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以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後如何考核教師的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

楚小神


現在學校的排名應以學生眼晴近視率的高低來排。快來救救我們的孩子了!不能讓中華民族的優良基因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


和看看捏己飢己溺哦咯


這個問題很有趣,教育部規定不準以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不代表,分數不是考核教師的指標,在高考指揮捧的作用下,分數成績,永遠是學生、家長、老師乃至學校追求的終極目標。

國家的每一次改革的實施,都會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方式解讀,搞來搞去,慢慢的,很多事情就偏離改革的初衷。

教育改革,不能簡單理解為改革後就完全忽視了學生成績,不把學生成績當回事了,相反,改革的目的是綜合性培養學生,既要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還要保證學習成績優秀,同時,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這就需要教師更加科學、合理的總結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之前,學校為片面追升學率和知名度,往往把學生成績最好的老師,優先評優評先。如今,學生成績排名不作為考核評價的唯一性指標,那麼,老師工作的成績和教學效果又如何體現呢?

我們知道,教師評價制度是教學工作宏觀調節的實用性工具,它可以很準確地幫助教育部門和學校隨時瞭解和掌握教師的思想動態、教學模式和綜合素質。

自古代中國科舉制度開始,中國的教育評價體系的主要評價標準就是學生的應試考試成績,教師所教授學生的考試成績如何、所教的班級整體學習成績綜合情況都被列入考察和評價教師的重點範疇,甚至有時成為評價和考察教師的不二準則。

然而,隨著現代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工作者們應該由追求成績上的短暫進步,轉向注重教師、學生在全方位教學中質量上的提高。

那麼,教師要評先評優,增資晉級,要考核績效,拿什麼來衡量教師的貢獻值呢?

我覺得立德樹人是檢驗教師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同時,成績仍是重要指標,再結合德、能、勤來綜合排序,最終,只要高考的指揮棒存在,成績仍然是教師之間實際上拉開距離的關鍵。如若不然,或乾脆取消教師排名、班級排名,大家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這樣一搞,又失去教育改革的初衷了。

所以,改革的進程,就是一個打破傳統,不斷解決新問題的過程。


悅愛越精彩


隨著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全面展開,不準以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也不準將考試成績排名作為老師工作成績的教學效果的考核標準,早已成為很多學校奉行的規則之一。

拿小徐老師所在地的學校來說,早些年間,確實是以學生成績排名來考核教師的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的,特別是對於“評優”“評模”這樣能證明教師工作業績的榮譽,都以老師所教學生在本地區的成績排名為標準來評定。一般說來,學生考試成績好的任課老師更容易得到一系列榮譽。

但是這種評定教師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的方法,也是有弊端的:

一、很多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一味地加大學生作業量,對學生的學習旅行高壓政策,學生苦不堪言。

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不斷精心打磨自己的課程,加大每堂課的知識容量,使知識更加全面系統,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益;另一種方法則是加大學生的作業量,靠大量刷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熟練程度。而要想讓所教班級的學生在學校,甚至全學區拿到名次,則需要雙管齊下,而加大學生的作業量,是不悖“減負‘原則的。

二、一些特別嚴厲又不管不顧的老師,只管留大量的作業擠佔學生的課下時間,而不管其它科目的死活,如此一來,只要和這種老師搭夥的老師,在成績上一定吃虧,從而造成教師間的矛盾。

三、老師的”評優、評模“是和老師的職稱晉升直接聯繫的,而職稱又和教師的工資相掛鉤,因此,只要將學生成績和教師的工作成績,與教師的評定職稱相掛鉤,那麼在名利心的左右下,對學生施行高壓政策是一定的。這極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見,以學生的成績排名來評定教師的教學成績和教學效果,雖然最服人心,但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如果不以學生成績排名來作為教師教學成績的評定標準,那麼老師的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如何評定呢?

