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法國印第安戰爭時期的喬治.華盛頓

在波瀾壯闊的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歷史中,隱藏著一些耐人尋味的奇聞異事,先生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個,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的表哥被俘虜

今天的主人公是詹姆斯格蘭特將軍,出生於蘇格蘭高地,1744年開始軍旅生涯,服役於蘇格蘭皇家軍團,隨後跟隨軍團部署到美洲大陸與法國人作戰,在啊法國印第安戰爭時期,他晉升為77高地步兵旅少校,跟隨約翰福布斯將軍深入印第安領地,進攻法軍的Duquesne堡壘。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著名英軍將領,詹姆斯.格蘭特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77高地步兵旅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次遠征真的是耐人尋味,他在這次作戰中結識了 華盛頓,華盛頓的表哥安德魯劉易斯,休.梅沙,昔日的戰友N多年後在戰場上又一次相遇,最終稱為不世之宿敵。這次遠征,除了害的國父的表哥被俘虜,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變了美國曆史。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從左往右依次是 喬治.華盛頓(國父),安德魯.劉易斯上校(國父的表哥),小boy,休.梅沙


1758年9月 他奉命帶領800人的先頭部隊偷襲杜根堡,先頭部隊由蘇格蘭高地軍團以及弗吉尼亞民兵組成。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蘇格蘭高地軍團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弗吉尼亞民兵

深夜到達杜根堡附近後,他發現堡壘外並沒有法國人的營地,因此判斷法軍以及印第安同盟的人數很少,堡壘內部空虛,此時的他仍然佔據優勢,因為法軍並沒有察覺到他的到來,他本可以率先展開偷襲,這時候,騷操作出現了,這哥們選擇在破曉時分率先展開攻擊,作為殖民地時代不可多得的“人工鬧鈴”,他吹著笛子,打著鼓,宣告著他的高地軍團的到來, 然而他並未察覺到印第安人躲藏在樹林裡,此時他鑼鼓喧天的聲音暴露了他的位置,於是,印第安人與法國人一起夾擊他,高地軍團大敗,事後證明,他錯誤判斷了敵軍的人數,法軍聯合印第安同盟的人數遠遠要多於他的高地軍團,兵敗後不僅他被俘虜,國父的表格 劉易斯上校也一同被俘,他們被送到魁北克的法國殖民地等待戰俘交換。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高地軍團在杜根堡戰役中被圍攻

現代歷史學家在回顧華盛頓的日記時發現,當時國父知道此次戰敗,非常沮喪,曾一度認為他的表哥也戰死了,甚至寫好了訃告給弗吉尼亞州議會,以此悼念他的表哥,但隨後的2年,劉易斯被英國人贖回來了,重返故鄉,還因為被俘的這段經歷,受到了州議會的補償,給了350先令,彌補他被俘這段所蒙受的損失。

史學家分析他為啥敲鑼打鼓,得出一個結論,一些資料表明(根據當年參戰的印第安人的描述),這哥們可能頭天晚上喝酒來著,在破曉時分,處於宿醉狀態。

說完這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再來看看他對美國曆史的影響吧,被俘以後,軍旅生涯蒙羞,他把失敗歸因於美洲民兵,從那時候起,他就痛恨殖民地的民兵,以至於在N多年後對整個美洲殖都產生了強烈的蔑視,與偏見,最終導致他成為了當時英帝國中對美政策的 強硬的鷹派人物,美國危機出現時,他時任國會議員,在國會中,他主張強硬的手段鎮壓叛亂,企圖把美洲革命扼殺在搖籃之中,在他的意識裡,美洲民兵是鄉巴佬,不可能與英帝國的正規軍抗衡,他對殖民地的這種輕蔑與鄙視真是達到了極致,他在國會中曾說過,他可以橫行北美13洲殖民地,只帶領5000人的部隊,並且把殖民地的男性全部閹割掉。。。 他的這種鄙視的觀點被殖民地的民眾的之後,反而促進了他們的反叛,一些中立的人轉變了立場,獨立戰爭爆發後,他重新入伍投入到鎮壓叛亂中,不得不承認他的仕途還是蠻順利的在軍隊中,他一路做到總參謀長的位置,稱為幾任英軍最高統帥的顧問,他曾經指揮的戰鬥各有勝負,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敗莫過於布蘭迪萬河戰役 .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美洲民兵在布蘭迪萬河戰役


一頓操作猛如虎,害的國父表哥被俘虜

拉法耶特爵爺

此戰中他有極大的優勢,本可以捕獲拉法耶特,然而由於指揮失誤,讓拉法耶特逃走了。 由於指揮失誤,他被調離北美戰區,隨後幾年服役於加勒比地區,晚年退休歸家養老,以86歲的高齡去世,將近在軍隊中服役60年,這樣一個人物,見證了法國印第安戰爭,見證了殖民地的獨立,與國父,國父的表哥,一同服役,他的一生與美洲殖民地有一種,不可分離的,強烈的羈絆,想必,這些羈絆在他晚年的時候,也曾縈繞在他的心頭吧。


參考文獻:

James, Writings of General John Forbes, 219–20, 225, 237–38; Bouquet Papers 2:499– 504, 508–9, 517–21; PGW, Col. 6:38–48;

Scoouwa: James Smith’s Indian Captivity Narrative, 119. 34. C. Hale Sipe, The Indian Chiefs of Pennsylvania (Butler, PA: Zeigler, 1927; rpt. Lewisburg, PA: Wennawoods Publishing, 1994), 372–73; CVSP 1:280.

Cubbison, British Defeat of the French in Pennsylvania, 139–40, 191; NYCD 10:8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