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認為漢字85%是會意字,多有表音字根,這種字如何界定?

我最該感謝誰


首先,這個問題是不正確的。

關於漢字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和假借。轉註和假借應屬於用字的方法。

現行漢字最多的是形聲字,形聲字由形符與聲符兩部分構成,形符表意,聲符表音。《說文解字》形聲字佔所收漢字9353個字的80%以上,清代《康熙字典》形聲字佔90%。

形聲字有很大的造字優勢。像元素週期表上的有些金屬元素大部分都是由音譯造的字。

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意義之間的關係合成一個字,綜合表示這些構字成分合成的意義,這種造字法叫會意。用會意法造出的字是會意字。





半支蓮6


這是關於形聲會意字或者聲兼意的問題。

許叔重早就有“亦聲”的例,段玉裁說:“亦聲者,會意而兼形聲也。”

有些形聲字的聲旁是有意義的。

比如:

駟:一車所套的四匹馬

牭:四歲牛。

菜:為人所採食的草類植物。

駟:一車所套的四匹馬

鯿(bian):一種身體很扁的魚。

輛:車的單位,因古代的車用兩輪得名。

再比一些同源字更能說明問題:

如淺,錢的聲旁都是指少的意思。

可以說,每一個形聲字的聲符,原來總是有意義的。


丁丁額額


漢字源頭是象形,繼而會意漸流行。

時逢指事方出道,終至形聲一統營。

……漢字演義。簫聲無痕 於蓉城竹枝樓 庚子己卯戊午





簫聲無痕


蒼潔造字,農皇(忙)種耕!到天工開物!豈有人提及麼?

至於先人,曾有高人這樣描述:人生的最後一程必須獨自前沒有人能陪你,生者只能在後面目送,徒勞地揮曬眼淚,而路上者不能回顧,也不會回顧,…


危城御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