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全發展放在心上 把領導責任扛在肩上

—— 專訪國際港務區安委會主任孫藝民

“越是在大開發、大建設時期,安全生產監管就越不能鬆懈。”國際港務區安委會主任孫藝民說,2019年,國際港務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召開11次黨工委會、主任辦公會研究安全生產工作,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90餘次。建立了黨政領導“三個清單”,與各部門和街辦簽訂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責任書,並將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情況列入黨政領導考核內容。

  在打造現代化國際示範區過程中,國際港務區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主,全面開展“四項攻堅行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行業領域“十大”專項行動、集中執法行動、隱患集中交辦、百日集中整治等一系列安全生產專項工作,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措施,督促企業加強生產經營建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推動安全生產常態化、規範化。全年共對危險化學品、工業、建築施工、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等重點領域的550餘家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執法檢查,查處隱患1260餘處;取締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違法非法經營場所16處,協調督促2家有較大隱患的企業儘快搬遷;組織安全生產大講堂5次,大型宣傳活動8場,參與群眾15000餘人次,全面提升依法治安水平。

  在系統謀劃、統籌安排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國際港務區開創性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新模式,以行政村、城市社區為單元,統一劃分了41個基礎網格,配備了123名專職網格員,將安全生產、平安建設、鐵腕治霾等多項工作融入到“一張網”中,實現“多網合一”、“多員合一”、“一員多用”。充分運用“互聯網+網格管理”思維,用好現代化信息平臺,基層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問題,在職權範圍內第一時間就進行解決和處理,超出職權範圍的問題,第一時間通過手機APP“陸港網絡”上報,相關部門據此開展核查、執法。做到了信息共享、同頻共振、高效運轉,實現責任落實無空檔、監督管理無盲區,努力築牢維護城市運行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孫藝民表示,2019年以來,西安奧體中心周邊的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進入最後的攻堅期,中歐班列長安號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京東“亞洲一號”、中國郵政項目、傳化絲路公路港(一期)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為著重做好重大項目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國際港務區建立政企聯動交流共享機制,企業可在微信平臺上發佈自查自糾相關信息、對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提意見建議;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管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統計工作制度,為一旦發生事故或險情能及時科學、有序、高效地組織應對和處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國際港務區將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以狠抓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風險源頭治理、健全防控機制、提升監管效能、強化保障能力、加強統籌推動,努力建設基礎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平安陸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