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说起日本的轻武器,免不了会联想到抗日神剧里的"歪把子"机枪和"三八大盖"步枪。这些二战初期研发的枪械虽然比不上当时最先进步兵轻武器,但好歹可堪一用。可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下一代62式机枪,几乎是日本轻武器研发史上的黑历史了。在军队的口碑还不如二战时使用的"歪把子",更有士兵在使用该枪之前,请求神灵保佑不要出事。

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62式机枪在设计时考虑日本人的体型,减轻重量,其发射的弹药是一种7.62X51毫米的减装药弹药为了减少后坐力)

62式机枪是一种使用7.62×51mm北约标准弹的通用机枪,设计用于取代美军的勃朗宁M1919A4/A6以及M1918A2自动步枪。不过该枪却并没达到设计时的诸多标准,并且还广受士兵的诟病。

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62式机枪机匣上的盖卡笋)

这把武器的主设计师是旧日本海军出身的河村博士,此人早年于帝国大学工科专业毕业,战时参与过厄利空20毫米机炮的测绘和仿制工作,更加重要的是此人设计了很多日本末期轻武器。在美国人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前,旧日本政府声称要抵抗到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陆军研制了很多低成本,易于使用的"末日武器"。这类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轻便,即使在平民手里也能发挥作用(便于发动冲锋),但是忽视精准和耐用性。

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二战末期河村设计的超轻机枪,和62式上的散热鳍片很像)

结果到了战后,河村博士依旧将这种思维应用到了新式武器的研发中。为了让62式机枪尽可能的轻便,该枪的枪管非常薄,结构十分脆弱。其枪管甚至还没有同时期研发的64式自动步枪厚,这为后来62式机枪的种种弊病埋下了伏笔。当时日本的另一家企业丰和工业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向当时研发该枪的住友重工提出了建议,建议加厚该枪的弹膛,但是河村博士却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丰和工业是陆军派,河村博士身为"高贵"的海军根本不屑于接受"陆军马鹿"的建议。

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62式机枪内部构造)

但是弹膛薄弱的问题始终存在,并且导致62式机枪在射击时发生枪管过热、弹壳粘膛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河村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既然抽壳性能不佳,就加大导气孔,大力出奇迹。这种解决办法倒是解决了抽壳力度不大的问题,但是又接连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

由于导气孔过大,导致过量的火药燃气导入导气管,导致自动机力度过大,在射击时机枪摇动剧烈,在连续射击时根本就打不中目标。

士兵想既然连续射击精度太差,打点射总行了吧,结果士兵发现一旦该枪连续发射超过2、3发子弹,该枪就会进入"暴走模式"。由于后坐力过猛,62式机枪的阻铁无法终止自动循环,枪击复进时仍能够将子弹推入膛内,进入"暴走模式"后即使松开扳机也无法停止发射子弹,所以要么死命扯住弹链,要么干脆就打光一条弹链。

比“歪把子”还烂,日本人的62机枪,士兵在用之前甚至要求神保佑

(日本62式机枪)

结果这样一款机枪获得了日本士兵无数的骂名,包括"62不听使唤之枪","马鹿之王枪"。不仅如此,到头来为了解决62式机枪后坐力和机匣强度的问题,设计团队最后又加厚了机匣,导致之前减去的重量又全部加回来了,根本没有实现河村博士设想的通用机枪轻量化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