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聚焦:在這長大的日子裡……

對於武漢城裡的孩子來說,這段日子,是忽然長大的日子。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離開家人,在醫院隔離治療;有的克服困難,堅守書桌……武漢孩子們的成長故事,讓人們看到這座城市的希望。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武漢孩子的成長故事,隨我們一起來看《在這長大的日子裡……》↓↓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在這長大的日子裡……

1

“不想上廁所麻煩阿姨,就少喝點水”



人物:武漢某小學三年級學生云云(化名),9歲。

新冠肺炎確診患兒。


“超人哥哥,今天怎麼還不做早操?”


3月3日上午,10點半剛過,記者走進武漢兒童醫院消化一病區隔離病房,就看見病房裡齊刷刷探出幾個小腦袋,催著“超人哥哥”劉銘護士帶著大家一起做早操。


消化一病區位於武漢兒童醫院內科樓18樓,是新改造的新冠肺炎確診患兒隔離病房,收治20餘名確診輕症患兒,年齡在5歲至14歲。其中15位患兒因家長確診或被隔離而沒有親人陪護。他們必須獨自接受治療,直到康復。


上午10點半,是孩子們和“超人哥哥”約定的早操時間。“如果是平時,孩子們未必會這麼積極,”劉銘笑著說,但隔離病房空間狹小,在走廊裡做操成了小朋友們難得的“放風”時間。


就在這個隔離區,記者看到了1床的小患者云云。


云云今年9歲,在護士們的眼裡,她乖巧懂事。口罩將她的臉遮住了大半,只露出細細的、彎彎的眼睛,清澈如水。


云云清楚記得,自己是2月23日入院的。本來她和姐姐在同一個醫院隔離檢查,但核酸檢測結果,姐姐是陰性,自己是陽性,所以她被轉院到了這裡。分別時,她把姐姐送她的一隻玩具小兔子帶在身邊,作為陪伴。


父母在其他地方隔離治療,云云只能獨立生活,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剛來到這裡,云云很害怕。第一天晚上熄燈後,屋子裡黑漆漆的,她睡不著,只能抱著那隻小兔子,一直跟它說話。


當時,值班陪護組組長周麗在查房時發現了這個怕黑的小朋友,就幫她打開了床頭燈。第二天,恰好一間雙人病房有病友出院,周麗把她補了過去,這樣,云云就有了生命中第一個“室友”。


“爸爸媽媽做的都是很自立的工作,我也得像他們一樣。”云云對記者說,同病房的小病友比她小一歲,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云云就教她洗臉、幫她穿衣,一來二去,兩個小姐妹成了好朋友。


十來天的獨立生活,讓云云一下子長大好多。前些天,周麗發現云云晚上很少起夜上廁所了,她擔心有什麼異常,問了才知道,原來云云看到叔叔阿姨每天照顧大家很辛苦,不忍心起來上廁所讓護士阿姨幫忙,所以每天晚上,她就剋制自己少喝點水……


“聽到這些,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周麗對記者說,“我也是母親,我知道,越是懂事的孩子,越讓人心疼。”


住院治療中,云云說,她有很多收穫,交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她還發現,隔離病房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但大家身上有一點是相同的,小小年紀的他們,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努力撫平心靈的創傷,他們嘗試著勇敢地挺過去。


前不久,社會愛心機構捐贈了一批兒童讀物。云云告訴記者,她的好朋友們都很喜歡讀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對主人公海倫·凱勒充滿欽佩,還從書中學到一個道理:面對艱難的生活,人,不能放棄希望。


2

“爸,您什麼時候回來”



人物:武漢市卓刀泉中學張家灣分校八年級學生彭天睿,14歲。

父親是一名醫生。


“從前的我,對爸爸的壓力和辛苦一點都不瞭解。這次疫情發生後我才明白,爸爸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生命。”武漢市洪山區八年級學生彭天睿,在日記裡寫道。


3月1日,在洪山區張家灣社區,記者見到了天睿。籃球場的大門鎖上了,疫情期間不能用。“以前放學,我們經常來這裡打籃球。”天睿看起來有些惆悵。


在天睿的房間,書桌上堆滿了書,一本《傅雷家書》眼見就要讀完,翻開的那頁,旁邊有幾行小字:“父母對孩子的愛,樸實而崇高。”


天睿的爸爸叫彭品,是一名重症科醫生。疫情發生之初,彭品就上了前線,堅守在發熱門診,至今已近兩個月。


“爸爸回家時,能看出他的疲憊,臉上滿是口罩的勒痕,雙眼佈滿血絲。他常常不吃飯,一頭栽在床上,立刻就能睡著。”天睿告訴記者,自己已經14歲,是男子漢了,一些關心的話不太好意思說出口。儘管心裡惦記,但很少當面表達。只是每次媽媽給爸爸電話時,他會忍不住過去問一句,“爸,您什麼時候回來?”


