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在古代中国,父母对子女之爱都比较含蓄,亲子互动好像比较少,更多的是言传身教,通过创造好的教育条件,让子女获得成长,成为德才兼备之人。特别是古代的士大夫,他们在追求个人理想价值的同时,也会为子女教育倾注大量心血,以此来表达深沉的父爱。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在士大夫的眼中,"诗以言志",诗歌可以抒情可以表达志向,加上孔子教子的典故,"不学《诗》,无以言",所以诗歌就和家庭教育很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以诗为教,大量优秀经典的教子诗层出不穷,带孩子就这样成为了一桩文人雅事。

到了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带了中国封建时期又一个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大繁荣时期,而士大夫政治的发展又使得文人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这使得士大夫的社会期望值很高,自然就影响到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陆游《示儿》

教子诗在宋之前当然各代都有,在诗歌最为兴盛的唐朝也得到全面开发,李白、杜甫等名家都写诗表达过对子侄们的感情,但是教子诗成规模体系,是宋朝士大夫作出的突出贡献。都说"唐诗宋词",但宋人作诗也未必逊色,《全宋诗》里九千余位诗人作的二十万首诗歌同样如繁星般璀璨。这其中有四百多首教子诗,饱含了士大夫们对子女的爱,这其中有一个爱子狂魔,他叫陆游,一个人就写了二百多首教子诗。

时代赋予的多样风格

有宋一朝,可能给人展示的一面多是风花雪月,但背后一点也不缺金戈铁马,特别是后来南渡,每一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社会风格,在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士大夫,他们的诗歌肯定会体现他们的心声,写给至亲挚爱的教子诗,那更是心迹的坦然流露。所以随着社会的动态变化,教子诗也会趋同于一个共同的时代风格。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教子图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加上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士大夫出仕治国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有前途的事业当然得全家一起上,所以北宋初期的教子诗基本都是士大夫昂扬斗志和风发意气的体现。"当知汉唐世,家绪有公侯"、"富贵自努力,青云路非邈",这样与时代共成长的教子诗就非常多见。

到了北宋中期,国家承平,但内外皆不稳,在外受到辽国、西夏的压力,在内,因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两次大的变革,导致士大夫内部斗争不断,这时期很多人的仕途失意,又感觉前途莫测,对孩子们的期望就是他们不要重蹈覆辙。苏轼在《洗儿戏作》里就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因为乌台诗案差点掉脑袋的苏轼是真的心累了,孩子平平安安就好。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苏轼铭砚教子

而北宋末年,徽宗掌国,荒唐怠政,朝堂又多是奸佞阿谀之辈,对国家的弊病视而不见,只顾着个人享乐,正统的士大夫们都失望了,爱国热情受到打击,那就退而修身,管不了国家,那就把自己管好。因此这个时期,教子诗都是鼓励孩子们读书修身,教导他们守君子之道,所以就有"先人笃好善,雅志在读书"、"便觉风光好,何优活计贫"的诗句。

可宋室南渡,南宋建立后,国际环境风云巨变,整个国家动荡不安,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巨大威胁,并且朝廷屈辱求和的多,有识之士的爱国之心被肆意践踏,他们的在教子诗里有表达对山河沦落的悲愤,有对收复山河的希望,有对家国深沉的热爱,还有无奈之下对后代的坚守读书做人底线的期望。所以我们就能读到"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儒冠",还有"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当然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就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那群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一个合格士大夫,那是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要成为理想中的君子,不仅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道德追求和品德修养。这么浩大持久的工程当然要从娃娃抓起,为了让孩子们成为士大夫们心目中那样的人,从小就赢在起跑线,所以宋朝教子诗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这背后都是那群老父亲们深沉无言的父爱。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

  • 一、树立人生志向

做人须得立志,不立下志向学习就不会有收获,志向就像人生目标,如果连自己想去哪里都不知道,那只会蹉跎光阴。所以在各个时期,引导后代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一直是一个主流。

南宋理学大师陈淳就告诫儿子,要树立远大志向,向圣贤古哲看齐,于是他在《示儿定孙二绝》里这样写道:"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从上一条平坦路,千贤万圣所通行"。

这个时候,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也要站出来发声了,作为教子诗高产大户,他写的教子诗,绝大部分都是告诫自己的孩子们要爱国济民,要在报效国家的事业里去实现个人价值,所以他连自己的绝笔写的都是《示儿》,因此他在《秋夜读书示儿子》

