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在古代中國,父母對子女之愛都比較含蓄,親子互動好像比較少,更多的是言傳身教,通過創造好的教育條件,讓子女獲得成長,成為德才兼備之人。特別是古代的士大夫,他們在追求個人理想價值的同時,也會為子女教育傾注大量心血,以此來表達深沉的父愛。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在士大夫的眼中,"詩以言志",詩歌可以抒情可以表達志向,加上孔子教子的典故,"不學《詩》,無以言",所以詩歌就和家庭教育很自然地聯繫到了一起,以詩為教,大量優秀經典的教子詩層出不窮,帶孩子就這樣成為了一樁文人雅事。

到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發展帶了中國封建時期又一個物質與精神並重的大繁榮時期,而士大夫政治的發展又使得文人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這使得士大夫的社會期望值很高,自然就影響到了他們對子女的教育。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陸游《示兒》

教子詩在宋之前當然各代都有,在詩歌最為興盛的唐朝也得到全面開發,李白、杜甫等名家都寫詩表達過對子侄們的感情,但是教子詩成規模體系,是宋朝士大夫作出的突出貢獻。都說"唐詩宋詞",但宋人作詩也未必遜色,《全宋詩》裡九千餘位詩人作的二十萬首詩歌同樣如繁星般璀璨。這其中有四百多首教子詩,飽含了士大夫們對子女的愛,這其中有一個愛子狂魔,他叫陸游,一個人就寫了二百多首教子詩。

時代賦予的多樣風格

有宋一朝,可能給人展示的一面多是風花雪月,但背後一點也不缺金戈鐵馬,特別是後來南渡,每一個時期都有不一樣的社會風格,在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士大夫,他們的詩歌肯定會體現他們的心聲,寫給至親摯愛的教子詩,那更是心跡的坦然流露。所以隨著社會的動態變化,教子詩也會趨同於一個共同的時代風格。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教子圖

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大混亂,加上重文抑武的國策,使得士大夫出仕治國的積極性特別高漲,有前途的事業當然得全家一起上,所以北宋初期的教子詩基本都是士大夫昂揚鬥志和風發意氣的體現。"當知漢唐世,家緒有公侯"、"富貴自努力,青雲路非邈",這樣與時代共成長的教子詩就非常多見。

到了北宋中期,國家承平,但內外皆不穩,在外受到遼國、西夏的壓力,在內,因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兩次大的變革,導致士大夫內部鬥爭不斷,這時期很多人的仕途失意,又感覺前途莫測,對孩子們的期望就是他們不要重蹈覆轍。蘇軾在《洗兒戲作》裡就這樣寫,"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因為烏臺詩案差點掉腦袋的蘇軾是真的心累了,孩子平平安安就好。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蘇軾銘硯教子

而北宋末年,徽宗掌國,荒唐怠政,朝堂又多是奸佞阿諛之輩,對國家的弊病視而不見,只顧著個人享樂,正統的士大夫們都失望了,愛國熱情受到打擊,那就退而修身,管不了國家,那就把自己管好。因此這個時期,教子詩都是鼓勵孩子們讀書修身,教導他們守君子之道,所以就有"先人篤好善,雅志在讀書"、"便覺風光好,何優活計貧"的詩句。

可宋室南渡,南宋建立後,國際環境風雲鉅變,整個國家動盪不安,面臨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並且朝廷屈辱求和的多,有識之士的愛國之心被肆意踐踏,他們的在教子詩裡有表達對山河淪落的悲憤,有對收復山河的希望,有對家國深沉的熱愛,還有無奈之下對後代的堅守讀書做人底線的期望。所以我們就能讀到"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儒冠",還有"先人門戶冷如冰,豈不願汝取高位",當然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就是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那群操碎了心的老父親

一個合格士大夫,那是時刻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努力要成為理想中的君子,不僅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項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道德追求和品德修養。這麼浩大持久的工程當然要從娃娃抓起,為了讓孩子們成為士大夫們心目中那樣的人,從小就贏在起跑線,所以宋朝教子詩的內容就非常豐富,這背後都是那群老父親們深沉無言的父愛。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竇燕山,教五子,名俱揚

  • 一、樹立人生志向

做人須得立志,不立下志向學習就不會有收穫,志向就像人生目標,如果連自己想去哪裡都不知道,那隻會蹉跎光陰。所以在各個時期,引導後代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一直是一個主流。

南宋理學大師陳淳就告誡兒子,要樹立遠大志向,向聖賢古哲看齊,於是他在《示兒定孫二絕》裡這樣寫道:"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從上一條平坦路,千賢萬聖所通行"。

這個時候,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也要站出來發聲了,作為教子詩高產大戶,他寫的教子詩,絕大部分都是告誡自己的孩子們要愛國濟民,要在報效國家的事業裡去實現個人價值,所以他連自己的絕筆寫的都是《示兒》,因此他在《秋夜讀書示兒子》