天睿的媽媽告訴記者,以前,天睿自覺性較差,成績眼見下滑。後來,疫情來襲,看著爸爸工作辛苦,天睿變得懂事起來。“有時11點多,我看到他房間的燈還亮著,打開門一看,還在學習。”天睿媽媽說,“這段時間雖然艱苦,心情也難免緊張、焦慮,但孩子真的成長了好多。除了學習,還主動分擔家務,疊被子、洗碗、墩地,有模有樣。”


當被記者問及“長大後想做什麼?”天睿很快給出答案,“攝影師!因為我喜歡大自然,想用鏡頭記錄下來。”


“那就等疫情結束,爸爸不那麼忙了,咱們全家人一起出門,去最美的地方,看山、看海、看櫻花盛開。”旁邊的媽媽,一字一句地輕語道。


3

“哪怕只是螢火微光,也要向著明亮那方”



人物:武漢市四十五中初三學生汪子嵐,14歲。

用視頻音樂記錄戰“疫”生活。


汪子嵐這段時間接受的採訪不少,起因是他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離漢通道關閉第一天起,他就開始用視頻和音樂,記錄一個武漢孩子的日常生活。


汪子嵐,武漢市四十五中初三學生,一個有著“活潑”髮型、愛笑、愛音樂的樂觀男孩。


1月23日,離漢通道關閉。家人看到消息,有些慌張。沒想到,正練琴的子嵐大大咧咧地接了一句,“沒事!我有音樂,有音樂就有快樂和希望!”


沒想到,就是這一句話,讓這個大男孩,整整堅持了40多天,也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


註冊“快手”賬號,子嵐出音樂,媽媽找照片,每天用視頻記錄下武漢市民的日常。一切,說幹就幹!


1月23日,第一篇視頻日記發佈,題目是《武漢少年說》,講述“音樂與歡笑”。視頻中,和著子嵐自己彈奏的《We Are the Champions》,畫面上有這樣的文字:“停業停運停航,但是街頭依然有鮮花”。


1月27日,離漢通道關閉第五天。藥店只開放小窗,大成路菜場關閉,社區服務中心的喇叭在呼籲大家不要恐慌……視頻中的子嵐抱著電吉他,彈著五月天的《溫柔》,配以文字:“願這個世界被溫柔以待。”


2月1日,第十天。往年的今天,一碗熱乾麵、一個面窩,武漢人匆匆走在上班路上。今年,城市變得如此安靜。子嵐彈奏的是鋼琴曲《讓世界充滿愛》,配以溫暖的文字:“我們懷著同樣的期待。”


3月8日,子嵐用鋼琴彈奏《不再猶豫》,配的文字是:“向追尋理想的人們致敬。”


幾十篇日記、幾十段音樂、幾十段成長。


幾乎每段視頻裡,都會出現一張在紅紙上書寫的“武漢加油”,這是子嵐自己寫的,也是這段日子,他最想說的話。


“孩子每天會問我,今天確診多少人,有沒有死亡的人?我對孩子說,每一個數字後面,都是一個生命。人生不長,哪怕只有一點點光,也要努力綻放。”子嵐媽媽告訴記者。


子嵐告訴記者,這段日子不少網友與他聯繫,大多是和他一樣,留駐在武漢城裡的孩子。他們都很喜歡他彈的一首曲子——《明天會更好》。


這也是子嵐最愛的曲子,因為在他心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還在用力愛著這個城市。哪怕只是螢火微光,也要向著明亮那方。”


4

“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姐弟”



人物: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學生彭昕燁,18歲。


3月2日,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學生彭昕燁從江漢方艙醫院“出艙”了。



彭昕燁告訴記者,那是2月6日凌晨,天黑著,下著細雨。爸爸媽媽一直把他送到車上,“好好吃飯,好好吃藥,聽醫生的話……”媽媽邊流淚邊囑咐。


走得匆忙,彭昕燁隨手抓了幾件衣服,帶上手機耳機、充電器,全部行李就是一個書包。後來他得知,自己是第一批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


躺在4104號床上,彭昕燁摸著嶄新的被褥,努力讓自己入睡。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大病房”,板材把空曠的會展中心分隔成一個個病區,鐵架子上下鋪,只有下鋪住人,每人一個床頭櫃、一個整理箱,裡面有洗漱用品、拖鞋、電熱毯。


天亮了,彭昕燁得知,負責自己病區的“白衣天使”來自貴州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經過幾天觀察,他發現醫務人員都很辛苦,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忙就是6個多小時,喝水、吃飯、上廁所,都得等換班以後。


彭昕燁決心為這些素不相識的姐姐們做點什麼,“不能讓她們對武漢的印象,只是辛苦。”作為藝考美術生,他向護士要來了塑料夾、A4紙,決定用畫筆,記錄下溫暖的瞬間。


於是,一幅圓珠筆速寫送到了來自遵義的護士李蘭手上:畫中,她正細心地給患者做檢查,從頭到腳裹著防護服,衣服上的名字是唯一的標識……


吃飯、服藥、運動、繪畫……方艙裡的生活,一天天熱乎起來。


得知昕燁是高三考生,從醫務人員到病友,都對他格外照顧。沒有檯燈和紙筆,醫務人員就想辦法準備;方艙夜裡10點熄燈,就讓他去值班室複習……


“我被照顧得太好了!爸媽起初擔心我,後來看我吃得好、睡得好、學得好,就放下心來。”彭昕燁對記者笑著自我打趣。


核酸檢測漸漸轉陰,肺CT結果一次比一次好。3月2日,彭昕燁拿到蓋著章的《江漢方艙醫院出院證明》,準備“出艙”。


“盼著他快點出院,可臨分別了,又捨不得。”李蘭依依不捨,“姐弟倆”專門照了合影。彭昕燁告訴記者,“我已和姐姐約定疫情結束時再相見。到那時,我不是病患,她也不是護士,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姐弟”。


