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等機關事業單位怪現象的背後邏輯在哪裡?


“劣幣驅逐良幣”等機關事業單位怪現象的背後邏輯在哪裡?

成長。單位幾乎大大小小的所有的事,都讓這些精英去幹。幹得多錯的多,不定哪件事出了錯,就背了個處分,這在提拔晉升、評優選先的時候,就是硬傷,有的人會為此付出沉痛的代價,影響深遠。

2、忙的忙死,閒的閒死: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越是能幹的,承擔的工作就越多。機關事業單位有分工,但更強調的是“協作”,是“補位”,是“聽從上級安排”。工作的隨機性太強,臨時安排的工作也太多,明明是別人的分工,可是有事了,或者事急的時候,那些分工負責的人就不見了,要不是家裡面有事請假,要不就是正好身體不舒服,最終,承擔工作的還都是哪幾個精英。事情幹完了,閒人就出現了,天天上班看報紙喝茶閒聊天。

3、提拔最快的,不是幹得最好的:能力最強的,事情幹得最好的,提拔卻不是最快的。空中飛人是常事,越級提拔也是常事,單位明明天天溜號的人,卻個個提拔在了前面。每到這時候,領導就會找你談話,話很多,主要內容只有一個:顧全大局。要有大局觀,要著眼長遠,路還長著呢,下一次,肯定提你。這樣的“下一次”,有無數個。

4、工資最高的,職稱最高的,是單位退居二線不上班的:每個單位總有幾個房間經常鎖著,總有幾個辦公桌落滿了灰塵,單位工資最高的,職稱最高的,就是這幾個房間、這幾個辦公桌的主人。有評高職稱的機會和名額了,有提升職級的機會了,領導都會先盡著這幾個人,理由是他們年齡大了,快退休了,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把機會留給老職工,他們沒幾年退了,名額和機會不就空出來了?可是,人生有幾個“幾年”?年輕人拼死拼活,卻不及人家不上班的。

5、幹一樣的活,臨時工拿的只有正式職工的一半:單位編少人多,工作壓力大,都會聘用一部分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這些編外人員,乾的工作和正式職工是一樣的,無論在機關,在辦公室,在執法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可是,發工資的時候,他們只有一半,獎金福利更是一毛沒有,有的甚至連“五險一金”的保障都沒有。說是按勞分配,幹得最多的,拿的卻不一定是最高的。

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自我調適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位,謀其政,儘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該乾的幹了、幹好。如果沒有更多的選擇,繼續努力,不要有怨言,不要和別人比,否則就是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找苦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