這確實是一個大難題,拿小徐老師所在地區的學校來說,自從嚴禁教師的”評優、評模“與學生成績排名掛鉤後,教師的評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工作量+參加教學評比活動所得榮譽

一般來說,一個學校裡教同一科一線教師的工作量基本是相等的,但也有的教師在擔任主科教學以外又擔任了班主任或者教育幹部,那麼他的工作量就相對較多,在評優評模中就佔優勢。

另外,每年各地區教育局都會組織一些教學評比活動,而參加次數多並得到榮譽多的老師,當然更有資格評優評模。

雖然這種評定標準,確實能代表某些老師的教學能力和辛苦程度,但是畢竟一個學校的班主任和教學幹部有限,而能在教學評比活動中拿到榮譽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在誰當班主任,誰獲得教學評比活動榮譽上存在很多爭議,因此依然不能證明普通一線教師的工作業績。

二、輪流坐莊型

所謂”輪流坐莊型“是指在學校有”優秀或者模範教師“的榮譽指標時,大家按同一原則輪流獲得,比如從年老的向年輕的老師依次發放。

這種評定方法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也最不能弄虛作假的,也最少被老師質疑的,但這種方法被人質疑為”吃大鍋飯“不能帶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誰需要就將榮譽給誰

這種模式類似於”抱團取暖“,一個學校的老師聯合起來,將學校裡所有的榮譽依次給那些有資格晉升更高一級職稱的老師,以求實現本學校教師晉升職稱和其它學校老師相比時的最大競爭力。很多比較團結的學校用這種方法幫助學校老師順利通過了晉級職稱的關卡。

但是就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來說,基本上和考核教師的工作成績及工作效果關係不大,因此以這種方法得到各種榮譽稱號的老師,也不代表他們的教學業績。

總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工作業績確實難以量化,學生的成績只能代表老師傳授知識的能力,但不能代表老師”育人“的水平,而以工作量和教學評比活動來評定老師的工作業績,同樣因一些人為的操作而很難服眾,但”吃大鍋飯“或者走”抱團取暖’的路線也確實無法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也意味著教育工作和其它工作相比,極具特殊性,在各個學校教師水平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難以找到合適的方法來量化教師的工作業績。

不知道其它學校,在嚴禁以學生成績與教師的工作成績掛鉤的情況下,是如何評判教師的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的呢?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我是教師,其實考試不僅僅是考學生 也是在考老師,學生不看分數排名,老師的績效還是要看學生的成績的,這不矛盾!老師才可憐啊😄


高小白的生活


依然考試,依然排名,只是教師內部參考,不給學生看。


diao琢


這個方法很多。1、開一些公開課,掌握孩子和教師們的評價。2、教案寫的豐富一些,教學手段多一些。3、另外針對孩子們的情況,備一些優質題目,也不要忘記,經常給倒數幾名開開小灶,多花點時間,多關心孩子們。自然學生的口碑上來了,評價就高了


小寒9462488


作為教師績效,學生個人成績不準排名,但平均分數呢?如果不能看平均分,只依靠領導看誰順眼,對老黃牛教師來說,結果會更糟糕。


天外斜陽


考核教師的方式方法很多,學生成績只是選項之一,兩門二是量化的選項,其實考核老師的選項還有很多,應當儘量選擇不能量化的選項。一個教師的績效如何,其實都在學生,家長以及同事的眼裡,而且也並不需要常常考核。


鄉下人1個


現在都是雙標的,對外不公佈學生的成績。對內就是嚴格按照成績排名。至於家長要的減負,家長有家長的理解。學校有學校的理解。個人按個人的要求做。其餘都是冠冕堂皇的話。


用戶624715251750


不給學生按成績排名,但可以以學生成績給老師排名,只要不公佈學生成績就沒問題了,這並不衝突。不過給老師排名只按學生成績論也是不科學的。學生基本素質、班級管理情況、家長配合程度等都影響班級的成績,教師的教學水平只是學生整體成績中的一部分,因此對教師的評價不可簡單粗暴,應該依據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學業水平、興趣特長、學業負擔等幾個方面去綜合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