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沒有了,哪來的底氣報復性消費

錢都沒有了,哪來的底氣報復性消費
文/孫新合


經過大夥的不懈努力,疫情的防控終於取得明顯成績。不少人開始蠢蠢欲動,探討疫情後最想做的事。

錢都沒有了,哪來的底氣報復性消費


有人說,到空曠的田野呼吸新鮮空氣,拼命吶喊,有人說,攜帶家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去圖書館看書,更有人赤裸裸地表示,把這期間少花的錢可勁補出來。
還別說,這種看似荒誕不經的說法竟然得到共鳴,包括專家在內,都給予理解和支持,美名曰,報復性消費。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不管任何領域,我都比較傾向專家的看法。畢竟,專家的頭銜不是大風颳來的,要在其從事的領域有所建樹,方可獲得。很多人都夢寐以求呢。
成為了專家,好處大大的。首先有了話語權,哪怕是滿嘴跑火車,也不會帶來任何的麻煩,任誰也得給個薄面吧。大不了以後少說。
其次就是豐厚的物質和經濟收入。從不會遭遇拖欠工資,加之各種各樣的津貼,讓我等凡夫俗子羨慕嫉妒恨。不難分析,別說報復性消費,就算瘋狂性消費,對於專家來說,輕而易舉。
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疫情沒有得到爆發前,春節的祥和氣氛在全國蔓延,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有錢沒錢,都要過年,這是傳統。
然後呢,就開始老實的宅在家裡。原本還琢磨,買的東西太多了,到最後才發現,竟然出現缺口。


怎麼辦,唯有繼續。結果,新的問題出現了,不能出門。好吧,選擇線上採購。他看上去靈活方便,卻要額外付費,而且因為疫情,這部分費用,連同菜價都有了明顯上浮。
還能說什麼,為了活著,只能咬牙堅持。眼看積蓄越來越少,內心的痛苦都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坐吃山空,當真是害死人。
隨著時間推移發現,閒著比他孃的忙著都累,簡直是生不如死。
這種感覺,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要說收穫呢,也有,那就是研發出許多美食新品,還成就不少非專業大廚和胖子。
更糟糕的是,到了上班的時候,得到的消息是,繼續呆在家中,等候安排。內心莫名其妙變得忐忑不安。
不是嗎?有實力的單位都開始減少工資,實力稍差的,疫情防控的曙光都難以看到。突然間,你我就有可能成為了光榮的下崗者。
試問,收入都沒有了,你哪來的底氣報復性消費?
真的,消費不是靠耍嘴皮子,需要真金白銀啊。不得不承認,錢這玩意,的確是個好東西,離開他,很多東西,包括美好的夢想,都會成為不折不扣的空談。
小時候,父親經常說,錢是人的血,必須要省著花,掙錢真的太難。我就問,怎麼個難法? 他回答,花錢如拉稀,掙錢如吃屎,自己想去吧。我暈。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對父親的話有了深刻的理解。作為普通老百姓,掙錢真不容易,總不能靠偷搶,靠借貸,花錢呢,更要精打細算,萬不可吃今不講明。是不是這個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