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法国印第安战争时期的乔治.华盛顿

在波澜壮阔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历史中,隐藏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奇闻异事,先生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的表哥被俘虏

今天的主人公是詹姆斯格兰特将军,出生于苏格兰高地,1744年开始军旅生涯,服役于苏格兰皇家军团,随后跟随军团部署到美洲大陆与法国人作战,在啊法国印第安战争时期,他晋升为77高地步兵旅少校,跟随约翰福布斯将军深入印第安领地,进攻法军的Duquesne堡垒。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英军将领,詹姆斯.格兰特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77高地步兵旅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次远征真的是耐人寻味,他在这次作战中结识了 华盛顿,华盛顿的表哥安德鲁刘易斯,休.梅沙,昔日的战友N多年后在战场上又一次相遇,最终称为不世之宿敌。这次远征,除了害的国父的表哥被俘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变了美国历史。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从左往右依次是 乔治.华盛顿(国父),安德鲁.刘易斯上校(国父的表哥),小boy,休.梅沙


1758年9月 他奉命带领800人的先头部队偷袭杜根堡,先头部队由苏格兰高地军团以及弗吉尼亚民兵组成。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苏格兰高地军团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弗吉尼亚民兵

深夜到达杜根堡附近后,他发现堡垒外并没有法国人的营地,因此判断法军以及印第安同盟的人数很少,堡垒内部空虚,此时的他仍然占据优势,因为法军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他本可以率先展开偷袭,这时候,骚操作出现了,这哥们选择在破晓时分率先展开攻击,作为殖民地时代不可多得的“人工闹铃”,他吹着笛子,打着鼓,宣告着他的高地军团的到来, 然而他并未察觉到印第安人躲藏在树林里,此时他锣鼓喧天的声音暴露了他的位置,于是,印第安人与法国人一起夹击他,高地军团大败,事后证明,他错误判断了敌军的人数,法军联合印第安同盟的人数远远要多于他的高地军团,兵败后不仅他被俘虏,国父的表格 刘易斯上校也一同被俘,他们被送到魁北克的法国殖民地等待战俘交换。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高地军团在杜根堡战役中被围攻

现代历史学家在回顾华盛顿的日记时发现,当时国父知道此次战败,非常沮丧,曾一度认为他的表哥也战死了,甚至写好了讣告给弗吉尼亚州议会,以此悼念他的表哥,但随后的2年,刘易斯被英国人赎回来了,重返故乡,还因为被俘的这段经历,受到了州议会的补偿,给了350先令,弥补他被俘这段所蒙受的损失。

史学家分析他为啥敲锣打鼓,得出一个结论,一些资料表明(根据当年参战的印第安人的描述),这哥们可能头天晚上喝酒来着,在破晓时分,处于宿醉状态。

说完这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再来看看他对美国历史的影响吧,被俘以后,军旅生涯蒙羞,他把失败归因于美洲民兵,从那时候起,他就痛恨殖民地的民兵,以至于在N多年后对整个美洲殖都产生了强烈的蔑视,与偏见,最终导致他成为了当时英帝国中对美政策的 强硬的鹰派人物,美国危机出现时,他时任国会议员,在国会中,他主张强硬的手段镇压叛乱,企图把美洲革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他的意识里,美洲民兵是乡巴佬,不可能与英帝国的正规军抗衡,他对殖民地的这种轻蔑与鄙视真是达到了极致,他在国会中曾说过,他可以横行北美13洲殖民地,只带领5000人的部队,并且把殖民地的男性全部阉割掉。。。 他的这种鄙视的观点被殖民地的民众的之后,反而促进了他们的反叛,一些中立的人转变了立场,独立战争爆发后,他重新入伍投入到镇压叛乱中,不得不承认他的仕途还是蛮顺利的在军队中,他一路做到总参谋长的位置,称为几任英军最高统帅的顾问,他曾经指挥的战斗各有胜负,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莫过于布兰迪万河战役 .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美洲民兵在布兰迪万河战役


一顿操作猛如虎,害的国父表哥被俘虏

拉法耶特爵爷

此战中他有极大的优势,本可以捕获拉法耶特,然而由于指挥失误,让拉法耶特逃走了。 由于指挥失误,他被调离北美战区,随后几年服役于加勒比地区,晚年退休归家养老,以86岁的高龄去世,将近在军队中服役60年,这样一个人物,见证了法国印第安战争,见证了殖民地的独立,与国父,国父的表哥,一同服役,他的一生与美洲殖民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强烈的羁绊,想必,这些羁绊在他晚年的时候,也曾萦绕在他的心头吧。


参考文献:

James, Writings of General John Forbes, 219–20, 225, 237–38; Bouquet Papers 2:499– 504, 508–9, 517–21; PGW, Col. 6:38–48;

Scoouwa: James Smith’s Indian Captivity Narrative, 119. 34. C. Hale Sipe, The Indian Chiefs of Pennsylvania (Butler, PA: Zeigler, 1927; rpt. Lewisburg, PA: Wennawoods Publishing, 1994), 372–73; CVSP 1:280.

Cubbison, British Defeat of the French in Pennsylvania, 139–40, 191; NYCD 10:8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