裡和兒子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共享自己的滿懷壯志,"人生各有業,唐虞本吾事。詩書脫秦厄,天意固在此",希望兒子要以天下為己任,幫助國家到達太平盛世。

當國家危難之時,士大夫們教導後代傳承志向的教子詩也就帶上了時代的悲壯。宋末進士俞德鄰,在宋朝滅亡之後不得不歸隱山林,但是恢復山河一直是他心中不變的堅持,即使自己身體有疾病,但是他還有兒子,讀他寫的《臂疾示兒》就能感受到他的無窮鬥志,"湖海飄零銷壯志,風霜荏苒上吟須。徵遼挾矢知無分,老向新豐倩汝扶"。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教子圖

  • 二、寄予人生希望

教孩子做一個成功的人,是千年來父母不變的課題,在崇尚道義的古代,首要當然就是希望孩子以德立身,要有德行知廉恥,保持謙和恭敬,就不會走上歪路。

宋代詞人陳著就教育孩子要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他在《長兒吉初生日以四十字示之》一詩中寫道,"立己要莊重,存心無躁偏",希望兒子做人要保持立身行己,不要有浮躁虛誇的行為。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宋代孩童

北宋名臣范仲淹次子、被稱為"布衣宰相"的範純仁繼承了他老爹的事業,承上啟下,他教育後輩,也是以希望他們能克己復禮,做好自己從而追求人生大道,所以就有他在《戒子弟言》的詩句,"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苟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聖賢地位也"。

宋朝因為科舉制度完善和文教的興盛,讀書之風盛行,士大夫階級又是以讀書為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勸學在教子詩裡也是一個流行主題,勸導後代珍惜光陰、發奮讀書是士大夫們一個比較基本的出發點。

南宋愛國宰相馬廷鸞,幼年喪父,艱難讀書,但是科舉一路過關,進士第一、廷試第四,後面還做到了宰相的高位,他的成功就來源於焚膏繼晷地苦讀,所以在教導孩子們時,他就要求他們珍惜青春和好的條件,"斯文豈終窮,小子宜黽勉。寒檠炷老膏,此興不復減"。詩人趙蕃也寫過類似的教子詩,他在

《示兒》裡寫,"不於文章自勤苦,長大始悔終何益"。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教子圖

  • 三、傳承人生經驗

教子詩的目的是教育子女,受眾基本都是才剛開始啟蒙的孩童,因此教子詩更多的目的是教育,總結傳授自己或前人的好的經驗做法,這樣就能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才是教子詩比較現實的目的。不然和一群孩子老是扯天南地北的大道理,估計都聽不進去。

在士大夫的世界裡,精神追求遠比物質享受更讓人快樂,所以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安貧樂道十分常見,北宋名士侯有章為官清廉,個人生活非常簡樸,他在《示子》中就教育後輩,"吾祖從來儉,痴兒莫謾嫌。萬錢終有命,遺汝不如廉"。

錢財乃身外之物,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清末名臣林則徐有這樣一段話,"子孫若如我,留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讀書識字是孩童的重要任務,精於此道的士大夫自然會把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起來,讓孩子們認真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子詩裡,作文之道、寫詩之法也有很多。

父愛寫就的詩歌:飽含中國傳統式父愛的宋朝教子詩

宋代孩童

陸游在《示子遹》裡就解剖了自己學習作詩的心路歷程,供孩子參考借鑑,"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結尾又語重心長卻點明關鍵,"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有這樣一位優秀的老父親帶著上路,這省了多少自己瞎琢磨的功夫。

在中國十大經典教導孩子的詩歌中,北宋鄭俠的《教子孫讀書》寫的非常通透易懂,以水、鏡為例,細心講解了讀書的方法,並將人的精氣神結合起來,點撥後輩通過掌握方法來提高讀書效率,"眼見口即誦,耳識潛自聞",做到心眼口耳四合一,就能聚精會神,效率百倍。

宋朝的教子詩還有很多類型,如教為官之道,有楊萬里的《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如教子孝順感恩,有陸游的《感事示兒孫》;如表達思念之情,有陳師道的《別三子》

。這些教子詩裡蘊含了士大夫們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在教育孩子做人成長的詩句裡表達了深沉質樸的父愛,這些感情,穿越千年仍然有力透紙背的力量。

宋朝以登封造極的文化聞名於世,當然也有不同時期的家國之殤,所以士大夫們的詩歌在情感表達上更趨於理性和理智,教子詩由於較強的目的性,不但反映了宋朝士人的情感特徵和價值追求,也直接體現了宋朝的社會價值導向,讓人從這個細微之處感悟那個時代的繁華。

1.《宋代詩學通論》,周裕鍇

2.《宋代教子詩研究》,朱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