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NO.13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NO.13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天,亞里士多德的許多思想都已經過時了。但是,比任何一個具體理論都更為重要的是成就他事業的基石——理性思維。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觀點是,人類生活及社會的每個方面,都是思考與分析的客體;宇宙萬能膠物不被神、機會和幻術所控制,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行;人類對自然界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們應當通過實驗和邏輯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亞里士多德的這種反傳統、反對迷信與神秘主義的主張,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在馬其頓的斯塔吉拉,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後方才離開。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亞里士多德對生物學和實證科學饒有興趣;而在柏拉圖的影響下,他又對哲學推理發生了興趣。

公元前342年,他回到馬其頓,受聘任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為期3年。這位當時年僅13歲的王子,便函是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35年,亞歷山大登上王位之後,亞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在呂克昂開設自己的學校。他在雅典住了12年,那時正是亞歷山大對外開放進行軍事擴張時期。亞歷山大並不想從老師那裡得到什麼建議,但是他給教師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援助,以便他進行科學研究。這也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接受國家資助從事學術研究,但也是此後幾個世紀中的最後一次。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NO.13亞里士多德

雖然如此,與亞歷山大交往是有風險的。亞里士多德反對亞歷山大的autarchy統治方式。當亞歷山大以背叛罪處決亞里士多德的侄子時,亞里士多德覺得如同殺了他自己。但在雅典人看來,他與亞歷山大過甚親密。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反馬其頓者佔領了雅典,亞里士多德以“不信神”的罪名被起拆。亞里士多德回想起76年前蘇格拉底的命運,藉口不給雅典人犯反對哲學罪的機會,逃離了該城。公元前322年,他在流亡中去世,享年62歲。

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貢獻之大,令人震驚。他至少撰寫了170種著作,其中流傳下來的有47種。當然,僅以數字衡量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他淵博的學識令人折服。他的科學著作,在那個年代簡直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內容涉及天文學、動物學、胚胎學、地理學、地質學、物理學、解剖學、生理學,總之,涉及古希臘人已知的各個學科。他的著作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前人的知識積累,二是助手們為他所作的調查與發現,三是他自己獨立的見解。

作為一位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貢獻無人可比。但他的成就遠不止於此。他還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對哲學的幾乎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道德、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美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憲法。他的研究課題之一是蒐集各國的憲法,並依此進行比較研究。

在哲學方面,亞里士多德最大的貢獻在於創立了形式邏輯學這一重要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里士多德在眾多領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於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之中。當然,他也犯錯誤,但次數少得驚人。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NO.13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西方文化根本傾向以至內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上古及中古時期,他的著作被譯成拉丁文、敘利亞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來文、德語和英語。以後的希臘學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佔廷的學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和伊斯蘭經院派哲學的支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羅伊,將伊斯蘭的傳統學說與亞里士多德的理性主義融合成自身的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猶太教思想家邁蒙尼德,用理性主義解釋猶太教義,在調和科學、哲學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基督教學者托馬斯?阿奎那的《邏輯學要義》,是亞里士多德思想最偉大的繼承。除此之外,中世紀還有很多學者深受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影響,這裡無法一一列舉。

隨著亞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斷被發現,中世紀出現了一個研究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新時代,學者們以此作為求得各方面真知識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習慣於對過去和同時代的理論持批判態度,提出並探討理論上的盲點,使用演繹法推理,用三段論的形式論證。

如果以現在的標準衡量,亞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顯得有些極端。例如,他贊同奴隸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認為這是自然界的安排(當然,這些思想是他所處時代的寫照)。但是,亞里士多德的許多思想,今天看來依然非常先進,如“貧窮是革命與罪孽之母”、“立法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忽視教育必然危及國本。”(亞里士多德關於教育的思想顯然是超前的,因為在他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公共教育。)

近幾個世紀,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明顯下降。但是,我仍然為沒能把他排在本榜更靠前的位置面感到遺憾,因為他的影響是如此的廣泛而深遠。他與排在他之前的12位一樣,對於人在歷史發展舉足輕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