5

“媽媽,長大後,我想成為你”



人物:武漢二橋中學七年級學生王錦儀,13歲。

母親是一名護士。


接到記者電話時,家住武漢市漢南經開區奧林社區的王錦儀已一個多月沒見到媽媽了。


2月2日,錦儀的媽媽,湖北武漢第五醫院護士馮鮮接到通知,立即趕赴抗疫前線。


“起初,我很擔心、不理解,還有點埋怨她。”王錦儀回憶,“當時媽媽沒多說什麼,只是摸著我的頭,輕輕說了一句,等你長大,會理解媽媽的選擇。”


那天以後,錦儀還沒見過媽媽。只是在電視廣播中得知,媽媽,還有像媽媽一樣的醫護工作者都很辛苦,防護服一穿就是幾個小時,吃飯、喝水、休息,甚至是去洗手間,都不規律。


想念媽媽,卻沒辦法及時聯絡,錦儀就把想說的話,在微信上留言:


“媽媽,今天開始上網課了,我有認真聽講。雖然您不在身邊督促我,但我會自覺。”


“媽媽,室內體育課是我最喜歡的,老師說,擁有健康體魄,才能報效祖國。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千萬別生病。”


“媽媽,我每天都堅持拉二胡、吹竹笛,最近有小小進步,錄一段視頻給您。”


“媽媽,今天我跟爸爸學做飯,這是我烙的餅。等您回來,嚐嚐我的手藝。”


“媽媽我想您了,本來不想說,可,沒忍住……”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


2月18日,是媽媽的生日。錦儀告訴記者,那天,自己似乎一下長大了。


夜深了,伴著時鐘的嘀嗒嘀嗒,她在日記中寫下:“今天是媽媽的生日,一個特別的生日。沒有蛋糕、鮮花、巧克力,沒有家人的陪伴,只有厚厚的防護服,還有好多好多的辛苦和思念。媽媽的生日願望會是什麼呢?我猜,應該是期待疫情結束,國泰民安。那我的願望又是什麼呢?我的願望,是想快點長大。媽媽,長大後,我想成為你!”


6

“你認真學習的樣子真帥”



人物: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初三學生丁一飛,15歲。

滯留洪湖市燕窩村老家。


這幾天,每天早上6點半,伴隨著鳥鳴和微風中溼潤的氣息,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初三學生丁一飛都會準時起床。


7點早讀,8點上課,上午收看青山區統一錄播的教學視頻,下午在QQ群裡聽老師答疑解惑,一天學習結束,還有半小時的居家鍛鍊。丁一飛在電話裡告訴記者,他已經適應了在線上課,也慢慢適應了在農村的生活。


春節前夕,丁一飛全家回到湖北洪湖燕窩村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年。本打算過了年就返回武漢,沒想到疫情突發,一家人滯留在這裡。


2月10日,學校開始線上開課。身在農村的丁一飛遇到不少麻煩:


一是回老家時,沒帶課本和習題集,也沒帶電腦,上課時,不得不同時拿著兩部手機,一部用來看課本、一部用來聽老師的講授;二是村裡網絡信號不穩定,有時會出現卡頓。每次網一卡,丁一飛就要舉起手機四處尋找,直到找到信號較好的地方……“幸好錄播視頻都有回放功能,不然,真挺難。”丁一飛告訴記者。


前段時間,老家停電。屋外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屋內光線昏暗,丁一飛就搬了個板凳,在走廊讀書。


這身影被媽媽劉芳記錄下來,發在朋友圈。在媽媽看來,“儘管學習條件比較艱苦,但孩子沒有懈怠。我挺感動,這,就是成長。”


丁一飛的班主任周小威看到朋友圈後,把照片轉發到了班級群。“你認真學習的樣子真帥!”評論瞬間刷屏。大家說,透過這張照片,能看到一顆堅定的心,一種向目標不斷邁進的堅持。


提起這張被點讚的照片,丁一飛在電話那端有點不好意思:“初三了,馬上面臨中考,其實大家都很努力。老家的硬件設施雖一般,但很安靜,空氣也好。”


與丁一飛一起在老家的,還有念高三的堂哥、小學二年級的堂弟。堂弟看著電視上課,丁一飛和堂哥戴著耳機用手機上課,上課時互不干擾,下課就一起運動、玩耍。


“這場疫情讓我懂得了許多,”丁一飛說,“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學習,因為有知識,才有打敗病毒和未知困難的勇氣與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