里和儿子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共享自己的满怀壮志,"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希望儿子要以天下为己任,帮助国家到达太平盛世。

当国家危难之时,士大夫们教导后代传承志向的教子诗也就带上了时代的悲壮。宋末进士俞德邻,在宋朝灭亡之后不得不归隐山林,但是恢复山河一直是他心中不变的坚持,即使自己身体有疾病,但是他还有儿子,读他写的《臂疾示儿》就能感受到他的无穷斗志,"湖海飘零销壮志,风霜荏苒上吟须。征辽挟矢知无分,老向新丰倩汝扶"。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教子图

  • 二、寄予人生希望

教孩子做一个成功的人,是千年来父母不变的课题,在崇尚道义的古代,首要当然就是希望孩子以德立身,要有德行知廉耻,保持谦和恭敬,就不会走上歪路。

宋代词人陈著就教育孩子要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他在《长儿吉初生日以四十字示之》一诗中写道,"立己要庄重,存心无躁偏",希望儿子做人要保持立身行己,不要有浮躁虚夸的行为。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宋代孩童

北宋名臣范仲淹次子、被称为"布衣宰相"的范纯仁继承了他老爹的事业,承上启下,他教育后辈,也是以希望他们能克己复礼,做好自己从而追求人生大道,所以就有他在《戒子弟言》的诗句,"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朝因为科举制度完善和文教的兴盛,读书之风盛行,士大夫阶级又是以读书为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劝学在教子诗里也是一个流行主题,劝导后代珍惜光阴、发奋读书是士大夫们一个比较基本的出发点。

南宋爱国宰相马廷鸾,幼年丧父,艰难读书,但是科举一路过关,进士第一、廷试第四,后面还做到了宰相的高位,他的成功就来源于焚膏继晷地苦读,所以在教导孩子们时,他就要求他们珍惜青春和好的条件,"斯文岂终穷,小子宜黾勉。寒檠炷老膏,此兴不复减"。诗人赵蕃也写过类似的教子诗,他在

《示儿》里写,"不于文章自勤苦,长大始悔终何益"。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教子图

  • 三、传承人生经验

教子诗的目的是教育子女,受众基本都是才刚开始启蒙的孩童,因此教子诗更多的目的是教育,总结传授自己或前人的好的经验做法,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教子诗比较现实的目的。不然和一群孩子老是扯天南地北的大道理,估计都听不进去。

在士大夫的世界里,精神追求远比物质享受更让人快乐,所以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安贫乐道十分常见,北宋名士侯有章为官清廉,个人生活非常简朴,他在《示子》中就教育后辈,"吾祖从来俭,痴儿莫谩嫌。万钱终有命,遗汝不如廉"。

钱财乃身外之物,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清末名臣林则徐有这样一段话,"子孙若如我,留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读书识字是孩童的重要任务,精于此道的士大夫自然会把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让孩子们认真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子诗里,作文之道、写诗之法也有很多。

父爱写就的诗歌:饱含中国传统式父爱的宋朝教子诗

宋代孩童

陆游在《示子遹》里就解剖了自己学习作诗的心路历程,供孩子参考借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结尾又语重心长却点明关键,"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父亲带着上路,这省了多少自己瞎琢磨的功夫。

在中国十大经典教导孩子的诗歌中,北宋郑侠的《教子孙读书》写的非常通透易懂,以水、镜为例,细心讲解了读书的方法,并将人的精气神结合起来,点拨后辈通过掌握方法来提高读书效率,"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做到心眼口耳四合一,就能聚精会神,效率百倍。

宋朝的教子诗还有很多类型,如教为官之道,有杨万里的《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如教子孝顺感恩,有陆游的《感事示儿孙》;如表达思念之情,有陈师道的《别三子》

。这些教子诗里蕴含了士大夫们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在教育孩子做人成长的诗句里表达了深沉质朴的父爱,这些感情,穿越千年仍然有力透纸背的力量。

宋朝以登封造极的文化闻名于世,当然也有不同时期的家国之殇,所以士大夫们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趋于理性和理智,教子诗由于较强的目的性,不但反映了宋朝士人的情感特征和价值追求,也直接体现了宋朝的社会价值导向,让人从这个细微之处感悟那个时代的繁华。

1.《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

2.《宋代教子诗研究》,朱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