你就會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啦。



高高在下喲


沒有,她是死在了馬嵬坡。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

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的二尊院,有一塊規模不大的墓地。位於墓地的最前面,靠近大海處是“華僑”楊貴妃的墓地,是由亂石砌成的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平臺。

臺上有5座石塔,被日本人稱為“五輪塔”,列為國家保護文物。這裡既無規模宏大的廟宇,也無墓碑之類的明顯標誌,只有墓前插著的幾束鮮花,證明不斷有人前來掃墓。

據說朝拜楊貴妃墓之後,可生個漂亮可愛的孩子。墓前有兩塊年代較新的木板,一是關於楊貴妃之墓的介紹,一是關於“五輪塔”的說明。

在介紹楊貴妃墓的木板上寫著:充滿著謎團和浪漫色彩的楊貴妃之墓———關於唐玄宗皇帝愛妾楊貴妃的傳說。傳說她在馬嵬驛兵變中並未被逼自縊身亡,真正死的是其替身侍女。

而楊貴妃在皇帝親信的護送下,從海上乘船逃走,漂流到日本向津縣半島的唐渡口,不久之後因病身亡。當地人為了哀悼她,將她葬於二尊院。

後來,楊貴妃託夢於唐玄宗。唐玄宗命人制作了釋迦如來和阿彌陀如來兩尊佛像,命陳安帶到日本安放在楊貴妃的墓地。陳安多處尋找,未能找到楊貴妃墓地的下落。

就暫時將兩尊佛像安置於京都的清涼寺後回國。後來,人們得知楊貴妃漂流身死的地點是山口縣,但清涼寺眾僧對兩尊佛像愛不釋手,就又製作了完全相同的兩尊佛像。

並將新舊佛像各一尊分別安置在京都的清涼寺和山口縣的二尊院。關於楊貴妃的去處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傳說她由親信護送到了有“夜郎”之貴州。

來到貴州之後居住在一個叫羊坪(琴鞏)的地方,也葬於此地。據說當地還有她的墓穴,有一些村民還自稱是她的後代。



不容易99173


這只是一個有關楊貴妃的歷史典故,至於題主這個問題我一直感到很詫異。楊貴妃不是死於馬嵬坡嗎?怎麼又流亡到了日本?剛剛去搜索了一下,發現網上竟然有日本女星自稱是楊貴妃後裔的新聞,或許這是一種輿論炒作吧。我個人不認同這種看法,至於其他有關楊貴妃流亡日本的傳說,我個人也不贊同這種觀點


可愛阿季


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殺伐決斷善於治理的皇帝,有開元盛世的豐功偉業,然而,自從迷戀上楊貴妃,夜夜歡歌不思朝政,導致發生給天下帶來災難的安史之亂,楊貴妃也因此被殺馬嵬坡。而後的歷史中,還有民間傳說裡,卻有楊貴妃會去日本,去了瀛洲,去了天宮等多種說法。死了就是死了,為什麼不說她死了而說去了別處?中國人的腸子向來都是九曲十八彎,為尊者諱,為親者諱,做得出,說不出,或者不想,或者不忍,於是楊貴妃就去了日本、瀛洲、天宮等等。還有許多此類例子,順治帝年紀輕輕病死了,就有出家的傳說;朱允炆被朱棣燒死了就有換了太監衣服逃跑了的傳說,等等,不一而足。……就說到這吧。


暮蓒


楊貴妃在潼關失守之後,跟隨唐玄宗入蜀,在陝西武功馬隗驛,遭遇兵變,被玄宗賜死,至今馬隗坡有貴妃墓。


馬眼看世界


沒有,最後死了,在馬嵬坡。


濟水之南魏


肯定是死了,楊貴妃就是一個背鍋俠。


慢慢寫


這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有沒有去, 因為我們也不是那個時期的人


搞笑趣事H


沒有可能性,李玄宗是個政治家,馬嵬坡兵變群情激憤,李玄宗不可能去冒這個風險,也冒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